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官方微信

首页>公开>乡村振兴
金泰禾与贫困户“抱得紧紧的” ——达旗建立完善龙头企业和农牧民利益联结机制采记之二
发布时间:2018-04-04 11:21:14      作者:池小花 侯勇 张涛 刘博仑      来源:      【  保存
  打印       
分享到:
       

有一种扶贫机制叫利益联结,金泰禾公司是一家现代农业企业,在实际运营中本身与农牧民有合作需求,多年来逐步与贫困户建立了利益联结机制。随着时间的推移,公司一步步发展为自治区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这种“联结”也愈来愈紧、愈有深度。

霍俊霖是白泥井镇的贫困户,与“贫”字挂钩是因为家人的一场大病。无奈成了贫困户,他心里一百个着急,一心想着与“贫”字脱钩。有脱贫志向,也有劳动能力,就缺扶他上马的人。这个时候,金泰禾公司给他提供了一条路子,就是提供种子种苗,他就只管按标准种好瓜果蔬菜,公司保底价回收。果然,他种出多少,公司就和他收购多少。到了去年年底一算,嘿!他脱贫了。

这些年,和金泰禾公司打交道的贫困户不在少数,公司也特意在产业、用工等方面向贫困户倾斜,与贫困户“抱得紧紧的”。像霍俊霖这样的贫困户,走的是产业扶贫的模式,贫困户只要肯下辛苦,脱贫不是难事。还有一种是金融扶贫,贫困户可以向信用社申请5万元的贷款,由金泰禾公司作担保,贷出的钱作为经营资金,到了年底进行分红,除了还清信用社的贷款外,每个贫困户到手的钱有六千到一万元。另外就是优先用工,金泰禾公司每年都需要大量的人工,这种情况下,公司在用工时优先考虑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此外,贫困户还可以以土地入股公司,年底按股分红。

“我们去年光是工人的工资,就开出了860万,这里面有不少贫困户,他们都拿到了‘工资’。”金泰禾公司总经理刘红梅说。据统计数据,金泰禾公司采用多种扶贫模式,累计带动240户贫困户脱贫致富,涉及7个乡镇、27个村, 贫困户户均纯收入增加1万元,季节性用工增收0.5万元。

采访手记

当前,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构建龙头企业和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成为各地的共同选择。这种“龙头企业+贫困户”模式,好处在于“抱紧好生财”。比如金泰禾公司,与贫困户合作既是发展需要,又能争取到政策利好;而贫困户在公司的带动扶持下,增收可持续、有保障,脱贫不是难事。双赢的合作,企业和贫困户都得到了实惠。

随着脱贫攻坚向纵深推进,龙头企业和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也应当向更紧密、更有效的方向发展。在扫除“贫障”的路上,希望在政府等有关方面的引导下,有更多像金泰禾公司这样的企业出现,多方共同努力,探索更多新办法,让农企合作实现可持续,让贫困户背靠“大树”早日脱贫致富。

“龙头企业与贫困户‘抱住’,形成脱贫共同体,企业赢得了竞争力,而贫困户可以得到可观的收益,稳稳脱贫。”白泥井镇党委书记赵瑞东说的这个理,就是“抱紧了则‘合肥’”。“合肥”对企业和贫困户来说,都是利好之事,何况有政府添柴加火,所以今年,公司又计划推广三种模式,通过发展产业,带动142户贫困户增收致富。

一种是投资合作,利润分成。与旗扶贫办合作,共同投资经营公司流转土地,种植标准化青贮玉米、籽粒玉米、甜菜,由公司管理经营,利润按6︰4分成,旗扶贫办在收回全部投资后,将所得利润分配给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另外一种是流转土地,定向扶贫。公司与吉格斯太镇达成一致,镇里负责为公司流转土地一万亩,公司定向为该镇41户贫困户每户提供一万元的扶贫资助。第三种是产业扶贫,分红增收。公司与白泥井镇合作,利用“企业+合作社+扶贫互助协会+贫困户”的模式,建设水果玉米扶贫产业园,提高贫困户收入。

“这三种模式中,无论是哪一种模式,都让公司和贫困户的利益联结变得更加紧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尽可能保证贫困户多获益,为达旗注入一股脱贫力量。希望多方共同努力,把扶贫的事做好。”刘红梅说。

转载声明:转载请注明出处并做回链

主办: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

承办:鄂尔多斯市行政审批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1506000004     蒙ICP17002409号-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77-8581170(工作时间)

建议使用:1920×1080分辨率 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

邮箱:ordosxxbs@163.com

   蒙公网安备 150603020001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