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加注重改革实效”“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党...
更加注重改革实效,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 ——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更加注重改革实效”“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科学谋划了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强调“全党上下要齐心协力抓好《决定》贯彻落实,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转化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力量”。 “既当改革促进派、又当改革实干家”,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之所以取得历史性伟大成就,关键就在于以钉钉子精神抓部署、抓落实、抓督查。从中央层面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到各地区各部门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倒排工期、压茬推进,再到有关部门深入督察,真刀真枪促进改革落地……全党上下把抓落实作为推进改革工作的重点,坚持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确保改革稳步有序推进,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实践充分证明,有了好的决策、好的蓝图,关键在落实。只有抓好落实,才能推动改革不断取得新成效。 学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坚决扛起抓改革的重大政治责任,增强推进改革的政治自觉。要深入学习领会全会精神,深刻领会和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题、重大原则、重大举措、根本保证,增强推进改革的思想自觉。要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对党中央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决策部署,全党必须求真务实抓落实、敢作善为抓落实,增强推进改革的行动自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要重视谋划,更要抓好落实。要发扬钉钉子精神,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察实情、出实招、求实效,坚决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切忌搞徒有其表的形象工程、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要深刻认识到,抓落实,是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群众路线的根本要求,也是衡量领导干部党性和政绩观的重要标志。要制定好实施方案,做到精准施策、适时适度,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切忌脱离实际。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要加强组织领导,激励干部开拓进取、干事创业,确保党中央改革决策部署见到实效。 共识是奋进的动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增进共识。要充分调动全党全国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人民群众不仅是浩瀚的力量之海,也是浩瀚的智慧之海。”要大兴调查研究,走好群众路线,问需、问计于民,尊重基层和群众首创精神,注重从老百姓急难愁盼中找准改革发力点和突破口,增强群众获得感、认同度。要坚持发扬民主、集思广益,增强改革决策科学性和改革落实执行力。充分调动各方面改革积极性,进一步凝聚改革共识,以实绩实效和人民群众满意度检验改革,就一定能形成推进改革的强大合力。 新的起点,新的部署,新的出发。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吹响了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辟中国式现代化广阔前景的时代号角。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高举改革开放旗帜,奋发有为,开拓进取,我们就一定能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创造新的更大奇迹。 (新华社北京7月24日电)
按照市委部署,五届市委第六轮巡察反馈工作近日全部完成...
五届市委第六轮巡察完成反馈, 按照市委部署,五届市委第六轮巡察反馈工作近日全部完成。7个巡察组分别向本轮巡察的17个被巡察党组织进行了“一对一”反馈。根据巡察工作安排,各巡察组向被巡察党组织领导班子传达了市委书记专题会议听取巡察综合情况汇报时的有关精神,并反馈了巡察情况。 反馈指出,近年来,被巡察党组织全面从严治党取得新进展,在服务高质量发展、深化国企改革、推进科技创新、增进民生福祉、统筹发展安全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反馈严肃指出了被巡察党组织存在的问题。有的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用力不足,推动重点改革任务不够有力,谋发展、促落实成效不明显;有的服务意识不强、作风不严不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上不尽心、不用力;有的管党治党压力传导不够,抓基层党建力度不大,执行“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不严格,干部队伍建设统筹谋划不够;有的落实上一轮巡察反馈问题整改有差距,安全发展理念树得不牢、落实安全生产职能责任不力、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不到位等问题依然存在。 反馈要求,被巡察党组织要深入贯彻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认真落实市委书记专题会议精神特别是李理书记讲话要求,聚焦以“三个四”工作任务为抓手全力办好“两件大事”,按照台账管理、对账销号、限期办结等要求,真刀真枪推进整改,坚决杜绝敷衍整改、表面整改。纪检监察机关、组织部门、宣传部门和巡察机关要落实整改“一条线”,强化统筹联动,加强整改日常监督和销号管理,确保把各类问题改彻底、改到位。有关职能部门要深化以巡促改以巡促建以巡促治,深入研究解决巡察发现的共性问题和深层次问题,坚持举一反三,进一步健全制度机制,促进标本兼治、堵塞监管漏洞。
在第97个八一建军节即将到来之际,7月25日上午,市委书...
李理开展“八一”走访慰问活动, 在第97个八一建军节即将到来之际,7月25日上午,市委书记、鄂尔多斯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李理来到鄂尔多斯军分区和退役军人白式如家中,看望慰问驻市部队官兵和退役军人,并代表市四大班子向他们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 在鄂尔多斯军分区,李理实地参观作战指挥室建设运行情况,深入了解官兵们日常训练、值班备勤、工作学习和生活保障等情况,对驻市部队长期以来在应急处突、抢险救灾、生态建设、乡村振兴和军民融合发展等方面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希望广大官兵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全面贯彻新时代政治建军方略,加强练兵备战、苦练打赢本领,继续发扬好拥政爱民的优良作风,不断巩固发展党政军民团结良好局面。 在退役军人白式如家,看到90岁高龄的白式如身体健康硬朗,李理非常高兴,他与老人促膝交谈,详细询问老人的身体和生活状况,认真倾听老人讲述当年从军经历和回到地方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历程,衷心祝愿老人健康长寿、幸福安康。并叮嘱随行有关部门继续加大关怀力度,多了解他们的所需所求,落实好各项拥军优属政策,切实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退役军人心坎上。 市领导甄华、刘凤云、苗程玉分别参加慰问。
2024年是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全面铺开、凸显成效的关键...
“瞄准新动能”系列报道之三 科技治沙 生态与经济双赢, 2024年是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全面铺开、凸显成效的关键一年。我市聚焦库布其沙漠综合治理,加大治沙攻坚力度,利用科技赋能治沙事业高质量发展。 近日,在达拉特旗库布其沙漠腹地,光伏板间机械作业现场演示活动正在进行,5台新型的荒漠化综合治理种植机器人同时作业,松土、落苗、压苗、覆土、注水五道工序一气呵成,栽种约30米长的一排沙柳苗,整个过程用时不到2分钟。内蒙古锦泰明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建忠说:“人工种植每人每天种植3亩左右,成本300元左右。现在一个控制系统控制5台设备,每天可种植400亩,成活率90%左右。” 目前,这款种植机器人融合螺旋地钻、无人驾驶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具备自主知识产权,实现无人化、规模化、全天候作业,种植效率和普通人工相比提高近40倍。此外,针对此次光伏板间种植场景,该企业调整种植模式,投用集群化作业指挥车、半自动种植车等一系列沙漠治理设备。“为了避免破坏光伏电站下面的电缆,我们对设备进行升级改造,调整种植深度,过去种植沙柳深度为80公分,现在种带根作物是30至40公分,成活率有效提高。”高建忠说。 另一边,20台飞播无人机正在同步作业。此次飞播作业采用杨柴和花棒丸衣化种子,出苗率提高近15%,种子用量节省近一半,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鄂尔多斯凯图科技有限公司作业部部长郭靖说:“飞播无人机相比于传统人工作业,工作效率提高近100倍;相比于传统机械作业,工作效率提高近10倍,每亩节省成本15元左右。” 多年来,我市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举全市之力防沙治沙、修复生态,通过科技与植树护林相结合的方式,推动以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新模式为支撑的荒漠化综合防治高质量发展,为打好打赢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全力推进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建设提供智能化、高效化的治理方案。“我们尝试用多种高科技方式进行防沙治沙工作,在各个标志性工程区取得了实际成效,我们将进一步探索在光伏板间,开展无人机飞播和植树机器人的试验示范。待达到预期效果后,将进一步在全市光伏区内推广应用。”鄂尔多斯市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尚华说。
今年以来,我市多措并举开展系列促消费活动,成效显著,...
今年上半年 我市消费市场乘“热”而上 迸发活力, 今年以来,我市多措并举开展系列促消费活动,成效显著,全市消费稳中向好,新消费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2024年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8.8亿元,同比增长6.1%,总量位居全区第三,增速位居全区第一。 大宗商品流通市场稳定,居民生活供给保障有力。汽车消费仍是全市消费市场主力军。上半年,限额以上汽车零售额58.2亿元,同比增长30.9%,占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43.8%,较去年同期上升18.2个百分点,拉动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速11.4个百分点。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类销售额同比增长5.3%,拉动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0.5个百分点。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同比增长18.5%,拉动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0个百分点。 网络消费带动作用增强,品质商品消费需求旺盛。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网络消费持续活跃,已经成为拉动内需的新动能。上半年,限额以上消费品市场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50.3%,拉动限额以上零售额增长7.1个百分点,占限额以上零售额比重10.7%,占比较去年同期提升2.4个百分点。升级类消费需求持续释放,上半年,限额以上体育娱乐用品类、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均保持快速增长,增速分别达91.8%、353.7%,合计拉动限额以上零售额增长1.1个百分点。 新增企业拉动强劲,商贸新动能不断壮大。新增企业对消费市场拉动作用较为强劲,截至6月,全市限额以上在库贸易单位772家,月度新纳入限额以上统计库的单位(法人、个体户)共计7家,拉动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0.5个百分点。
近日,鄂尔多斯市交通运输局和绿动煤炭运销有限责任公司...
自治区唯一入选 我市一项目入选全国专项试点名单, 近日,鄂尔多斯市交通运输局和绿动煤炭运销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实施的鄂尔多斯市新能源数字陆港智慧物流试点项目成功入选第一批绿色低碳交通强国建设专项试点名单,是自治区唯一入选的试点项目。 该项目以布局数字化陆港为牵引,推行“新能源+数字陆港+散改集”物流运营模式,通过“四点三段”集中高效调配的运输方式,逐步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扩大新能源运输装备应用场景,加快构建内外联通安全高效物流网络,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延伸增值,实现物流枢纽效应最大化,构建减排降碳、节能增效的“风光氢储车”一体化产业集群。 截至2023年底,该项目已完成投资8.5亿元,运营充电、换电、氢燃料电池等汽车762辆,配套建成充换电站18处,建设东胜万利、包头河西数字陆港2处,获取光伏指标16.32兆瓦,累计发运500万吨,总耗电量达2000万千瓦时,充换电超10万次,开展绿色运输路线20余条。 下一步,鄂尔多斯市交通运输局将按照“构建区域性绿色高效物流体系、推动配套分布式光伏和分散式风电项目落地、搭建全市统一的综合物流运营管理平台”的总体思路,深入推进鄂尔多斯市新能源数字陆港智慧物流试点项目实施工作,为绿色低碳交通强国建设贡献鄂尔多斯力量。
在鄂尔多斯蒙苏经济开发区零碳产业园的远景动力电池工厂...
“瞄准新动能”系列报道之二 在新能源赛道上逐“绿”前行, 在鄂尔多斯蒙苏经济开发区零碳产业园的远景动力电池工厂,绿色草坪上架着的一片片光伏板,及远处的6台大型风力发电机,解决了10.5吉瓦时动力及储能电池项目的用电需求。作为最早落户零碳产业园的“链主”企业,远景10.5吉瓦时动力及储能电池项目已全面投产,每日可生产电芯3万颗,远景动力二期20吉瓦时智能电池项目也已签约落地。 蒙新集团鄂尔多斯战略产供销基地高级解决方案总监王银鑫告诉记者:“我们现在已经建成了3万千瓦的风电和1万千瓦的屋顶光伏,这4万千瓦的新能源通过专线直供给动力工厂,已经实现了40%的绿电替代。预计到2025年,整个零碳产业园可以实现3000亿元的绿色新工业产值,实现1亿吨的二氧化碳减排。” 在新能源发电项目向风光资源富集地区转移、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向绿电富集地区转移的大背景下,我市不断夯实基础设施建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一大批新能源产业正在焕新升级。与此同时,我市聚焦光伏开发与沙漠综合治理有机融合,制定了《鄂尔多斯市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实施方案》,编制出台了《鄂尔多斯市“三北”工程六期(2021—2030年)建设方案》。在全区率先打响黄河“几字弯”攻坚战,攻坚战以来,全市完成沙化土地治理500多万亩,2024年完成沙化土地治理398万亩,超额完成目标任务,防沙治沙取得了显著成效。 “鄂尔多斯在库布其沙漠规划了一条‘光伏长城’,这条‘光伏长城’长约400公里、平均宽约5公里,通过将新能源与防沙治沙相结合,产生‘1+1>2’的效果。目前已经建成新能源项目542万千瓦,实现光伏治沙20万亩。我们现在已经批复的新能源指标是3097万千瓦,建成后可以实现光伏治沙200万亩。”市林业和草原局改革发展和科技科科长徐欣说。 从传统产业转型到新能源产业强势崛起,我市拿出打主力的担当、打先锋的气势,打开荒漠化防治与新能源融合发展的新路径。依托良好的产业基础和丰富的应用场景,加快构筑“风光氢储车”产业集群,以防沙治沙为主攻方向,以风电光伏为创新举措,2024年计划实施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新能源项目22个,已开复工12个,开复工率54.5%。到2025年,将建成新能源装机5000万千瓦以上、占电力总装机比重超过50%。预计到2030年,建成新能源总装机1.5亿千瓦,光伏治沙370万亩,带动生态治理1200万亩。 向“新”而行,“能”动未来。借助国家重要能源基地和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的“东风”,在新能源“绿色赛道”上,我市必会把蓝图变成现实,把愿景变成实景。
按照序时进度安排,《鄂尔多斯市打造全国一流营商环境实...
我市打造全国一流营商环境300条任务 2024年上半年任务圆满完成, 按照序时进度安排,《鄂尔多斯市打造全国一流营商环境实施方案》300条任务中,2024年市直部门和各旗区须同标准、同要求,一体推进完成任务77条。 从市直部门完成情况来看,截至6月底,2024年77条任务中,审核通过55条,完成年度任务的55.84%。其中,上半年需完成的27条任务,已圆满完成。从旗区完成情况来看,截至6月底,2024年旗区693条任务中(每个旗区77条)审核通过383条,完成年度任务的55.27%。其中,东胜区完成53条,为任务完成数量最多的旗区。
担起暖城之责,激发暖城之能,砥砺暖城之为。作为全区经...
一粒沙的蝶变:“联”出幸福好光景 ——“中国式现代化鄂尔多斯实践”现场观察记, 担起暖城之责,激发暖城之能,砥砺暖城之为。作为全区经济发展的“顶梁柱”和“排头兵”,鄂尔多斯时刻牢记领袖殷殷嘱托,进一步深化新时代新征程鄂尔多斯现代化建设的具体部署,全市上下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牵引,闯新路、进前列,全面落实“三个四”工作任务,努力把自治区“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两件大事办得更好。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关键时期,鄂尔多斯市融媒体中心特别策划“中国式现代化鄂尔多斯实践”系列全媒体报道,在报纸、电视、新媒体各平台同步推送,深度展现鄂尔多斯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的生动实践和经验成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激发更强动力、凝聚更广人心、谱写更美答卷。 夏日的鄂托克前旗二道川村,恬静地“安卧”在毛乌素沙地南端。整齐的草方格在高低起伏的沙丘上铺展延伸,随处可见的梭梭和柠条早已将一粒粒沙紧紧抱住,绿意喷薄而出。 这里是毛乌素沙地上风口阻隔带蒙陕宁联防联治典型示范区二道川作业区,沙丘最高处矗立着两块绿色展板,展板上“联防联治”四个大字赫然在目,力重千钧。 2023年6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巴彦淖尔市主持召开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强化区域联防联治,打破行政区域界限,实行沙漠边缘和腹地、上风口和下风口、沙源区和路径区统筹谋划,构建点线面结合的生态防护网络。” 毛乌素沙地横跨内蒙古鄂尔多斯、陕西榆林、宁夏吴忠、宁夏石嘴山、甘肃庆阳4省区5个地级市。2023年10月17日至18日,毛乌素沙地联防联治协调推进会在鄂尔多斯召开,上述五地市签署合作协议,建立跨行政区域荒漠化治理新机制,协同构建毛乌素沙地跨区域联防联治新格局。 二道川村毗邻陕西省定边县、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沙海连绵、鸡犬相闻,二道川村村委会到两地的边界不过10公里路程。 这里的村民是联防联治的实践者,也是沙漠治理的受益者。 “走,我开车带你们去转转,看看我们的沙区好光景。”说话的正是二道川村民纪永城,只见他身着短袖,脚上一双拖鞋显得松弛感十足。 20多万元的沙漠越野车,“跃驰”在沙丘间,释放着“速度与激情”,纪永城的回忆像镜头一样扑面而来…… 36年前,他投靠亲友来到了二道川村,那时候村里全是沙子,草呀树呀,那都是稀罕物。一场沙尘暴刮过,院子里的羊都能被沙子埋起来。 “没有路,到旗里一趟要走整整一天,根本不敢想有一天能自己买上越野车,那时候就是想着多种树,让日子好过点。”纪永城说。 他先后绿化了800多亩沙地,郁郁葱葱的树与草如绿色卫士一般,为他守护着2000多亩草场、100多亩耕地。 “哧”的一声,车子猛然停在一处院子中,房前屋后皆是绿意。 “来客了,今天就杀只羊让大家尝尝吧。”纪永城大步走进院子和院子的主人调侃道。 “那肯定没问题,啥时候想吃都行。”村民米保军笑着回应。 米保军的家就位于二道川村与宁夏盐池县花马池镇沙边子村的交界处。 漫步在两省“握手”的地方,依然是一片绿连着一片绿,“界”的具象似乎并不存在。细细探寻,才见灰白色的界碑隐掩在草丛中。 从一个20平方米的小土屋到如今崭新的大砖房;从地无一垄到现在“坐拥”100多亩水浇地、400多只羊、2000多亩草场……米保军一家人的日子越过越好,年收入能达到三四十万元。 “我们达成了共识,只有两个村子的人联合起来,不管谁的地界,才能真正把沙子固定住。”米保军说。 那些年,每到春秋两季,两个村的人都行动起来,扛着树苗进沙漠,我给你拿一个馍,你帮我带壶水,硬是让草和树在两村之间安了家、扎了根。 经过30多年的“联手作战”,两村村民收入、生物多样性和植被覆盖率都在持续提高;极端沙尘天气、水土流失面积和“三化”草原比例均有下降。 “去年协议签订以来,我们双方努力打造‘行政区域有界线,防沙治沙无边界’的联防联治新格局,努力推进省际林草带断档盲点的治理,携手共同推进沙化土地治理。”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林草中心主任孙果说。 “就在今年6月份,我们借助联防联治新机制,终于将二道川村与宁夏盐池县交界处的最后一块流动沙丘罩住了。”鄂托克前旗林草局副局长李锦贤说。 寥寥数语,两人一致表达了联防联治的核心逻辑。 绿,一进再进;沙,一退再退。 透过不断“蔓延”的绿色,可以看得见,随着联防联治措施的落实,毛乌素沙地治理“一盘棋”防治正走向规范化。今年鄂托克前旗新开工的治沙重点项目全部向边界和上下风口靠拢,全旗参与联防联治的农牧民近1.2万人次。按计划,到2030年基本建成毛乌素跨界锁边林草防护体系,带动区域内农牧民实现生态、生产、生活“三赢”。 采访结束,纪永城的沙漠越野车“丝滑”地穿过一个个沙丘,车内音响播放着歌曲《像风一样自由》。车窗外粗壮的沙柳正值青春,纤纤的小草生生不息。天边层云交叠,一场“及时雨”来了……
防沙治沙不是一时一地的事,联防联治,“破”的不仅是行...
用好“联防联治”的方法论, 防沙治沙不是一时一地的事,联防联治,“破”的不仅是行政边界,还有思维方式;“联”的不仅是地域力量,还是发展模式。 打好“三北”工程三大标志性战役,联防联治势在必行,也大有可为。一方面邻近省市区域要深化区域联动、齐抓共管的联防联治机制,共同推进交界区域生态治理,形成协同防沙、治沙、管沙、用沙新局面。另一方面要跨区域整合沙产业发展要素资源,让更多的人力、财力、物力、科技“横向流动”,推动沙产业高新技术应用和高科技产品产业化,共享科技治沙的成果,带动农牧民抱团致富,将生态效益转变为致富效能。 在鄂尔多斯,经过多年探索,联合治沙与抱团致富紧密相连,生态财富与经济财富相融相促,已经蹚出了一条“绿富同兴”的联合治沙新路子,可复制可推广。 孤举者难行,众行者易趋。鄂尔多斯市作为毛乌素沙地治理的“核心区”,率先行动起了个好头,但还需保持滚石上山的劲头,把联防联治这一方法论用好用活,推动治沙致富大格局从“路线图”变为“实景图”,同心同向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