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 - 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公报第一期
P. 20
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公报 2025 1 政府文件
空间ꎮ 稀释泄漏物浓度ꎬ拦截、导流和蓄积泄漏 较重者及时送医疗急救部门救治ꎮ 根据现场泄漏
物ꎬ防止泄漏物向重要目标或环境敏感区扩散ꎮ 情况ꎬ切断危险源ꎬ如果事故发生在涉及高压设
شغ؟ථ൧ದᆟک܄Б
贮罐区发生液体泄漏时ꎬ及时关闭雨水阀ꎬ防止物 备、化学品生产等场景ꎬ应迅速切断相关电源或关
料外流ꎮ 闭有毒气体阀门ꎬ防止事故扩大ꎮ
⑤泄漏物清理ꎮ 当存在大量残液时ꎬ用防爆 ⑤泄漏物清理ꎮ 应在安全区域外的地方设立
泵抽吸或使用无火花器具收集ꎬ集中处理ꎻ少量残 临时存储区或者隔离区ꎬ并按照相关规定对有毒
液用稀释、吸附、固化、中和等方法处理ꎮ 物质进行处理ꎬ以避免造成进一步危害ꎮ 同时ꎬ在
⑥现场监测ꎮ 加强对现场水质、大气、土壤、 处理有毒物质的过程中也应注意燃爆风险和防范
气象信息的监测ꎬ并采取措施防止泄漏物质进一 二次污染ꎮ
步对大气、附近水源、下水道造成二次污染ꎮ 在确保现场安全后ꎬ应对现场进行清理ꎮ 清
⑦现场指挥部根据危险区的危害因素和泄漏 理的过程中应采取防护措施ꎬ以避免接触到有害
物质浓度扩散趋势进行动态评估ꎬ及时提出指导 物质ꎮ
意见ꎬ调整救援方案ꎬ并将现场救援情况及时报送 ⑥现场监测ꎮ 加强对现场水质、大气、土壤、
市应急指挥部ꎮ 气象信息的监测ꎬ并采取措施防止泄漏物质进一
(3)危险化学品中毒窒息事故处置要点 步对大气、附近水源、下水道造成二次污染ꎮ
①现场侦查ꎮ 在充分做好个人防护的基础 ⑦现场指挥部根据危险区的危害因素和泄漏
上ꎬ对现场被困人员情况ꎬ以及容器储量、泄漏量、 物质浓度扩散趋势进行动态评估ꎬ及时提出指导
泄漏部位、形式ꎬ设施、建(构)筑物险情及可能引 意见ꎬ调整救援方案ꎬ并将现场救援情况及时报送
发中毒窒息的各种危险源ꎬ现场及周边污染情况 市应急指挥部ꎮ
等进行初步侦查ꎮ 其它危险化学品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与
②实施警戒ꎮ 根据侦查结果研判泄漏的危险 处置ꎬ综合参照上述处置要点ꎬ及时、科学、有效地
化学品种类及性质、泄漏源的位置及气象情况ꎬ确 开展现场处置工作ꎮ
定警戒范围ꎬ将警戒范围划分为重危区、中危区、 (六)信息发布
轻危区和安全区ꎬ并设立警戒标志ꎬ在安全区外视 一般生产安全事故信息由事发地旗区人民政
情况设立隔离带ꎮ 对警戒区周边道路实施交通管 府负责发布ꎮ 较大生产安全事故或发生在特殊地
制ꎬ禁止无关人员和车辆进入现场ꎬ并立即将警戒区 点、特殊时期比较敏感的一般生产安全事故ꎬ由市
内无关人员有序疏散至安全区域ꎮ 委、市人民政府授权ꎬ市委宣传部具体负责发布ꎮ
③制定救援方案ꎮ 现场指挥部根据泄漏源的 市委宣传部、市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
周围环境(环境功能区、人口密度等)、周围区域 办公室要加强网络媒体、移动新媒体信息发布内
重大危险源的分布以及预测的事故现场泄漏扩散 容的管理和舆情分析ꎬ及时回应社会关切ꎬ引导群
趋势等情况ꎬ确定主要的控制措施(如筑堤导流、 众依法、理性表达意见ꎬ形成积极健康的社会舆论ꎮ
堵漏、倒罐转移等)ꎬ制定救援方案ꎮ 生产安全事故信息发布形式包括提供新闻通
④实施救援ꎮ 根据救援方案ꎬ抢救人员进入 稿、接受记者采访、举办新闻发布会等ꎮ 较大生产
危险区域以前必须佩戴防毒面具、自救器等防护 安全事故应急处置信息应及时通过政府门户网
用品ꎬ并检查其气密性ꎮ 以免抢救人员发生中毒 站、政务微博、政务微信公众号等快捷方式发布ꎮ
窒息事故ꎬ造成更大的人员伤亡ꎮ 组织人员撤离 依照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应由国家和自治
应根据中毒窒息原因和现场实际情况ꎬ合理有序 区行政机关授权发布的ꎬ从其规定ꎮ
地组织人员撤离ꎬ避免中毒者与救援人员产生二 未经批准ꎬ参与事故应急处置工作的各有关
次伤害ꎮ 在撤离过程中ꎬ应指导人员尽量逆风而 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对外发布事故原因、伤亡信
行ꎬ避免吸入更多有毒气体ꎮ 搜救受伤及被困人 息、责任追究等相关信息ꎬ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编
员ꎬ采取正确的救助方式ꎬ将所有遇险人员移至上 造、传播有关事故发展态势或者应急处置工作的
风或侧上风方向空气无污染地区ꎬ对救出的中毒 虚假信息ꎮ
窒息人员立即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现场急救ꎬ伤情 市委宣传部会同市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
— 1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