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锦旗作为鄂尔多斯市唯一的自治区级贫困旗,杭锦旗旗委、政府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提高脱贫质量为目标, 突出“产业扶持、健康扶贫、内生动力提升”三大重点,统筹推进住房安全、教育扶贫、生态扶贫、保障兜底、基础设施完善、驻村帮扶、作风专项治理七项工作,通过“十项行动”举全旗之力,不仅要坚决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还要打好脱贫攻坚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三大重点任务,造血式的激发确保高质量脱贫
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质量脱贫是核心。杭锦旗通过“产业扶持、健康扶贫、内生动力提升”三大重点,注重内力激发,确保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高质量脱贫。
产业精准扶贫行动,助推精准扶贫。重点抓好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扶持、到户增收项目、村集体经济发展3项重点任务,进一步加大产业扶持力度,全面强化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造血”功能。持续加大扶贫特色产业扶持培育力度,重点在龙头企业、民贸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培育发展上下功夫,围绕“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合作社+贫困户”“龙头企业+贫困户”“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等扶贫开发模式,全面提升产业扶贫水平;持续加大村集体经济扶持力度。对于2017年扶持的41个嘎查村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逐一进行“回头看”,对于存在问题限期整改落实。对于2018年20个市级扶持重点嘎查村,每个嘎查村投入50万元,用于发展村集体经济;持续加大到户产业补贴力度。投入资金190万元,继续落实好牲畜出栏、种畜扶贫、小粮仓3项到户产业补贴政策。对于2017年底新增和2014年、2015年返贫的149户、341人国家级贫困人口,每户至少确定一个增收项目,每人落实5000元产业补贴资金,投入专项扶贫资金170.5万元。并协调引导好企业参与脱贫攻坚和行政企事业单位定点帮扶工作,帮扶投入集中用于贫困人口生产发展。安排专项扶贫资金406.5万元,用于脱贫攻坚应急。
健康扶贫行动,除病根,拔穷根。重点针对因病致贫的贫困人口实施“三个一批”健康扶贫行动,切实解决好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进一步加强部门联动,人社、民政、扶贫、保险公司与相关医疗机构签订“一站式”即时结报服务协议,提高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运转效率,完善“一站式”结算服务体系;大病集中救治一批,慢病签约服务一批,重病兜底保障一批,全面落实健康扶贫“三个一批”行动计划;进一步完善“六重”医疗救助体系,计划投入资金748.18万元用于医疗救助保障。
内生动力提升行动,实现新提升。“扶贫先扶志”,鼓励和引导贫困人口通过自身努力实现脱贫致富,彻底摒弃“等、靠、要”思想。要将贫困人口思想教育纳入脱贫攻坚宣传培训计划,落实专门培训经费,专项推动。大力选树脱贫典型,引导和激励贫困群众对照典型、学习典型、看齐典型,营造“劳动致富光荣、懒惰依赖可耻”的社会氛围,让贫困群众自觉转变思想观念。发挥好补贴政策的正向激励引导,最大程度的调动贫困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确立正向帮扶机制,从贫困人口最需要的事情抓起,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购置什么,量力而行。抓好致富带头人和农牧民专业技能培训,有针对性的进行生产经营管理和专业技能培训。
七项统筹行动,保障式的稳固确保全面脱贫
住房安全行动,圆百姓安居梦。针对64户住房存在安全隐患的贫困户,分类实施、统筹推进。对于有易地扶贫搬迁意愿的6户、13人,落实国家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每人补贴建房资金2万元,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配套资金4万元,计划投入资金78万元。对于没有易地扶贫搬迁意愿的58户实施危房改造,按照“因地制宜、因人而宜”的原则,采取自建房安置、货币化安置、公租房安置、幸福互助院安置4种方式分类安置。
教育扶贫行动,求学路上不再愁。通过政策扶持进一步降低贫困人口教育支出负担,确保无辍学儿童,阻断贫困的代际遗传。落实好国家、自治区、市教育资助政策,继续落实好雨露计划政策。
生态扶贫行动,收获美丽与富裕。统筹推进各类生态项目,进一步提高贫困人口在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防护林建设、防沙治沙、退牧还草和湿地保护等重点生态工程中的参与度和受益水平。按照“因地制宜、分区推进”的原则,沙区重点依托亿利沙产业发展,继续鼓励农企联建模式,重点推进羊柴和甘草等沙地植物,在改善生态的同时重点解决贫困人口饲草料供给问题;丘陵沟壑区,通过种植沙棘发展生态小水利;干旱硬梁区和沿河地区重点发展山杏、红枣、葡萄等经济林产业。同时,聘用护林员优先建档立卡贫困户。对于男60周岁以下、女55周岁以下,身体健康状况良好的贫困人口,每户落实2000亩护林任务,年增加工资性收入6000元。
社会保障兜底行动,脱贫不落一户一人。对于达到退休年龄的贫困人口继续执行养老保险借款扶持政策。同时,对于体残智障、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收入低于低保扶持标准的,全部纳入低保范围扶持,确保达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基础设施完善行动,打造文明环境。对于有发展意愿的新增贫困人口,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重点解决人畜饮水、养畜设施、动力电配套和旱地改水地问题,计划投入资金700万元;对于2016年、2017年实施的旱地改水地项目,动力电未配套的,纳入农网改造;对于已配套动力电、具备播种生产条件的旱地改水地,充分利用今冬明春农闲时节,与贫困农牧民协商对接,落实播种任务。对于不愿意耕种或无劳动能力耕种的,通过租赁、承包等多种形式,确保所有耕地应种尽种,绝不能产生撂荒现象。
驻村帮扶行动,深度推进扶贫帮扶。出台《全旗包联驻村工作管理办法》,持续完善常委包联苏木镇、县级领导包联嘎查村、部门结对嘎查村、干部结对贫困户的“双联双结”机制。选优派强驻村工作队和驻村第一书记,旗财政为旗直帮扶部门安排专项驻村工作经费2-5万元,确保驻村干部配备精干,经费保障到位。同时,进一步加强驻村干部业务培训,提高帮扶水平,从严管理驻村干部,加强监督考核。
作风专项治理行动。结合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行动,重点对扶贫领域内“四个意识”不强、责任落实不到位、工作措施不精准、资金管理使用不规范、工作作风不扎实、考核监督从严要求不够等六个方面进行专项整治,全面系统清除作风问题形成根源,促进脱贫攻坚各项政策措施全面落实。
在总结去年的经验上,2018年杭锦旗脱贫攻坚举措更加精准,更加优化。杭锦旗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抓好扶贫对象动态管理,提高脱贫攻坚精准度,加大脱贫攻坚资金的争取和投入力度,加大社会帮扶力度,加强监督考核,通过一系列保障措施将每一个举措都落到实处,促使扶贫既要“精准”更要“长效”,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