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建提复字〔2023〕340号 签发人:姜 波
袁梓苑等委员:
你们的《关于进一步健全鄂尔多斯养老服务体系的提案》(流水号718、657、492、550、537并入)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养老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在党中央和自治区的正确领导下,养老工作政策保障更加强化,设施布局持续优化,服务模式不断创新,服务供给大幅增加,老年人享受养老服务覆盖率越来越广、便捷程度越来越优、幸福指数越来越高。
一、加强养老工作组织保障
我市成立养老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联席会议机制,明确各部门职责任务,保障养老服务工作联动高效推进。将养老工作纳入市对旗区绩效考核范围,定期督查调度,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到位。出台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发展奖补、政府购买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特殊困难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等制度,形成相对完善的政策保障体系。加大资金保障力度,全市福利彩票公益金用于养老服务的比例超过60%。2022年,全市养老事业投入(不含老年人津补贴)1.8亿元。
二、强化养老服务设施建设
在城镇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方面,在街道层面建设具备全托、日托、上门服务、对下指导等综合功能的养老服务中心,在社区层面建设养老服务站,全市累计建成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129处(街道级26处、社区级103处),服务覆盖率100%,各旗区主城区均建成“一刻钟养老服务圈”。在农村牧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方面,启动实施农村牧区养老设施提标扩面行动,着力构建以9个旗区级养老服务中心为中枢,51个苏木乡镇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为支撑,N个嘎查村互助幸福院和服务站为基础的“9+51+N”三级农村牧区养老服务网络。截至目前,已累计建成苏木乡镇养老服务中心42个、互助幸福院51个、嘎查村养老服务站61个,农村牧区养老服务设施综合覆盖率达到82%,高出国家、自治区规定指标22个百分点。机构养老方面,在办好公办养老机构基础上,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支持养老机构公建民营,目前全市养老机构达到60家(公办16家、民办31家、公建民营13家),共有养老床位1万余张。建成东胜区罕台等健康养老集群,培育出上维天启、寿康养老等品牌化连锁化民办养老企业。
三、提升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质量
一是推行“原居安老”服务模式。依托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和智慧养老平台,提供以“六助一护”(助餐、助浴、助急、助医、助行、助洁及上门照护)为主的养老服务,创新打造了“三依三不离”(建设依托政府投入、运营依托社会组织、服务依托市场购买,实现养老不离社区、不离家庭、不离亲人)的原居安老模式。2023年以来,服务我市老年人达21万人次。二是推行“数智享老”服务模式。投入资金1200万元,建成市级监管、旗区调度、街道社区响应的智慧养老服务平台,涵盖数据集成、应急救援、呼叫派单、业务办理等功能,2023年生成老年人助餐服务工单19.9万条(1.4万人)、上门服务工单1.5万条,切实提升了为老服务便利化水平。三是推行“赋能乐老”服务模式。在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内配套1个社工站,赋能老年人“提素养”“会养老”2项能力,组建志愿者、社工、服务组织3支服务团队,聚焦助餐、探访、义诊、陪伴4类服务需求,为老年人提供贴心的养老服务。截至目前,开展了老年人庆生感恩生日会、老年书法鉴赏、爱老慰问、义检义诊等特色活动150余场次,累计为2200余位老年人带去了欢乐与健康,把关爱和温暖送到老年人心坎上。四是推行“医康健老”服务模式。通过养老机构内设医疗卫生机构或与周边医疗卫生机构签约合作等方式,推动医疗、康复和养老服务融合发展。目前,全市养老机构医养结合率达100%,护理型床位占比66%。
四、加快推进适老化改造
一是强化两项保障。强化政策制度保障,印发了《2023年度特殊困难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工作方案》(鄂民发〔2023〕21号),为适老化改造提供了政策依据;强化资金保障,筹集福彩公益金775万元,按照户均6000元标准给予补贴。在2022年完成500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基础上,2023年全市1291户适老化改造任务已全面铺开,预计在10月底全部完成改造。二是抓实两个关键。突出重点改造人群,坚持将纳入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和低保家庭范围的高龄、失能、残疾老年人家庭作为改造重点,做到“应改尽改”。2023年,将改造对象范围扩大到低保、低边对象中的留守、空巢老年人家庭和计划生育特殊家庭,适当扩大改造覆盖面;规范改造工作流程,在全市智慧养老平台嵌入适老化改造模块,对改造全流程实施信息化管理、档案资料数字化保存,实现对每户改造情况全记录、对每项改造信息可跟踪可追溯。三是推动两类融合。适老化改造与家庭养老床位(照护服务)融合,两项工作执行同步申报、同步筛选、同步评估、同步建设、同步验收“五同步”要求,在推进特殊困难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同时,同步建设家庭养老床位(照护服务)500张;适老化改造与养老产业发展融合,将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工作“打捆”列入全市养老产业发展项目,建设适老化产品(辅具)发展基地,在养老机构、设施内设置适老化产品示范体验区,逐步构建适老产品上门配送和社区租赁体系,打造一批“链式”适老产业基地。
五、大力推进互助养老服务
在总结互助幸福院建设经验基础上,采取政府投入一部分、集体出资一部分、社会投资一部分、慈善捐助一部分、家庭支付一部分的方式建设互助养老设施,为助餐、助医、助行、助洁、巡访等服务搭建平台和阵地。明确基层组织在统筹互助养老中的职责定位,大力发展老年协会,积极引入专业社工机构,把互助养老设施用起来,群众动员起来,服务开展起来。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和积极分子、驻村干部、家族亲属、远亲近邻等作用,采取志愿服务、结对帮扶等方式构建老年人互助支持网络。利用农村老年人相互熟悉、关系融洽的有利条件,鼓励低龄健康老年人参与高龄、失能老年人照护服务。进一步完善家庭尽责、基层主导、社会协同、全民行动、政府支持保障的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工作机制,广泛开展关爱服务,让进城的放心、让留在农村的安心。支持养老机构品牌化、连锁化运营,鼓励其服务向农村辐射,为农村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精神慰藉、辅具租赁等专业服务,不断提升农村老年人养老服务品质。
下一步,我市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养老服务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国家、自治区关于养老服务的各项决策部署,加快完善相关政策措施,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一是抓紧制定基本养老服务有关政策文件,进一步完善政策制度体系。二是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提供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促进养老服务与社区提升相结合。三是推动养老服务与医疗卫生服务资源有效衔接,进一步满足老年人养老服务、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四是进一步加大养老护理员培训力度,提升养老护理员职业素养。五是做好智慧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养老服务智慧化水平。六是推动落实养老服务补贴、税收减免等支持政策,加强政策宣传、挖掘消费潜能。七是进一步健全养老服务标准体系,建立易操作、可考核的工作规范,使之成为综合监管的重要依据和手段。
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
2023年8月15日
(联系人:杨飞;联系电话:0477—8522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