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官方微信

首页>公开>就业创业>就业创业
服务定制 就业定岗 百姓定心——伊金霍洛旗阿镇创新就业服务模式采记
发布时间:2014-07-09 00:00:00      作者:张晓艳      来源:      【  保存
  打印       
分享到:
       
  

    走进伊金霍洛旗阿镇的乌日达妇女手工制作中心,立即被眼前琳琅满目的手工制品所吸引,各种色泽艳丽的蝴蝶结头饰、玫瑰花胸针、精美的抱枕……“每天都有人来参观,顺便还要买几件,镇里想办法给我们找销路,协调成陵旅游区和镇里的一些商店给我们设立了代销点。我们是统一进料、统一销售,有人想做,来我们这里可以免费学,领上料回家做好后拿过来,我们给卖。手巧的人一晚上就能做200多个头饰,可以挣100多元的手工费。”负责人王珊一边介绍情况,一边继续着手里的活计。

  2014年3月,得知阿镇出台扶持自主创业的好政策,心灵手巧的王珊和4个朋友每人筹资1万元,创立了乌日达妇女手工制作中心。工作场地位于纳林高勒社区,由镇政府免费提供,到目前已经有了1万多元的利润。

  鼓励村社区成立实体经济组织吸纳就业,通过引进企业或创业团队,挖掘有发展前景、带动就业明显的创业项目,是阿镇就业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乌日达妇女手工制作中心和多彩编织社便受益于此,目前,共有112名下岗失业人员和进城农牧民通过培训加入到社区妇女手工编织小组并实现就业。

  阿镇作为阿康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速度较快。扩大城镇版图,让农牧民转型,是每个地方城镇化的必经之路。阿镇也不例外,截至目前,全镇8个村49个社,有44个社的农牧民全部离村进城,还有两个社的农牧民一部分入城,一共大约有6000多人。据摸底调查的数据显示,目前阿镇地区有就业需求的转移农牧民、矿区生态移民、下岗失业人员及未就业大学生共8600余人。

  “进了城,不等于成为城里人,天天没事干又不适应城里的生活习惯,再加上很多农牧民在城里没活干,花的都是老本儿,他们说反而不如在农村的时候称心了。”阿镇镇长王苏雅拉图这样说,他不止一次听失地农牧民反映此类情况。

  怎么让农牧民进了城、留得下、有钱赚、能致富,绝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针对前所未有的就业压力,阿镇开始想方设法扭转不利的就业局面,通过服务定制、就业定岗两项措施,最终实现百姓定心。

  “我们阿镇的干部进村入户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还有一项雷打不动的任务,就是对失业人员进行摸底调查,及时了解他们的就业需求,再发布到阿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劳动保障微信公众平台以及短信息发送平台。每个干部还要负责对实现就业的人员进行回访,帮助他们维权。”阿镇的工作人员邬咏霞说。

  这是阿镇做好就业服务定制工作的第一步。为了在求职者和需求者之间搭建桥梁,畅通信息渠道,阿镇除了定期不定期召开现场招聘会外,还利用数字信息技术,全面建立健全职业介绍服务体系。先后开通了阿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劳动保障微信公众平台以及短信息发送平台,每周定期为失地农牧民和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及时准确的招聘求职信息。为了提高信息发布平台的知晓率,阿镇累计发放便民服务卡15000余份。截至目前,阿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的日均点击量为203人次,累计访问量6800多人次,微信公众服务平台累计关注人数660人,通过平台发布招聘求职信息、公告通知、办事流程、政策法规等便民信息330余条,发送各类便民短信息35000余条,目前已有170余人通过各类信息平台实现了就业。

  就业定岗,是为了让失地农牧民和下岗失业人员有一技之长,实现稳定就业,而不是“今天拿锹头、明天卖馒头”,阿镇分类指导,切实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工作。近两年,阿镇共组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74期,开设家政服务、计算机、商品营销、手工编织、电工、保安等20多个专业,培训人数3328人次;开展进城农牧民引导性培训68期,培训人数4722人。

  同时,阿镇全力优化就业创业环境,支持自主创业,提高全民创业意识、就业能力,充分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益,创造更多就业岗位。累计开办创业培训班13期,培训人数386人,培训合格后为每户申请发放贴息创业贷款3-5万元,帮助其成功创业,累计发放创业贷款1900余万元。此外,还特别加大妇女创业支持力度,积极开展妇女创业贷款申请工作,2012-2013年申请发放妇女创业贷款2440万元,2014年计划申请发放妇女创业贷款4000万元。

  为解决培训后的就业安置问题,今年,阿镇积极探索通过市场化运行方式,与家政服务企业合作打造一处家政服务实训基地,基地设有员工宿舍、技能培训室、实践操作室、会议室、接待室等办公生活场所,家政服务学员进入实训基地后,将进行专业、系统的实践操作培训,培训合格后方可就业,目前,已有182名保姆、月嫂、家庭护理、钟点工等家政服务人员通过实训基地实现就业。

  “我们提供免费培训,只要登记的学员够一个班就开课,开班以来,共培训各类技能人才1785人次,开展引导性培训3184人次,创业培训175人次。学员给我们反馈的信息是找工作时更顺利了。”实训基地的工作人员介绍说。

  除了做好培训工作,阿镇还多措并举开辟就业渠道,帮群众找“饭碗”,真正让老百姓定心。积极争取公益性安置岗位,目前已在园林绿化安置113人,通过社区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4050人员215人。与驻地企事业单位对接就业岗位,2012年至今,累计通过驻镇企事业单位共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和进城农牧民743人。

  通过支部+公司+农户发展模式,鼓励村民共同筹资设立村集体股份制企业,在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的同时,也解决了周边农牧民的就业问题。这是阿镇就业服务的又一项积极探索。

  “我们现在是吃了定心丸了,镇里给我们找活干,我们只管给人家干好,村里村外只要想找活干的都能来。今年动工以来一直都有营生,今年大概能挣个两千多

转载声明:转载请注明出处并做回链

主办: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

承办:鄂尔多斯市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局

网站标识码:1506000004     蒙ICP17002409号-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77-8581170(工作时间)

建议使用:1920×1080分辨率 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

邮箱:ordosxxbs@163.com

   蒙公网安备 150603020001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