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建提复字〔2023〕298号 签发人:孔繁飞
张瑜委员:
您的《关于健全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机制的提案》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理想信念教育始终贯穿到人才培养全过程,不断完善“五育并举”“三全育人”体系,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一、做好理想信念教育顶层设计。2021年以来,印发全市中小学德育一体化建设指导意见、全面推进“行走的思政课”工作实施方案,建立纵向衔接、横向贯通的德育体系,形成教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长效机制。建立德育考核评价制度,制定全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初中年级全程记录学生综合素质表现情况,评价结果作为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的基本依据。建立实践育人制度,要求全市中小学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公益性文化设施、公共机构、企事业单位、各类校外活动场所等资源,每学期组织学生开展1次以上社会实践活动,不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建立评选激励制度,每学年开展中小学幼儿园市级优秀班集体、三好标兵、校园之星评选工作,切实激发广大青少年践行社会核心价值观,树立远大的理念抱负。
二、积极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高度重视青少年实践基地建设,目前全市共建有中小学学生综合实践基地195个。制定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指导意见,严格落实国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每周1课时要求,组织各中小学广泛利用实践基地开展丰富多彩的理想信念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此外,市委宣传部、市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市教育体育局、共青团市委、市总工会、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市民政局等部门积极协作,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引导和关心关爱,每年开展“把爱带回家·暖童心护成长”寒假关爱活动,“致敬雷锋 颂雷锋精神”志愿服务活动,“欢度六一·我是小小石榴子”迎六一活动,“让垃圾分类成为新时尚、节能环保周”等主题教育活动,积极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工作格局。大力支持提升家庭教育水平,从2019年9月起,市教育体育局每周五定期举办“鄂尔多斯新家庭教育大讲堂”,通过“线下+线上”的方式,面向全市学生家长和教师免费开放,截至目前,累计举办107期,累计参与人次达1620万,受到广大家长的认可与好评。同时,充分运用“互联网+”家庭教育学习平台,9个旗区、573所中小学和幼儿园全面搭建网上家长学校,班主任、家长注册率100%。网上家长学校为各学校、幼儿园加强家校社沟通构建了有效的交流平台,并针对不同学段的学生家长制定了专属学习计划,提供线上学习资源,帮助家长获得家教知识与方法。不断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和管理,每年开展师德师风建设系列报告会,实现4.1万名教师全员参与。将师德师风教育纳入教师培训全过程,在各项培训中邀请“最美教师”、优秀校长、教师、班主任进行宣讲,加强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等法律法规的学习,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持续净化社会环境,市教体、公安、市场监管等多部门每年联合开展校园周边环境专项整治,加强对学校周边环境的监管力度,全面净化校园周边环境,为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加强对网络的监督管理,常态化开展网络隐患排查整治,全面排查检查网络游戏、视频号、微博等,着力防止不良网络信息对青少年造成影响。
下一步,我市将进一步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政治素质、道德品质、法治意识和行为习惯,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和良好心理品质,促进学生提升核心素养、全面健康发展。
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
2023年8月10日
(联系人:何泽宇;联系电话:0477—8588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