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儿童的发展对于全面提高人口素质、建设人力资源强市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市全面提高儿童健康水平、受教育水平和福利水平,保护儿童权益,优化儿童成长环境,推动公共政策、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向儿童倾斜,进一步促进全市儿童健康成长,推动儿童事业与经济社会同步、协调发展。为准确反映我市《儿童发展纲要》的实施情况,客观评估我市儿童发展总体概况,既为纲要的进一步实施提供客观的评价材料,也为今后更好地开展各项儿童工作奠定坚实基础。现以各成员单位统计监测数据为依据,以纲要为对照目标,对我市《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的终期实施情况监测如下:
一、儿童发展的外部环境
(一)经济实现平稳增长,社会事业投入不断加强。
2020年以来,鄂尔多斯市经济社会投入平稳增长。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962881万元,比2010年增加466354万元,同比增长93.9%。医疗卫生经费433507万元,比2010年增加268868万元,同比增长163.3%;其中妇幼保健经费9590万元,比2010年增加5371万元,同比增长127.3%。
二、各个领域目标实施情况
(一)儿童与健康领域
我市相关部门对儿童保健非常重视,为降低儿童死亡率,不断完善医疗硬件设施,提高医务人员业务水平。全市婴儿死亡率由2010年的7.1‰降至2020年的4.3‰,下降2.8个千分点;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由2010年的7.7‰降至2020年的5.0‰,下降2.7个千分点。儿童预防接种工作持续健康发展,卡介疫苗、乙肝疫苗接种率已经超出目标值,均接近或达到100%,有效保证了儿童死亡率的逐年下降。
(二)儿童与教育领域
随着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教育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鄂尔多斯市幼儿教育事业得到了良好发展。2020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962881万元,比2010年增加466354万元,同比增长93.9%。全市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为98.0%,比2010年提高10.0个百分点。农村公办幼儿园数分别为150个,比2010年增加137个。
(三)儿童与福利领域
我市坚持以人为本,积极保护处于困境中的儿童,解决他们最为关心的安居、就学、就医等问题,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儿童的根本利益。2020年,残疾儿童接受康复训练和服务人数、残疾儿童康复救助人数分别为400人和350人,比2010分别增加332人和318人。2020年,全市成立儿童福利机构1个,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1个,开展残疾儿童康复的残疾人康复服务机构10个。
(四)儿童与环境和法律保护领域
随着鄂尔多斯市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儿童的服务设施也在不断完善。2020年,全市建成家长学校或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点的城市社区数、全市建成家长学校或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点的行政村数和儿童中心(或儿童之家)个数分别为220个和589个和156个,比2010年分别增加143个、425个和104个。此外,鄂尔多斯市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标本兼治”的方针和打击与保护并重的原则,把侵犯与拐卖儿童等违法犯罪活动,作为“严打”惩治的重点,有效地遏制了暴力侵害儿童和拐卖儿童犯罪的势头,维护了儿童的合法权益。现有少年法庭4个,得到法律机构援助的未成年人数共计41人,未成年人犯罪人数占同期犯罪人数的比例降至0.7%。
三、纲要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婴儿几项指标需有效控制
从数据看,一是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低出生体重发生率。2020年这两项指标比2019年分别提高了0.7、0.06个千分点。二是乙脑疫苗接率、百白破疫苗接种率、含麻疹成分疫苗接种率、甲肝疫苗接种率,2020年分别比2019年下降31.9、14.4、12.1、8.4百分点,下降主要原因是疫情期间,疫苗生产和运输受影响,及接种人数比往年有所减少。
(二)经济社会的发展给儿童事业带来新课题
经济的快速增长、社会事业的稳步推进为儿童事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但同时也产生了新的问题,单亲、无亲家庭增多的问题突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思想和生活方式也在不断转变,出现离婚率上升,单亲、无亲学生数量逐年增加,并已形成较大的群体。这些单亲、无亲学生失去父母应有的监护与关爱,容易遭受生活上、心理上的压力,儿童的思维方式和道德观念也会随之改变,容易偏离社会正常轨道,给他们身心健康发展和学业造成很大的影响。
(三)儿童成长面临新挑战
当前,网络已成为青少年学习知识、获取信息、交流思想、开发潜能、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但互联网上色情、暴力内容的大肆传播对青少年生理、心理等造成的不良影响令人堪忧。另外,由于城市生活节奏加快,父母陪伴和关心孩子的时间减少,单亲家庭的增加和隔代扶养等现象引发的儿童心理障碍、心理疾病,应引起重视。
四、儿童事业持续发展的建议
(一)继续执行有效措施,降低婴儿出生及儿童缺陷、死亡发生率
建立政府主导、专家支撑、部门协作、群众参与的长效工作机制,积极开展出生缺陷干预工作,降低出生缺陷和死亡发生率。进一步加强儿童疾病预防控制工作,重点做好高危儿和营养性疾病的筛查与管理,重视高危新生儿访视、疾病防治和保健资料统计及各类报表上报工作,做好母乳喂养、婴幼儿家长科学喂养知识、婴幼儿疾病综合防治和儿童安全知识宣传,做好高危儿童社区健康教育工作。
(二)进一步提高儿童教育水平
要继续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方针,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大教育投入,改革教学方式,推进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儿童个性的发展;要通过引进人才、学习进修等多种途径,提高教师学历层次;要加强岗位培训、知识更新,不断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要重视加强家庭教育的管理和研究,促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一体化,确保儿童受教育水平不断提高;要进一步重视适龄流动儿童和困难家庭儿童的入学问题,使他们享有平等的教育权利。
(三)构筑学校、家长、社会三结合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网络
一是应加强学校与家长的沟通。学校老师与学生家长应定期对学生情况进行沟通,特别要加强关心帮教“不良学生”。二是学校应当加强与学校所在地的公安部门和社区的沟通与联系,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让在校青少年有安全感,并防止青少年犯罪的发生。三是学校应加强与相关执法部门沟通,加大法制宣传力度,不定期邀请相关执法部门就案说法,提升法制宣传的效果。
(四)优化儿童成长环境,促进儿童情操教育
加大生态文明宣传力度,深化生态城区创建,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儿童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自然环境。落实校园安全防范工作长效管理,净化校园周边环境,营造学校周边宁静、祥和、文明的社会环境。增加儿童校外教育、文化、科技、体育、娱乐等设施建设,拓展社区对儿童校外服务、管理和教育功能,强化各类儿童活动场所管理,提高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