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准格尔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农业高质高效发展。通过实行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和绿色高质高效行动项目,使绿色生产方式加快形成。2023年实行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行动,选定全旗8个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片区,在示范片区上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的采取“四控”措施。紧紧围绕面源污染防治这条主线,开展秸秆综合利用、废旧地膜回收、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等工作,通过前期规划、过程监测和追溯管控,形成良性循环,使我旗农业种植逐步走上绿色发展的路子,在保护了生态环境的同时大大提高了种植效率,此外,严格执行黄河滩区禁种高秆作物,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增添动力。
积极引领科学用药,精准施肥,稳步提高化肥利用率。一是施肥情况调查。依据农业农村部提供的“施肥监测通”小程序,以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为重点调查对象,兼顾分散经营的小农户(占到调查农户总数量的20%),调查采集施肥数据,建立施肥数据库,系统分析农户施肥的种类、数量、方式,摸清施肥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等,为完善配方、指导科学施肥提供依据。指定工作人员不定期的调查农户施肥情况。二是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继续夯实测土配方施肥基础工作,在系统挖掘和分析多年来的测土配方施肥大数据的同时,通过完善测土配方施肥基础数据库,改进优化肥料配方结构,科学制定不同区域、不同肥力地块水平和不同作物的配方指导意见。发放测土配方技术宣传页2000余份。三是有机肥替代化肥。根据我旗粮食播种面积,结合向河道内耕地倾斜的原则,先近滩区后远滩区、先点后面的思想,按照每亩补贴30元的标准,采用同意采购发放的形式在全旗3个苏木乡镇开展有机肥逐步替代化肥示范项目2.5万亩。其中,十二连城乡、大路镇、龙口镇三个乡镇在主河槽区和阻碍行洪的近滩区实施1万亩,在近滩区或远滩区集中连片的企业或合作社示范1.5万亩,目前三个乡镇已全部发放完毕。四是农药减量。为实现“一保两治三减四提升”的污染防治目标,我旗通过依托惠农项目实施,有效降低农药使用量。2023年初从农药经营、使用与处置等环节入手,开展“农药减量”行动。强化经营管理,优先推荐使用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严禁误导或诱导农户过量用药、重复用药、多次用药、随意混配等错误用药方式。重点监督检查蔬菜、瓜果、中药材等生产企业、种植大户、专业化防治组织,规范农药田间使用档案,实现农药使用“全程可追溯”。严格落实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规定,普及推广控药及绿色防控技术,加大示范推广低毒低残留农药和生物农药。通过农资打假行动依法打击违规用药,特别是违法违规使用高剧毒农药、限制使用农药等行为。
二、开展绿色高质高效行动
准格尔旗以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为目标,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农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子。重点打造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20万亩,在玉米种植优势区布尔陶亥苏木、十二连城乡、大路镇3个苏木乡镇打造玉米绿色高质高效标准化项目区。通过打造核心示范区和项目区建设,集成“玉米无膜浅埋滴灌节水控肥增效技术”、“玉米可降解地膜覆盖膜下滴灌节水控肥技术”、“玉米标准厚膜覆盖膜下滴灌节水控肥高效技术”三项技术模式,绿色高质高效行动项目区平均单产水平要高于周边区域平均水平10%以上,节本增效10%以上。为准格尔旗在更大区域尺度上实现玉米标准化生产、整体提升玉米生产技术水平奠定基础,通过以点带面,推动我旗农业高质高效发展,努力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三、推行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行动
按照“谁经营、谁回收、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实行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办法,以地膜增产增收、残膜回收利用、资源变废为宝、农业循环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开展废旧地膜回收处理。本着立足长远、长效防治、示范带动的原则,以黄河滩区为重点,在沿黄流域布尔陶亥苏木、十二连城乡、大路镇、沙圪堵镇4个乡镇,聚焦问题,分类型、分区域,选择集中连片的8个片区作为示范项目区,每个片区面积1000亩,共8000亩。在选取的8个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片区上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的采取“四控”(控水、控肥、控药、控膜)措施。一是在全旗10个苏木乡镇、4个街道办事处落实回收点48个,并明确了7个回收站,以5元/kg的补贴标准,鼓励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小农户不乱丢弃、自行捡拾并送到回收点;对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点的农药经营者转运农药包装废弃物到苏木乡镇回收站的,按照3元/kg给予补贴;对农药经销商安装农药包装废弃物二维码追溯系统的,对其销售的各类农药统一加贴追溯二维码标签,对经销商回收贴码农药包装废弃物的,按照3元/kg给予二维码贴码补贴,截至目前,共回收约8.44吨。二是依托大路镇、十二连城乡、沙圪堵镇、布尔陶亥苏木大面积覆膜种植的4个苏木乡镇,遴选有资质的4个社会化服务组织回收废旧地膜,机械回收补贴标准是15元/亩,机械回收2.5万亩;以1kg旧地膜兑换1.5kg新国标地膜的补贴政策,提高农牧民的积极性,鼓励农牧民自行捡拾约7.5吨 ,回收率达82%,回收的废旧地膜由第三方再利用企业拉运至回收处理中心进行加工再利用,加工合成生物质燃烧块和再造颗粒。三是改变传统大水漫灌、大量增施化肥、过度使用农药的田间管理模式,指导农民科学施肥、施药。在沙圪堵镇福路村、不拉村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片区和布尔陶亥苏木公益盖村、铧尖村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片区上重点采取控水、控肥减药措施,通过采取节水灌溉(滴灌)、底肥施入农家肥结合有机肥、追肥采取水肥融合的方式、测土配方施肥法、使用高效低风险型除草剂(总成分含量降低到24%以下)和人工加机械除草相结合的绿色防控措施;在大路镇小滩子村的2个示范片区和十二连城乡脑包湾村、二道拐村黄河流域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片区上重点采取控肥、控药措施,通过采取底肥施入农家肥、有机肥,追肥增施有机肥、喷施叶面肥,人工加机械除草的措施。
四、实施黄河滩区禁种高秆作物
重点推进黄河滩区禁止(限制)种植阻碍行洪的高秆作物,以确保黄河防汛(防凌)安全、流域生态安全、水安全为主要任务,推动黄河河道有关问题整治。一是划定范围,确定面积。我旗涉及黄河滩区的有十二连城乡、薛家湾镇、大路镇、龙口镇、魏家峁镇5个乡镇。经过各乡镇测绘,禁种区总耕地面积1.47万亩,分别在十二连城乡和大路镇。二是制定方案,压实责任。为了进一步做好今年的禁种工作,旗人民政府多次召开了专题会议并制定印发了《准格尔旗黄河滩区禁种高秆作物禁止使用农药化肥农膜实施方案》。旗农牧局成立了“矮秆作物种植技术指导小组”。旗委农办印发了《准格尔旗委农牧办关于做好黄河滩区禁种高秆作物等有关事宜的通知》,各有关乡镇确定了负责人和联络人,层层落实监管责任,定期调度工作开展情况,建立完善包联台账。三是做好宣传,人人皆知。在十二连城乡、大路镇黄河沿线进行黄河滩区禁种高秆作物宣传和政策解读,发放、张贴“准格尔旗人民政府关于黄河滩区禁种高秆农作物等有关事宜的通告”500余份、发放《准格尔旗矮秆作物种植技术手册》等宣传手册1000余册。安装禁种高秆作物界标和禁止使用农药化肥告知牌26个,通过微信公众号宣传禁种高秆作物相关政策,并多次深入田间地头实地核实查看禁种区面积。四是政企合作,强强联手。将黄河滩区禁种区的1.47万亩土地由准格尔现代农牧业开发有限公司统一流转。按照“四控”要求种植矮秆作物,进一步提高农业的集约化水平,为我旗黄河滩区治理提供扎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