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旗区人民政府,康巴什新区管理委员会,市直各有关部门,各大企事业单位:
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将《鄂尔多斯市劳动保障监察推行“两网化”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〇一一年八月九日
鄂尔多斯市劳动保障监察推行“两网化”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
为创新社会管理方式,进一步贯彻实施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全面提升劳动保障监察管理水平,建立覆盖城乡的劳动保障体系,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按照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推行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工作的有关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主要内容
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是近年来适应劳动保障监察形势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型执法工作机制,包括网格化管理和网络化管理两个方面,其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分片包干、主动监管、上下协同、动态监控”。网格化管理是在一定管辖区域内划分若干网格,配备一定数量的工作人员,收集网格内用人单位的基本信息,实时监控和指导用人单位的劳动用工。网络化管理是借助现代网络技术,建立监察管理信息平台,及时汇总分析企业用工信息,统一指挥和调动执法力量。
二、工作目标
通过精心组织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工作,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和《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实现劳动保障监察重心下移、全面覆盖、动态监管,切实维护广大劳动者合法权益,促进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为我市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创造良好的劳动和社会保障法治环境。
三、具体措施
(一)建立网格。全市建立三级网格体系。市本级为一级网格,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管理,并指导全市网格的建立和划分;各旗区为二级网格,并指导苏木乡镇、街道办事处建立三级网格。原则上每个苏木乡镇或街道办事处设立一个网格,有条件的旗区可在嘎查村、社区设立四级网格。各开发区、工业园区等派出机构辖区,根据劳动保障监察属地管理原则,纳入所在旗区对应网格内。各旗区要确保每个用人单位都在劳动保障监察网格的管理覆盖中,并将网格划分情况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审核备案。
(二)建设网络。依托我市劳动保障金保工程系统现有网络,做好信息采集工作,建立用人单位网格化管理数据库,开发研制劳动监察信息管理系统,使之具备信息共享、数据对比、动态监控、统一受理和预警预测等功能。
(三)落实人员。每个网格内要配备l 名专职劳动保障监察员,同时每个网格内要配备两名以上劳动保障监察协管员协助其工作。为保障“两网化”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专职监察员要达到30人以上,各旗区专职监察员要达到10至15人。
(四)配备设施。各旗区要依托劳动保障事务所现有资源,结合金保工程网络和管理软件建设,为“两网化”管理工作落实配备必需的办公场所、交通工具、计算机、网络设施、查办案件装备等办公设备。
四、相关要求
(一)合理设置网格,配齐工作人员。各旗区要进一步摸清和辖区用人单位及从业人员情况,结合劳动保障监察实际工作需要,合理设置“两网化”管理网格,配齐劳动保障监察专兼职工作人员,落实必需的工作场所、办公设备和工作经费,规范工作证件、标识和服装,为“两网化”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创造条件。
(二)加强人员培训,明确工作职责。在配齐劳动保障专职监察员和协管员后,按照“两网化”管理统一标准组织人员培训。建立健全“两网化”管理工作考评奖惩制度、用人单位劳动保障信息采集工作制度、劳动保障监察协管员管理办法等配套制度和规定,不断完善措施,加强管理,明确职责,确保“两网化”管理工作稳步推进、扎实开展。
(三)预防排查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充分利用“两网化”管理系统加强对劳资关系的预判分析和动态监控,做到问题早发现、早预防、早解决。相关部门要与劳动保障部门密切配合,互通信息,加强监控,形成劳资纠纷隐患排查工作合力。高度重视因企业违法用工引发的群体性突发事件,建立预警监控机制,做到尽早介入、快速化解、确保稳定。
(四)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建立健全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工作体系,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高我市劳动保障监察执法能力和水平、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措施。各旗区、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强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工作对劳动纠纷的预防和及时化解、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切实加强对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认真部署,统筹协调,确保工作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