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官方微信

首页>公开>生态环境>监督检查
东胜区:六字法打造生态警务“东胜样本”
发布时间:2024-04-28 10:23:26      作者:平安东胜      来源:东胜区      【  保存
  打印       
分享到:
       

近年来,东胜公安分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及党的二十大“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精神,紧紧围绕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局生态文明建设决策部署,紧盯内蒙古“五大任务”,勇于担责、积极作为,以“创新生态警务为品牌、推动深耕善治为手段、守护生态安全为目标”,立足东胜生态、区位和职能特点,聚焦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以“谋、建、聚、防、打、宣”六字法举措,积极探索实施生态警务“东胜样本”,全力护航东胜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切实扛起公安机关生态保护的政治任务。

一、“谋”新篇,坚决扛起政治责任

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根本遵循,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生态红线意识,积极探索构建生态保护大格局,切实担负起筑牢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全要素生态安全屏障的政治责任。

分局立足职责开展调研摸底和考察学习,不断丰富完善生态警务“东胜样本”建设;将其作为“一把手”工程,组建工作专班,多次召开党委会、局长办公会、专题会,研究、谋划、部署、推动落实;采用领导包片督导、警种条线指导、专班挂图作战等方式,运用红黑榜通报等形式,强势推进品牌建设;强化科技支撑、装备保障和教育培训,建强刑事和行政执法专业队。

二、“建”阵地,构筑生态保护体系

成立以一把手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建立工作专班,项目化、清单化推进。强化教育培训、科技支撑和装备保障,利用法治大讲堂、大比武等形式,树牢民警辅警法治理念和法治思维,规范法治行为。强化资金科技投入,投入100余万元建成环食药侦快检实验室。全面用好“专群结合”手段优势,在乡镇、社区围绕重点行业、重点群体、重点人员,不断延伸情报工作触角,加强对破坏生态资源犯罪情报线索的收集工作。

三、“聚”力量,形成交融共治格局

以“构建生态保护大格局,统一领导、统筹工作、统合力量”为指引,整合内外力量,一体化推进生态警务建设工作。整合警力资源,建立以“大数据为支撑、数据资源共享、警种密切配合、协同快速反应”为主的警务联动机制。健全部门联动机制,与5个职能单位制发了行刑衔接、信息共享、联勤联动等9项机制制度,并定期召开部门联席会。针对个别单位行政执法力量薄弱的现状,公安机关主动作为,与林草等相关职能部门大胆探索出委托执法、赋权执法、联合执法三种模式,有效填补森警转隶后出现的执法真空。建立健全侦、诉、审、判一体运行机制,加强与检察、法院在打击生态环境刑事犯罪活动衔接和协调配合,提升办案质效,构筑司法屏障。

四、“防”风险,全面覆盖清除隐患

着力深耕善治,立足东胜3个圈层防控卡点,强化对货运车、装载车、挖掘机等车辆重点检查,切实筑牢点、圈、面整体防线。落实联防联控联治长效机制,与林草管护单位的生态护林员、巡河员组建巡逻队,重点加强对易发盗挖煤炭、猎捕野生动物等区域的治安巡查,开展生态环境领域巡逻管控、风险隐患排查化解,实现触角从乡镇延伸到田边地角林区水域。2023年以来,共开展联合巡逻36次,化解风险隐患13起,救助野生动物9只(头)。

五、“打”开路,严查重处加强震慑

以生态安全屏障守卫行动、保卫黄河系列专项行动、昆仑系列等专项行动为抓手,开展涉生态环保领域违法犯罪“全要素、全环节、全链条”打击。2023年以来,东胜分局共破获环食药领域刑事案件33起,其中生态和资源类案件15起,抓获犯罪嫌疑人61名。在开展的“打击盗采矿产资源行为专项整治行动”中,东胜分局对非法采砂、盗挖煤炭资源犯罪进行集中打击,连续打掉非法采矿犯罪团伙6个,抓获犯罪嫌疑人30人,实现了破获一案、深挖一串、打掉一片的震慑效果,坚决筑牢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安全屏障。

六、“宣”造势,营造绿色发展氛围

组建24个微信群,建立生态义警,以“宣传+宣讲”、“线上+线下”相结合,以案释法、以案示警、以案示宣,进村入户宣传宣讲《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和典型案例,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态保护意识。2023年以来共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份。11篇生态警务稿件被中央电视台、《法治日报》、《人民公安报》等中央和自治区级多家主流媒体刊载转发,累计阅读量达2000万+。

转载声明:转载请注明出处并做回链

主办: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

承办:鄂尔多斯市行政审批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1506000004     蒙ICP17002409号-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77-8581170(工作时间)

建议使用:1920×1080分辨率 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

邮箱:ordosxxbs@163.com

   蒙公网安备 150603020001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