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鄂尔多斯市被纳入全国第一批噪声污染防治试点城市,开展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划定工作,经过一年多的探索与实践,《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划定方案》于今年6月正式发布,我市全面完成噪声污染防治试点工作,将康巴什区用于居住、科学研究、医疗卫生、文化教育、机关团体办公、社会福利等建筑物聚集区划定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加强噪声污染防治。
一是统筹区域发展方向确定划定思路。基于各区域建设进展、人口密度、经济发展状况等因素,结合康巴什区园林城市特点,统筹考虑建筑物的功能特性、布局和城市高质量发展需求,确定以保障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前提,强化源头预防,防治结合,大幅降低环境噪声污染,满足高密度人口区域居民生活质量为出发点确定划定思路。
二是网格化摸底排查筛选划分范围。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和专项工作组,派出300余人次对康巴什区进行实地勘测,实地调查社区人口数量、用地现状、社会公众意见、噪声投诉等内容,网格化摸底排查,精准化集中连片。首先全面排查康巴什城区七个组团共计110.21平方公里建成区,结合调查问卷结果和各组团投诉案件数量,筛选主城区、城乡统筹园区、高新园区三个组团51.62平方公里确定为划定区域;其次以交通道路、绿地为边界,土地现状为基准,将划定区域分割为155个调查单元;最后对155个单元内的建筑物类型进行判定,剔除非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保留78个单元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单元进行连片划定。
三是加大科技支撑引入先进技术力量。邀请北京、重庆、江苏等地多位噪声领域专家教授作为技术指导,共同探讨技术难点,为划定人员答疑解惑;同时与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度合作,由哈尔滨工业大学提供Cadna/A 软件模拟噪声污染及衰减情况,由哈尔滨工业大学软件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制作划定图集,提高划定工作的科学性、合理性。
技术团队通过资料分析、现场调查、组团筛选、集中连片,在康巴什区划定6个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划定面积13.24平方公里,并创新性提出建筑物类型判定方法和连片规则,避免了单一因素评估可能带来的偏差和局限性,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为全国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划定工作提供“鄂尔多斯”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