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历史长河短短一瞬。五年,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五年,砥砺前行真抓实干。五年,风雨兼程春华秋实。“十三五”以来,全市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坚定践行新发展理念,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真抓实干、攻坚克难,鄂尔多斯市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鄂尔多斯市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方位。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鄂尔多斯市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以重大项目引领创新驱动发展和高质量发展,奋勇开拓、锐意进取,投资方向精准聚焦产业升级、结构优化、弥补短板,固定资产投资持续优化,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十三五”期间,历经转型“阵痛”,鄂尔多斯市固定资产投资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转方式、调结构成为新常态下投资的着力点,短板领域和转型升级类投资增长发力,持续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
开拓进取谋新业,产业结构出现“新格局”
“十三五”期间,鄂尔多斯市在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取得了明显成效,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三次产业比重由“十三五”初期的4.8:64.2:31优化为2020年的2.1:60.9:37。服务业转型升级成效显著,服务业投资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2020年,第三产业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比2016年提高了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年均增长高于全部投资增速5.2个百分点,产业投资结构呈现出不断优化的良好态势。加强对服务业各类行业进行分类施策,重点发展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房地产业等3个占服务业投资比重较大的行业,着力提升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等短板项目,带动促进鄂尔多斯市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凝心聚力兴文化,社会领域实现“新突破”
面对社会领域需求倒逼扩大有效供给的新形势,深化社会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激发医疗、养老、教育、文化、体育等社会领域投资活力,对于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挖掘社会领域投资潜力、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十三五”以来,鄂尔多斯市社会事业领域投资年均增速达到13.3%。分行业来看,一是教育投资蓬勃发展。五年来,建成投产幼儿园、小学、中学、特训学校等各类教育场所大大小小共计200余个,教育投资年均增长24.8%,全市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领域投资均得到进一步加强。二是卫生和社会工作投资拓宽领域。全市卫生和社会工作投资年均增长比全部投资增速高3.2个百分点。其中,除了县区医院新建搬迁,还新增多个乡镇卫生院,乡苏木及农牧区疾病控制、妇幼保健、卫生监督、药品供应等能力水平明显提升。还有阿吉泰健康养生馆等特色医疗修养服务机构兴起,给全市医疗体系多元发展迈出创造性的步伐。三是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欣欣向荣。不仅有旗区新建博物馆图书馆、文体活动中心等满足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需求的项目,还建成投产蒙古源流文化艺术展示中心、元上都等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标志性建筑,全市文娱行业投资向好,加快和谐社会构建。
求实务新强工业,技改投资成为“新引擎”
“十三五”以来,鄂尔多斯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工业经济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优。十八大以来,全市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动能转换,增速换档,全市工业总量始终稳居内蒙古自治区首位,对全区工业的增长贡献率超过四分之一,成为推动鄂尔多斯市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力量。作为资源型城市,鄂尔多斯市工业投资占全市投资比重的近2/3,全市投资增速走向也和工业投资增速基本保持着平行趋势,工业投资的方向也体现着产业调整方向。一方面,传统产业持续加大技术改造投入,制造业和煤炭行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产业转型升级明显加快。2020年,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51.6%,增速位居全区第一名,高于全区平均水平65.7个百分点,远远高于其他盟市的增速。其中,2019、2020年技改高峰时期,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接近20%。在新建发电机组、光伏发电等项目带动下,电力投资比重连年提高,比2016年提高了9.6个百分点。
众志成城注新资,民间投资获得“新升级”
改革开放以来,鄂尔多斯民营经济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2020年出台《鄂尔多斯市民营经济产业发展引导基金管理办法(试行)》,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十三五”时期,全市民间投资总量占全部投资的比重由2016年的39.5%,提高到2020年的44.9%。从国民经济行业分布看,民间投资主要集中在制造业、房地产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中。归功于房地产开发投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行业,第三产业投资比重明显提高,提高了8.5个百分点。“十三五”时期,全市各部门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情况,采取多种有力措施提振民营经济,民间投资结构不断优化,已成为促进经济发展、改善投资结构、繁荣城乡市场、改善民生的一支重要力量,广大民资对于投资前景充满期待。
锐意创新展宏图,区域发展取得“新成效”
“十三五”时期,鄂尔多斯市区域协调发展呈现新格局,投资持续向县域领域转移,区域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取得实效。鄂尔多斯市中心城区(东胜区、康巴什区)加快推动产业现代化,在电子、装备、新基建等技术含量较高的行业实现领先发展。2020年中心城区投资占全市投资比重为12.1%。其中,鄂尔多斯康镇、鄂尔多斯动物园、海洋馆等一批文旅休闲项目相继建成惠及民生。县域投资年均增长点高于全市投资1.2个百分点,占全市投资的87.9%,较2016年提高6个百分点,整体实力显著增强,是“十三五”时期全市投资稳增长的主力军。其中,不乏有电子器件制造、通信设备制造、电子和电工机械专用设备等高技术制造业项目,也有城川红色教育基地、鄂托克旗桃力民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等一批红色文化旅游项目建成,推动革命老区振兴发展。
奋楫扬帆振经济,基础设施迎来“新推动”
多年来,鄂尔多斯市在拓展基础设施建设空间上下功夫,为更好发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加快完善安全高效、智能绿色、互联互通的现代基础设施网络。交通网络进一步完善,保障百姓出行。“十三五”时期,鄂尔多斯市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投资年均增长2.6%,2020年交通投资占基础设施投资的比重27.4%,比2016年提高了7个百分点。建成通车东胜至鄂尔多斯机场铁路、沿河铁路、呼准鄂铁路,使鄂尔多斯市运输能力和服务质量大幅提升。同时,建成多条煤矿铁路专用线,扩展了能源运输大通道,改变煤炭大量依靠公路外运的局面。投资建成近10条省道和国道,为拉动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有效的交通运输保障。绿色、清洁能源项目增多,保障可持续发展。鄂尔多斯市以煤矸石综合利用、天然气、太阳能光伏发电为重点,五年间开工建设30余个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供应业的10亿以上大项目,大力发展绿色低碳能源,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及供应业年均增长3.3%。
千帆竞渡,勇进者胜。“十三五”,鄂尔多斯收获良多,实现了投资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民营经济持续改善、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百年建设铸就今日辉煌,鄂尔多斯市投资建设发展的历史和实践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中国共产党必将带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迈向"十四五",鄂尔多斯信心满满。接力奋斗、锐意进取,汇聚起建设美丽富饶、幸福的现代化鄂尔多斯磅礴力量,奋力谱写鄂尔多斯市高质量发展的新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