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建提复字〔2023〕193号
吴家蓉委员:
您的《关于进一步优化我市营商环境的提案》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2023年以来,我市聚焦打造“暖城·五心”营商环境品牌,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重要论述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各项决策部署和具体要求,牢固树立“抓营商环境就是抓发展、抓发展必须抓营商环境”的理念,以落实“打造全国一流营商环境”为抓手,强化责任落实,推动政策落地,补齐工作短板,持续优化提升全市营商环境工作成效,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对标先进典型,拓展工作格局
聚焦打造全国一流营商环境任务目标,对标上海、厦门等先进典型城市,找准短板弱项的核心问题,压实“关键少数”责任,充分发挥“头雁效应”,组织动员全市各级干部解放思想,拓宽思路,以更大力度推进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建设。一是压实工作责任,扣紧责任链条,通过任务清单化、清单责任化,持续加大工作力度,推动旗区、部门充分做到“主要领导亲自过问、分管领导亲自上手、责任部门扎实推动、工作人员全力落实”,高质量推动营商环境各项任务措施落地见效。2023年上半年,率先在全区高质量推动自治区优化营商环境181条任务完成,高标准推动“对标先进建设最优营商环境行动500条”全面完成。持续推动“打造全国一流营商环境300条”任务落实,截至2023年6月底,2023年需完成的79条任务,申请完成47条,已通过第三方审核37条。扎实有序推进“全市营商环境大会重点工作30条”任务落实,截至2023年6月底,已完成任务10条。二是全面对标国内营商环境建设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和最佳实践,组织各旗区和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业务骨干先后赴上海、广州、厦门等地开展考察研修,通过“实地考察+专题培训”等方式,引导“关键少数”跳出惯性思维、打破条条框框,不断拓展工作视野、转变工作思路、提升工作能力。三是聚焦思想解放,围绕营商环境攻坚突破、为企服务能力提升、做好国家及自治区评估评价工作等重要内容,邀请国内营商环境专业机构、教授及自治区营商环境专家组织开展专题讲座和业务培训,着力增强全市营商环境建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切实提升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努力推动优化营商环境迈出新步伐、实现新跨越。
二、完善体制建设,推动举措创新
打造全国一流营商环境是一项与时俱进的系统性工程,也是常抓常新的创新工程,必须坚持创新实践,以创新提升服务实效。一是为着力解决部分部门、部分工作人员服务意识淡薄,服务效能低下等问题,不断健全我市优化营商环境社会监督体系,在全区率先招募150名营商环境体验官开展“沉浸式”办事服务体验,通过“全市营商环境体验官工作平台”强化工作调度、查漏补缺、协同发力、一体推进,累计收集反馈问题建议66个,构建起“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督办解决、反馈评价”的闭环工作机制。二是组织各旗区、市直各部门总结凝练优化营商环境创新举措,通过部门评选、专班论证、专家评审等方式,首批择优筛选出政策最贴心、办事最省心、投资最安心、服务最暖心、生活最舒心的20条优质创新举措(全国首创3条、自治区首创17条),切实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政策优势。三是创新方式,优化升级全市调度平台,进一步提升指标填报审核研判工作效能,做到数据指标提报审核研判立体化、真实化。实行“现场督查调研+实地业务指导”的调度模式,深入营商环境一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指导问题,提升效能。建立“月度调度约谈、季度排名点评、年终考评总结”的工作机制,全面调度部门、旗区工作主动性、积极性,压紧压实工作责任,推动业务水平全面提升。
三、聚焦极简审批,打造一流政务环境
一是持续巩固提升“三集中、三到位”成果,推动政务服务事项进驻全市各级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办理。截至目前,市本级进驻部门、单位35个,进驻服务事项1084个,进驻人员464人,实现“应进必进”。全面实行审批首席代表制,与进驻部门签署部门首席代表授权书,明确事项授权内容及首席代表第一责任人职责,推动政务服务事项“一站式”办理。二是深入开展政府系统“优化职能职责工作流程”专项行动,推动各旗区、部门做好自治区下放事项承接工作和本部门外部事项“一放三减”工作。市本级外部事项共精简办事程序及环节409个,精简比例33.25%;合计压缩办理时限15320天,压缩比例73.93%。三是建立一次性告知、首问负责等制度规范,细化、完善综合窗口业务指导手册,依托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完善事项申请材料审查要点,为市场主体提供清晰办事指引。四是加强“综合一窗受理”人员业务培训,通过专题培训、辅导讲座、业务考试等形式,有效提升综合窗口工作人员素质和业务技能。五是加强政务服务政策宣传,持续提升审批人员、帮办代办人员主动服务、靠前服务意识,提升办事群众满意度。在“服务企业专区”设立惠企政策窗口,围绕最新出台的政策措施,提供一对一精准解读、点对点纾困解忧服务。六是进一步健全考核管理机制,推行政务服务“好差评”,服务对象可通过政务服务网、线下大厅评价器、短信、12345热线等途径评价窗口服务。
四、打破信息壁垒,推动政务服务信息整合共享
一是自治区层面建设的44个专属业务系统已接入全区“综合一窗受理”系统,并在政务服务网(鄂尔多斯)和“蒙速办”APP设置了统一申报入口,实现了办件数据定时推送。二是梳理全市各类自建业务系统清单,积极组织开展与自治区“综合一窗受理”系统的对接工作,目前,市和旗区两级自然资源、住建、交通运输等部门自建业务系统承载的行政许可类事项已接入全区“综合一窗受理”系统,实现线上线下“综合一窗”受理、自建业务系统分类审批办结和办件数据实时传输。三是建成市本级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和旗区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平台均已完成与国家、自治区共享平台的对接,实现了跨层级、跨区域、跨部门的政务信息资源互联互通。依托鄂尔多斯市公共信息平台,完成了鄂尔多斯智能体建设,建成了人口库、法人库、空间地理信息库、房屋地址库、宏观经济库五大基础数据库,并将各类数据资源接入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截至目前,我市共计375个部门、单位完成了数据共享平台的接入,共梳理发布资源目录3690个,数据资源指标总数6.8万个,共享数据量总数达6.5亿条,为公共安全、政务服务、公共资源交易等多个领域的多项业务应用提供数据支撑。四是全面推行政务服务集成办理,积极探索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改革,通过优化再造审批流程,推行协同联动办理,为企业群众提供主题式、套餐式服务。截至目前,围绕企业和个人生命周期,市、旗区两级共推出298项“一件事一次办”事项,实现“一张表单”申请、“一套材料”办理,申请表单、材料、审批时限和环节平均压减59%、60%、87%和38%。
五、优化政策供给,强化政策宣传
通过多维度、全方位、深层次、立体化的政策宣传解读工作,切实提升市场主体政策知晓率和满意度。一是在政府网站开设“涉企政策性文件”“优化营商环境”“便民利企政策服务”专栏,分别发布国家级、自治区级、市本级涉企政策文件及政策解读,2022年,政府网站各栏目发布涉企政策161件。在重点领域信息公开专栏设置助企纾困栏目,发布动态信息31条。二是综合选用多元化解读形式,及时收集、提炼社会公众对政策的普遍关注点和疑虑点,制作发布惠民利企政策解读信息,2022年,向自治区政务服务局报备政策解读746件,在政府网站发布政策解读242件。三是通过全市各级各部门微信公众号发布各级各部门助企纾困、为民服务相关政策文件及政策解读。
六、致力极准监管,打造一流法治环境
聚焦市场主体关切,加强法治建设,保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构建公平正义法治环境。一是不断健全行政执法监督制度,提升行政执法监督能力。制定完善市场监管领域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抽查事项清单(2023版)和工作指引(2023版),切实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全力提升法治营商环境建设水平。二是统筹制定年度抽查工作计划,科学确定部门联合监管抽查的事项,做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实现监管效能“最大化”。三是推进企业信用风险分类与“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有机融合,在市场监管系统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示范化、标准化创建活动。四是创新行政执法监管机制,探索建立新兴产业发展包容审慎监管制度,以市场驱动、依法监管、鼓励创新、底线监管为原则,打造开放包容的准入环境,建立包容期管理、“容错”管理等能动审慎的执法监管机制,构建起规范高效的风险管控体系,促进市场主体健康发展。
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
2023年7月17日
(联系人:王东升;联系电话:0477—8589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