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制定背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的实施意见》(内政办发〔2019〕32号)和《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运动健康服务管理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鄂府办发〔2018〕101号)等精神,以提高全市群众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为努力方向,以共建共享、全民健康为发展目标,大力推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全民健身与健康活动,发挥体育在健康促进、疾病预防和康复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加快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和全民健康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实现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转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为健康鄂尔多斯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二、主要建设目标
到2030年,全市基本形成全地域覆盖、全周期服务、全社会参与、全人群共享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和全民健康服务保障体系,全民健身在“大健康”中的作用更加突出,实现大众健康管理服务从单纯依靠医疗卫生“被动、后端的健康干预”到体育健身“主动、前端的健康干预”的发展。
(一)全民健身组织更加健全。积极支持体育社会组织依法登记,形成遍布城乡、规范有序、富有活力的体育社会组织网络。苏木乡镇以上地区体育总会覆盖率达到100%。旗区级以上地区单项体育协会达到15个以上,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覆盖率达到100%,老年人体育协会覆盖率达到100%。全民健身活动组织站点人数比例达到1‰。
(二)体育锻炼人数显著增加。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到45%以上,每周参加1次及以上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到55%以上。学生在校期间每天至少参加1小时体育锻炼活动。
(三)体育场地设施均衡发展。建成旗区、苏木乡镇、嘎查村三级公共体育设施网络,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3.5平方米以上。旗区全民健身活动中心、苏木乡镇多功能健身馆、嘎查村全民健身活动站、社区健身中心实现全覆盖。社区形成“10分钟健身圈”。城市慢跑步行道绿道人均长度持续提升。
(四)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市、旗区每年举办1次不少于5个项目的本行政区域全民健身运动会,每年开展的全民健身赛事不少于12次,实现公众就近就便参与健身活动。
(五)指导服务能力大幅提升。打造5个全民健身健康人才培养基地,体医结合等类型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达到10000人。每个苏木乡镇拥有1—2名文体管理员,每个嘎查村(社区)拥有1名专兼职文体管理员。建立国民体质监测站与各级医疗机构之间的业务协作机制,建设各级体医结合健康服务中心(站)。
(六)城乡居民体质普遍增强。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三级(合格)以上城乡人数比例达到92%以上。城乡慢性病发生率明显下降,医疗支出费用明显降低。全民健身在健康促进中的作用更加突出,成为健康干预的重要手段。
(七)各类人群身体素质明显改善。通过综合施策、持续干预、融合推进,在校学生“小眼镜”“小胖墩”逐渐减少,普遍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基本要求。青少年体质明显增强。职业群体“亚健康”“慢性病”状况明显改善,工作效率明显提高。老年人和残疾人生命品质和自理能力显著增强。
三、重点建设工作
(一)开展“体医结合”试点工作
1.建设市运动健康管理中心。2.组建市运动健康管理领域专家组。3.深入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工作。
(二)建立便捷的小型健身中心
(三)培养“体医结合”专业人才
(四)建立运动健康服务管理平台
(五)加强健身健康活动融合
(六)加强健身健康产业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