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官方微信

首页>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建议提案办理公开
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关于市政协 五届三次会议第0222号提案的答复函
发布时间:2024-08-02 16:31:00       作者:       来源:      【  保存
  
  打印       
分享到:
       

张宝卫委员

  的《关于在双碳目标下推进我市经济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的提案》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国家、自治区关于碳达峰碳中和决策部署,以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为抓手,全面推动各行业各领域绿色低碳发展。 

  一、积极推动能源结构绿色转型 

  双碳目标倒逼结构调整,推动能源结构逐步由化石能源为主向非化石能源为主转变能源格局逐步由高碳化向低碳化转变,引领其产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加快推进新能源大规模高比例开发建设,全市获批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规模7186.6万千瓦,获批新能源规模位居全国地级市首位,其中国家新能源大基地项目和市场化消纳新能源项目分别获批5130万千瓦、1126.95万千瓦。全市建成和在建新能源规模4020万千瓦,预计2025年新能源装机规模将突破5000万千瓦全市电力总装机一半以上2030实现新能源装机规模1亿千瓦。我市加快构筑电力外送新格局,依托既有2条特高压电力通道(蒙西天津南、上海庙山东)增配新能源,正在建设2条以鄂尔多斯为起点的电力外送通道(蒙西京津冀、蒙西上海),对库布齐沙漠基地送电江苏工程电力外送通道配套电源布局进行规划。 

  二、加快构建风光氢储车产业集群 

  紧跟新能源发展趋势,加快构建集能源生产、装备制造、应用示范于一体的风光氢储车全链条产业集群,积极布局抢占高质量发展制高点。光伏产业方面。全球光伏产业前五企业中,隆基绿能、天合光能、晶澳科技已落户我市。率先在全区建成工业硅多晶硅单晶拉棒切片电池片组件全链条产业集群,建成全球最大单晶单体太阳能工厂和北方最大太阳能光伏背板项目,光伏组件落地产能占全区42%落地企业数量占全区50%,落地企业及落地产能均排全区第一。在建拟建多晶硅23万吨、金属硅16万吨、工业硅35.5万吨、电池片110GW、光伏组件59.5GW储能产业方面。我市已建成远景储能电池10.5GWh,在建拟建正极材料40万吨、负极材料53万吨、电解液30万吨。风电产业方面。现已建成风机整机2GW,在建拟建风机整机9GW氢能产业方面。依托自身及周边地区新能源电力条件和氢能应用场景,重点引进风光等可再生能源大规模电解水制氢、工业副产氢提取、氢气储运、加氢站建设运营等领域龙头企业,先后引进上汽红岩、美锦国鸿、鄂尔多斯悦驰、捷氢科技等氢燃料电池车辆生产制造头部企业落户。目前,在建拟建项目包括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5000套、氢燃料电池电堆24000套。新能源汽车产业方面。引进铁辰、上汽红岩、徐工集团、赢丰汽车等家企业打造新能源重卡汽车产业链,引进项目涉及矿用车总装、无人驾驶技术研发、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制造、国家级矿用车检测测试中心等多个领域,逐步对燃油矿卡进行电动化、氢燃料替代。 

  三、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 

  坚持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绿色低碳发展,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一是加快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设立鄂尔多斯市可持续发展促进中心,围绕荒漠化防治提质增效、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利用、现代能源经济高质量发展提速、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人才和科技创新驱动发展开展五大行动,实施重大工程24项、重点项目9项,累计完成投资1126.36亿元,到2025年预计完成投资2050亿元。二是加强绿色低碳创新平台建设。建立科技兴蒙行动“4+8+N”合作机制,持续推进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等深度合作,成立全区首家以双碳为研究重点的研究院鄂尔多斯碳中和研究院,启动运行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内蒙古研究院、北京大学鄂尔多斯能源研究院、鄂尔多斯实验室、内蒙古工业大学新能源学院等8家重大创新平台。鄂尔多斯实验室获批内蒙古实验室,正以绿色能源颗粒技术与制造为方向申建全国重点实验室,建成矿鸿工业互联创新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重点实验室、伊泰煤基新材料研究院、内蒙古山羊绒材料与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等重大创新机构。三是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育力度。积极引进高端人才和创新资源,为我市绿色低碳等领域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引进金之钧、李根生、武强3位院士,聘请21位院士级科技顾问,围绕能耗双控、新型储能、分布式能源、矿山生态修复、地下清洁能源资源、节能减碳、二氧化碳捕集封存利用、能源大数据等研究方向,吸引31个高层次创新团队到我市干事创业。依托10家院士专家工作站常态化引育创新人才,为我市绿色低碳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四是加快先进低碳技术攻关和推广应用。钠离子混合型电容储能技术3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启动实施,争取中央财政资金6000万元。4揭榜挂帅项目入选2024年自治区防沙治沙科技创新重大示范工程拟立项目名单,争取自治区财政经费4600万元。设立鄂尔多斯市黄河几字弯攻坚战重大科技攻关项目4项,支持资金2000万元。发布2024年鄂尔多斯市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聚焦绿色低碳技术研究与示范、节能技术与装备、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领域,开展替碳、固碳、化碳、零碳技术攻关。依托碳中和研究院与各高校院所合作,启动17项关键技术攻关和成熟技术中试,为实现双碳技术创新提供解决方案和路径。 

  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坚持把打造最优营商环境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开启优化营商环境5.0版,迭代发布《鄂尔多斯市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助力六个工程”2024年提升行动方案》(鄂府办发〔202421,推出五大专项提升行动、23个重点提升领域、100条具体工作举措。一是开展找差距补短板专项提升行动,包含优化完善机制、优化升级制度、优化提升平台等3个重点提升领域共17条具体举措二是开展对标世行标准专项提升行动,包含市场准入、获取经营场所、劳动就业、金融服务、国际贸易、纳税、解决商业纠纷、促进市场竞争、办理破产等10个重点提升领域共35条具体举措三是开展暖城暖企专项提升行动,包含政务服务、诚信建设、市场监管、政企沟通等4个重点提升领域共23条具体举措四是开展创新提质专项提升行动,包含创新创业、宜居环境等2个重点提升领域共13条具体举措五是开展产业发展保障专项提升行动,包含安全生产保障、金融环境保障、要素环境保障、服务环境保障等4个重点提升领域共12条具体举措。 

  五、深入推进绿色智能煤矿建设 

  在全国首创煤炭工业三化融合发展,对煤矿实行分级分类管理,构建安全生产标准化、煤矿生产智能化、矿区生态绿色化现代化煤矿建设标准体系,制定出台《鄂尔多斯市三化融合推进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鄂府发〔20237和《露天煤矿智能化建设与管理规范》地方标准。目前,全市167座煤矿纳入标准化管理,二级以上标准化煤矿占正常生产煤矿比例超过80%累计建成煤矿智能化采掘工作面426处,露天煤矿应用无人驾驶车辆达到140台,智能化产能占生产煤矿总产能的80%121座煤矿建成绿色矿山,煤矿植被覆盖度达到80%。实施科技创新示范应用行动,打造矿鸿工业互联等创新实验室,乌兰木伦矿井开展5G+工业互联网架构体系的应用试验,麻地梁煤矿9座煤矿建成国家智能化示范煤矿。推进建设智慧能源服务体系建设数字煤炭产销服务平台,以煤炭产运销服务为重点,优化升级现有数字煤炭产销服务平台,推动煤炭生产企业建设使用预约排队、无人值守、视频智能分析等系统设备,实现煤炭产销环节智能化、无人化管理。加快推进实现六票合一,为煤炭相关企业提供全流程、全链条、全周期、可溯源数字化闭环综合服务。 

    

    

  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         

  202482          

  (联系人:王东升;联系电话:0477-8589765 

转摘声明:转摘请注明出处并做回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