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
  • 索 引 号
  • 000014349/
  • 发文字号
  • 成文日期
  • 2009-03-04
  • 发文机关
  •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信息分类
  • 公安、安全、司法    
  • 公开日期
概述   各旗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各大企事业单位:   现将《内蒙古自治区人... 有效性 1


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当前消防工作的通知

发布时间:      作者:      来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黑色 红色 灰色
  
  打印       
分享到:
       

  各旗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各大企事业单位:

  现将《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当前消防工作的通知》(内政办发〔2008〕83号)转发给你们,并提出以下意见,请一并贯彻落实。

  一、深入贯彻落实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内蒙古自治区各级人民政府消防安全责任制规定》。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认真组织好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的学习宣传,大力推进消防工作社会化,切实履行部门、行业职责,全面构建“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消防工作新格局;认真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履行各自的消防安全责任,定期对本地区、本部门的消防工作进行检查,对未按规定履行职责的要依法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二、构筑农村牧区消防安全防控体系。深入贯彻《内蒙古自治区农村牧区消防建设规范》,公安、农牧业、建设等部门要加强联系,结合农村牧区供水和道路工程建设,改善农村牧区消防水源,切实提高消防车通行能力。定期组织公安派出所和农牧民进行防火巡查,加大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力度,提高农牧民消防安全意识和预防火灾的能力。

  三、加强城镇公共消防水源建设。以城镇公共消防水源建设和维护保养工作为重点,定期对各地城镇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和维护工作进行专项检查,确保新建城区和经济开发区公共消防设施建设达到国家标准。

  四、加强电力、化工企业消防安全管理。根据我市电力、化工企业发展需要,认真贯彻落实《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和《内蒙古自治区大型电力化工企业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按照国家标准建立专业消防队伍,建立防火责任制度和应急预案机制,提高自身消防安全管理水平。各级消防部门要认真做好消防审核验收工作,坚决杜绝“先天性”火灾隐患的发生。

  五、加大对未经消防审核验收或经审核验收不合格投入使用的建筑工程整治力度。建委、规划、消防等部门要密切配合,严把火灾隐患源头关,做好建筑工程消防审核验收工作。凡未经消防审核或审核不合格的新改扩建工程和内部装修工程,一律不得发放施工许可证和办理登记手续。深入开展在建工程专项检查行动,加强消防监督管理。

  六、开展公众聚集场所、高层和地下建筑消防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各地要深刻汲取2009年以来发生在福州市长乐拉丁酒吧、武汉市汉正街批发市场、中央电视台新址附属文化中心建设工地等的重特大火灾事故教训,克服侥幸心理和麻痹思想,全面开展公众聚集场所、高层和地下建筑消防安全排查和专项整治行动,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坚决遏制重特大火灾事故的发生。

  二○○九年三月四日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当前消防工作的通知 

   内政办发〔2008〕83号 

  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自治区各委、办、厅、局,各大企业、事业单位:

  2008年10月28日,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以下简称《消防法》)经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将于2009年5月1日起施行。为深入学习和贯彻实施新修订《消防法》,切实做好我区当前的消防安全工作,推进全区消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提高认识,科学领会修订后《消防法》的重要意义本次《消防法》的修订,从我国消防工作实际出发,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以消防工作社会化为主线,进一步明确了消防安全责任制,加强和改革了消防监督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了消防执法和应急救援工作规定,健全和规范了消防执法监管机制,各级人民政府、各部门和企事业单位要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切实提高对贯彻实施《消防法》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不断推进消防工作的社会化、科学化和法治化进程。

  二、科学研判,充分认清当前消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近年来,各级人民政府、各部门和单位在落实消防工作责任制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当前我区消防工作基础差、底子薄、发展落后的局面还未得到根本改观,消防事业整体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仍然是我区消防工作中的突出问题。特别是在2008年的消防工作责任状考核验收工作,暴露出一些重点问题。如社会上消防法制观念和消防意识比较淡薄;部分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消防工作责任制落实不到位;消防经费投入不足,城镇公共消防水源的建设和维护保养跟不上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人员密集场所和林业职工聚集区火灾形势十分严峻;建筑工程未经消防验收或验收不合格而投入使用;农村牧区消防工作普及程度不高。这些问题已成为影响全区消防事业健康发展的瓶劲,必须引起各级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

  三、多措并举,推动全区消防工作实现新跨越

  (一)立足长远,逐步完善政府部门领导责任体系,建立消防工作长效机制。《内蒙古自治区各级人民政府消防安全责任制规定》(自治区人民政府令第161号,以下简称《规定》)已经2008年12月5日自治区人民政府第十三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于2009年2月1日起施行。各级人民政府要按照《规定》要求,严格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定期对下级人民政府和本级所属部门、派出机构落实消防安全责任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对应当履行而未履行职责的各级人民政府负责人,依法追究责任。同时,要将消防工作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紧密结合,切实解决消防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困难和问题。重点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进一步加强林区城镇的消防工作,明确事权划分。多年来,我区林区消防监督工作存在失控漏管现象,加上林区住宅耐火等级底、无消防水源、防火间距和消防通道存在大量问题等因素,各类火灾事故频繁发生,林区消防安全现状堪忧。针对林区消防工作的特殊性,林业消防部门和森林防火部门要加强沟通协作,本着“家火山火一齐防”的指导思想,进一步明确职责权限,突出抓好棚户区改造建设工作,加强对林区的消防安全检查,确保林区消防火灾形势稳定。二是规范对大型电力、化工等企业的消防安全管理。要从维护自治区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机遇期社会稳定、最大限度地保障和促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出发,紧密结合我区大型电厂、铝业、化工等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实际,严格按照《内蒙古自治区大型电力化工企业消防安全管理规定》(见内政办发〔2008〕73号文件)要求,进一步规范大型电力化工企业消防安全管理,同时要积极组织开展针对大型工业企业的消防安全专项治理,对全区所有大型工业企业进行调查,摸清底数,掌握情况,并要求限期补办有关消防审验手续,申请消防验收,尽快补毕旧账。三是加大对未经消防审验或经审验不合格投入使用的建筑工程整治力度。各级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对涉及消防安全的审批项目,要督促相关行政审批部门严格按照自治区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工作意见的实施意见》(内政字〔2006〕246号)要求进行审批,督促发展改革部门严把项目审批和验收关,加强对重点项目的督查力度。力求通过多部门联动,形成合力,坚决把住建筑工程火灾隐患的源头关。四是正确研判火灾形势,有针对性地开展消防安全整治。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正确认识本地区的火灾形势,协调各职能部门,结合我区火灾地区发展趋势,全面控制火灾起数、火灾损失和伤亡人数,确保火灾形势的稳定。一要抓好东部区呼伦贝尔市、兴安盟等寒冷地区的火灾预防,针对东部冬春季火灾多发的特点,认真分析冬春防火工作中的薄弱环节,研究对策,制订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大幅度控制火灾起数;二要抓好西部区鄂尔多斯市、乌海市、阿拉善盟等能源集中地的火灾预防,严防煤炭、电力等能源化工企业发生火灾,坚决控制火灾损失;三要抓好中部区呼和浩特市、包头市等地区的火灾预防,有效遏制公众聚集场所发生重特大、群死群伤火灾。

  (二)学用结合,建立健全公安消防部门工作职能,有效推进消防事业发展。各级公安机关要结合对《消防法》的学习宣传,按照《消防法》规定,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消防执法工作制度和管理措施,大力加强消防执法规范化建设,切实提高公安机关及其消防机构依法行政的整体素质和执法水平,认真依法履行消防监督管理职责,把《消防法》学习宣传工作作为牢固树立执法为民思想、加强公安机关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措施。各级公安消防部队要加强业务训练,不断提高火灾扑救和应急救援能力,努力提升科学施救的指挥决策水平,进一步增强战勤保障能力,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公共安全,努力构建和谐内蒙古。

  (三)群策群力,完善各部门、各单位自我管理体系,营造社会化消防工作网络。修订后的《消防法》进一步强化了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在保障消防安全等方面的职责,明确了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各地区必须强化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在保障消防安全等方面的职责,教育、人力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有关职业培训机构应当将消防知识纳入教育、教学、培训内容;负责审批工程施工许可的部门,对消防设计未经依法审核或审核不合格的建设工程,不得给予施工许可;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应当有针对性地面向社会进行消防宣传教育;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按照职责加强对消防产品质量的监督检查,对生产、销售不合格或国家明令淘汰的消防产品的企业,应依法从重处罚。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章)

  二○○八年十二月二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