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康巴什区第二中学男子篮球队代表鄂尔多斯市参加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青少年三人篮球锦标赛,夺得了第一名。这支组建于学校建校初期的队伍,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办学水平的日益提升,历经7年时光,竞技水平不断提高,先后多次在比赛中取得名次。学校先后被教育部、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和内蒙古自治区体育局、鄂尔多斯市教育体育局分别确定为“全国青少年校园篮球特色学校”、“内蒙古自治区青少年篮球传统学校”和“鄂尔多斯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基地”。这所学校所取得的优异成绩,正是康巴什区各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火热开展的生动体现。
近年来,康巴什区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体育活动,创新体育活动载体,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体质健康水平,涌现出一批篮球、足球、软式棒垒球等体育特色学校,他们结合各自特色,开展特色体育运动,让学生在学习之外,掌握体育技能,增强身体素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守住队伍,培育特长
走进康巴什区第二中学篮球训练场,眼前这些大汗淋漓的小伙子们,正是第二中学男子篮球队的队员们。做好热身准备后,队员们开始了假动作变向、转身变向运球等练习。在随后进行的5v5比赛中,伴随着一声声“好球”,队员们原地单手投篮、三步上篮,甚是起劲。“学校成立了这个男篮队,并不是要求学生没日没夜的练习,培养他们成为完完全全的体育生,而是先抓学习,后抓体育”,负责训练的主教练张玉文告诉记者,这些孩子们在不耽误学习时间的情况下,每天都会进行一个半小时的篮球训练。先后为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输送近20名优秀的篮球运动员,被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确定为“男子篮球队优质生源基地”。而他们的下一目标将全力备战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五届运动会,为鄂尔多斯争金夺银。
守住民族,开创特色
校园文化体现民族文化特色,让民族特色走进校园,走进体育教育,才会增强学校的文化底蕴,丰富学生的精神家园。
在区第二中学操场上,孩子们身着搏克跤衣,跳跃式威武入场。两人一组,在各自选好对手后,开始了激烈较量。原来,这是一堂搏克课。据第二中学德育管理中心主任杨小丽介绍,本校开设这门课程是前所未有的,每周会拿出四课时,聘请鄂尔多斯市蒙古族中学教师任教。在开课至今两年多的时间里,搏克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丰富多彩的搏克课程,不仅可以将学生从闷头死学文化课中解放出来,也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康巴什区第二中学德育管理中心主任杨小丽说。
守住模式,创新课程
围绕“学生喜欢的模式和‘玩’点”,康巴什区第二小学形成了以软式棒垒球为特色项目的“一校一品”体育课程,并通过全国体育联盟校专家团队的专业指导以及定期的课程推送,派老师定期学习培训,让软式棒垒球等课程教学有了科学教学大纲和系统训练计划。
每周两节的软式棒垒球课程,是区第二小学学生最畅快的时刻,在操场上,学生们全力跑垒,垒手和游击手、进攻方和防守方一决高下,每次精彩的守备都令人兴奋。“软式棒垒球项目集跑、跳、投、打于一体,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反应能力,更能培养学生相互配合的团队协作精神,是一项适合孩子参与的阳光体育运动。”康巴什区第二小学体育老师曾军说。
此外,在充实大课间活动上,学校还将软式棒垒球编成棒操、球操、裁判操等在大课间普及。让孩子们在“玩”时,将运动的种子播种于心。其棒球操在2018年的地区运动会和2019年全市运动会上进行汇报展示获得了好评。
目前,康巴什区各中小学校全部配有橡胶田径场和草坪足球场,其他体育设施均达到国家标准。每所学校都充分利用校内体育竞赛、大课间(课间操)、课余活动等零散时间及周六日开展各类体育训练,保证每天平均1.5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
“以体育人,以体育智”。康巴什区将体育教育放在各学校工作优先发展的位置来抓,丰富多彩的体育课程设置,不仅调动了学生参与体育运动、强化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也让体育教学更加特色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