近年来,市工商联把助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当前最大的政治任务,紧紧围绕“抓党建促脱贫”思路,积极开展“百企帮百村”精准脱贫攻坚活动,引导全市广大非公企业党组织服务群众、回馈社会,形成助力脱贫攻坚的社会合力。在具体工作中,各地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把企业发展与嘎查村、农牧民利益紧密联结,建立企业与帮扶嘎查村利益联结长效机制。
扶危济困模式。企业在帮扶联系村重点解决特殊困难群体的问题,从就医、就学等方面开展扶危济困行动,帮助贫困户脱贫。消费拉动模式。企业通过包销帮扶村的农畜产品,实现农牧民增收脱贫。如鄂尔多斯汇能集团在所属企业驻地村包销农牧民畜产品,解决了农牧户卖难的问题。就业带动模式。企业通过创造就业岗位,安排帮扶联系村农牧民就业,增加工资性收入。如鄂尔多斯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向东胜区罕台村村民提供70余个就业岗位,帮助结对困难农户改善生活条件。劳务合作模式。企业将外包工程承包给村集体注册成立的劳务公司,增加劳务公司收入,壮大村集体经济。如准格尔旗部分企业将环境清洁工作承包给所在地村集体。电商协作模式。电商企业利用电商平台帮助农牧民出售农畜产品,增加农牧民收入。如杭锦旗绿杭农牧业科技公司、达拉特旗羊煤土气网等企业联合当地农牧民推出O2O电子商务平台,促进农产品线上交易,将当地土特产直销到全国各地,解决了农畜产品销路困难的问题。产业合作模式。企业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形式,采用订单种收、提供种苗、技术指导等形式,实现合作共赢。如达拉特旗金泰禾公司通过流转土地、订单合约、代耕代种等模式,使约30万亩优质农田实现“四统一包”,即统一供种、统一植保、统一收购、统一结算,合作社包收。企业与农牧民形成了利益共同体,实现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基础建设投入模式。企业在帮扶嘎查村投入资金,进行农田改造、道路修建、饮水配套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牧区生产生活条件。如准格尔旗满世罐子沟煤矿等企业投入资金为帮扶村改造农田,带动农牧民增收。综合帮扶模式。企业通过移民、培训、教育、就业、产业等多种形式进行综合帮扶,实现农牧民整体脱贫。如伊泰集团碳汇林项目、东达蒙古王生态移民项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