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官方微信

首页>公开>就业创业>就业创业
我的就业故事 我的幸福生活
发布时间:2013-01-24 00:00:00      作者:王慧颖 杨娜      来源:      【  保存
  打印       
分享到:
       
 

  鼓励大学生创业

  2012年,东胜制定出台了《东胜区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工作实施意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通过房屋租赁补贴、回购摊位、小额担保贷款等多种扶持办法激发创业活力。加强就业环境建设,鼓励全民创业,特别是积极鼓励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复转军人等人员通过创业实现就业。目前,已开发摊位200个,为240名创业者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200万元。

  创业者:靳慧

  ——“凭借政策东风实现创业梦”

  在伊欢小区附近,有一家以驴肉系列菜品为主打的特色餐馆,25岁的大学生创业者靳慧将它经营得有声有色。除了东胜本地人,甚至周边旗区的人都会慕名前来品尝美味。

  创业之初,靳慧在认真考察了餐饮、孕婴用品、百货用品、服装、食品等多个行业之后,决定开一家特色餐饮店。去年年初,她开始了人生的第一次创业。不久之后,恰逢区就业局举办SYB创业培训,靳慧积极报名参加。通过学习,靳慧知道了如何进行成本计算、如何正确进行投资等一系列从未接触过却非常实用的知识。由于经营不错,在培训结束后,经区就业局严格审核后,靳慧又被确定为享受5万元免息小额创业扶持贷款者之一,这让她备受鼓舞。“借着政策的东风,我一定要经营好餐馆,开发新的特色菜品,为开连锁店的梦想而努力。”对于未来,靳慧充满信心。

  

  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

  2012年,区就业局大力度为“零就业家庭”等就业困难人员落实就业援助、小额担保贷款等各项优惠政策扶持。同时,继续加大力度在社区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不断强化社区就业服务平台建设,开发社区保安、家政、保姆等服务性岗位,鼓励发展以社区服务为主的物流配送、家政服务等微型经济实体。进一步建立健全“零就业家庭”长效机制,确保出现一户、扶持一户、消除一户、稳定一户。帮助每户家庭至少实现就业一人,从而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的管理目标。

  就业者:郁文亮

  ——“政府的帮助改变了我的生活”

  提起以前的日子,54岁的郁文亮说,一个四口之家,两个女儿都在上学,可他和爱人都没有固定工作,生活的艰辛可想而知。如果没有区就业局和纺织街道曙光社区的帮助,自己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区就业局和曙光社区在得知他家的情况后,在奥林花园为他申请到了廉租房。又帮助郁文亮和妻子同时解决了低保问题。去年,在多方协调下,郁文亮又在小区东门附近摆上了个修车摊。

  郁文亮说,现在,大女儿出嫁了,供在山东读大学的二女儿是全家目前的主要任务。除了低保,每月还能有1000多元的收入,这让他感到很欣慰。“有了政府的帮助,才让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一定要凭着自己的双手让日子过得越来越好。”郁文亮说。

  

  转移农民顺利就业

  去年以来,为扎实推进城乡统筹工作,为转移农民提供优质服务,帮助他们尽快融入城市生活。区就业局积极与各社区、培训机构、招聘单位灵活对接,从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文明素质培训入手,广泛开展包括职业技能、文明礼仪、理财消费、政策法规在内的宣传教育,引导转移农民正确择业。此外,区就业局根据招聘方和转移农民的自身需求,采取定人、定岗、定培训机构的订单式培训模式,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多次职业技能培训,真正将转移农民的再就业问题落到实处。截至目前,共完成农牧民转移技能培训1230人,农牧民转移就业11000多人,通过多渠道的就业培训及落实政策补贴等方式,提高了转移农民再就业的能力。

  就业者:赵金小

  ——“政府让我们移得出稳得住”

  从柴登村搬迁至杨家渠的转移农民赵金小,2006年腿部因工受伤不仅无法工作,还花高额费用安装了假肢,把家底都掏空了。为给家里提供生活必需的费用,赵金小摆过修车摊、卖过小吃,可经济情况并未得到缓解,让赵金小失去了生活的信心。

  就在他最难的时候,让赵金小没有想到的是,在政府实施“加大转移农民就业培训”政策后,赵金小有幸通过专业技术培训成为一名园林绿化工人,每月1500元的工资暂时缓解了生活困难。在最近社区招募的无物业小区工作人员中,赵金小再次被录用为小区保安,凭着辛苦,赵金小两份工作的收入让全家度过了难关。“是政府让我们移得出,还能稳得住。生活比在农村更好了,想到这些,我的心里就暖暖的。”

  

  “4050”人员圆了再就业梦

  去年,东胜实施了公益性岗位再就业政策,并设置了78个公益性岗位,对于在公益性岗位就业的“4050”人员,提供免费培训、按月给予岗位性补贴、符合条件的再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同时,建立社区劳动保障协管员制度,每个社区选聘“4050”下岗失业人员为劳动保障协管员,承担下岗失业人员的调查统计、动态管理、岗位信息采集和推荐就业工作,不仅为“4050”人员解决了就业问题,也间接推动了其他人群的就业。

  就业者:韩蓉

  ——“有了新工作,家里生活宽裕多了”

  41岁的韩蓉与丈夫在两年前均失业在家,除了孩子上学花销外,常年吃药看病的婆婆又花去大半收入,生活很贫苦。后来,区就业局推出的公益性岗位就业让韩蓉被聘为物业公司的清洁工,解决了后顾之忧。

  “现在老公也当上了保安,公益性岗位的提供真正解决了我们一家的生活问题,孩子有学上、老人能看病、生活也宽裕了,很感谢政府提供的再就业机会,让我们对生活充满了信心。”韩蓉激动地对记者说。

  

  加强职业培训 提高就业质量

  去年,区就业局积极开

转载声明:转载请注明出处并做回链

主办: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

承办:鄂尔多斯市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局

网站标识码:1506000004     蒙ICP17002409号-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77-8581170(工作时间)

建议使用:1920×1080分辨率 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

邮箱:ordosxxbs@163.com

   蒙公网安备 150603020001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