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官方微信

首页>公开>政府信息公开专栏>政府公报>2022年>2022年 第十二期>政府文件
标题 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重点任务分工方案的通知
索 引 号 000014349/2023-00003 发文字号 鄂府发〔2022〕144号  成文日期 2022-11-15
发文机关 市人民政府 信息分类 国民经济管理、国有资产监管;城乡建设、环境保护 公开日期 2022-12-07
概述 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重点任务分工方案的通知 有效性 有效
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重点任务分工方案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2-12-07 00:00:00      作者:      来源:4323      【  】【黑色 红色 灰色
  打印       
分享到:
       
鄂府发〔2022〕144号   

   

各旗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各大企事业单位: 

  现将《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重点任务分工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 

                 2022年11月15日 

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重点任务分工方案 

  为贯彻落实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具体举措的通知》(内政发〔2021〕9号),建立健全全市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制定以下任务分工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决策部署,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重点突破、创新引领、稳中求进、市场导向的工作原则,着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全方位全过程推行绿色规划、绿色设计、绿色投资、绿色建设、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生活、绿色消费,使发展建立在高效利用资源、严格保护生态环境、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基础上,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加快建设“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的先行区。 

  (二)主要目标 

  到2025年,全市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明显优化,绿色产业比重显著提升,基础设施绿色化水平不断提高,清洁生产水平持续提高,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更加完善,初步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生产体系、流通体系、消费体系,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6.5%,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完成自治区下达的目标任务,可再生能源装机力争达到5000万千瓦可再生能源装机占电力总装机比重达到50%以上、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比例力争30%以上、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煤炭消费比重降至80%以下、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2%以上,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奠定基础。 

  到2035年,绿色发展内生动力显著增强,绿色产业规模迈上新台阶,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取得显著成效,低碳技术创新和低碳产业发展取得积极进展,重点耗能行业能源利用效率达到国先进水平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二、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生产体系 

  )推进工业绿色升级 

  推动工业行业绿色化改造对标国家或同行业先进标准,重点对火电、电解铝、铁合金、电石、化工、建材等高耗能行业重点用能企业实施节能改造,对煤化工、羊绒纺织、食品加工、生物制药等高耗水行业全面实施工业节水改造,对火电、焦化、水泥、玻璃等高排放行业实施超低排放技术改造。推动绿色矿山建设,新建煤矿全部按照绿色矿山标准建设,充分发挥绿色矿山成功修复的示范作用,打造全国绿色矿山建设样板区。 

  推行产品绿色设计围绕提升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和清洁生产水平,以促进全产业链和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发展为目标,加强示范引领以化工、装备制造、冶金、建材等重点行业为重点,继续创建一批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对标国家、自治区重点行业绿色制造标准,进一步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 

  大力发展再制造产业,促进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矿用设备等再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以蒙苏经济开发区为试点,以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链为抓手,统筹规划综合利用处置企业,推动机械、动力电池回收和梯次利用。加强再制造产品认证与推广应用引领工业绿色发展。扩大绿色示范覆盖面,打造一批制造业绿色转型升级的示范标杆创建市级绿色制造标杆企业名单,对绿色制造名单实施动态化管理,探索开展绿色认证和星级评价。 

  高质量建设无废城市”为抓手,推动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建设,在鄂托克前旗上海庙经济开发区示范基地,针对煤矸石、粉煤灰、锅炉渣、脱硫石膏实施综合利用示范工程;在准格尔旗示范基地针对煤矸石、粉煤灰、气化渣、脱硫石膏实施综合利用示范工程;在鄂托克旗示范基地针对冶金渣、电石渣、煤焦油建设综合利用示范工程;在乌审旗加强气化渣、煤矸石、煤焦油等煤化工固废资源化综合利用研究;在达拉特旗推进装配式固废发泡陶瓷复合墙体及应用技术研发以标杆引领、示范带动为路径逐步建立覆盖全市的大宗固废处理基地,积极争取列入国家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和骨干企业试点范围。 

  全面推行清洁生产落实《内蒙古自治区清洁生产审核实施细则》,依法在“双超双有高耗能”行业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引导企业自愿开展清洁生产审核。继续深化“散乱污”工业企业排查整治,完善“散乱污”企业认定办法,分类实施关停取缔、整合搬迁、整改提升等措施。建立健全“散乱污”企业监管长效机制,实施网格化管理,实现动态清零推进全市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加强工业生产环节危险废物管理完善危险废物全过程动态环境监管体系  

  )加快农牧业绿色发展 

  鼓励发展生态种植、生态养殖,加快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管理大力发展生态家庭农牧场,加快家庭农牧场认定工作,推进现代化生态农牧场建设,分级建立示范家庭农牧场名录,推进农牧民合作社规范化发展。落实畜牧良种补贴政策,推动标准化生产和草原品牌培育。 

  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构建农业循环经济产业链,积极争取列入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建设范围。提高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水平,推进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重大工程建设以东胜区、准格尔旗、鄂托克旗、鄂托克前旗、杭锦旗、伊金霍洛旗为重点,组织实施国家、自治区畜禽粪污“整县推进”项目,加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日常监管,到2025年,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5%以上,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100%。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以达拉特旗粮食产区为重点,坚持农用优先原则,扩大秸秆还田规模,建立完善的收、储、加一条龙市场化产业链条。加强农膜污染治理,强化非国标地膜的源头管控,大力推广新国标地膜,加快可降解农膜推广和应用,对残膜回收、贮运、加工环节补贴,建立健全残膜和滴灌微喷管回收贮运和综合利用体系 

  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确保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建设耕地质量调查监测网络和耕地质量数据平台,组织开展耕地质量调查与评价工作。全面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依法划定的优质耕地重点用于发展粮食生产。健全耕地保护补偿制度,推进退化耕地综合治理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盐碱化耕地改良项目、退化耕地治理项目、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项目及轮作等项目的实施,确保全市耕地保有量指标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自治区的规划指标。加强耕地及基本农田“非农化”行为的巡查力度,遏制耕地“非农化”行为。 

  立足鄂尔多斯林草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条件,发展林业循环经济,探索林业+产业模式。做强林草传统产业,大力发展以沙棘、梭梭、苹果、梨、枣等为主的特色经济林产业,加大木本油料林、林下经济建设,打造一批区域特色品牌,将林草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增强林草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在毛乌素沙地、沿黄河盐碱地区域建设沙棘生产基地,发展特色林沙产业。积极培育壮大一批基础好、空间大、后劲足的新兴产业,重点挖掘灌木饲料林及颗粒燃料加工产业、生物质能源、林光互补发电、林草碳汇等产业发展潜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大力推进农业节水,推广高效节水技术在粮食主产区扩大膜下滴灌、浅埋滴灌、微灌等高效节水灌溉面积。鼓励开展屠宰废水等农牧产品加工废水无害化处理和循环利用。推行水产健康养殖,积极发展大水面生态增养殖、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池塘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种养结合稻田养殖等健康养殖模式,加快推进水产养殖节水减排。实施农药、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和产地环境净化行动。落实禁渔制度,依法加快养殖水域滩涂统一规划。 

  推进农牧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等产业深度融合,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特色鲜明、产业布局合理、科技创新能力强、企业聚集程度高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样板。推进农牧业、农畜产品加工业、生物质能产业、农牧废弃物循环利用产业、高效有机肥产业、休闲农牧业等多种产业循环链接和集成发展。 

  )提高服务业绿色发展水平 

  促进商贸企业绿色升级,培育一批绿色流通主体在推进绿色购物中心创建的基础上,逐步向超市业态延伸鼓励引导大型商业综合体、商场等基础设施好、创建意愿强的企业积极创建绿色商场,—康—阿城市核心区带头开展绿色商场示范创建在全市范围内推广绿色商场行业标准,打造一批提供绿色服务、引导绿色消费、实施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的绿色商场,积极培养全市绿色商场评审员队伍。 

  规范发展闲置资源交易,加强再生资源回收和旧货(消费品)流通管理建立回收体系,健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支持分享经济发展,有序发展出行、住宿等领域共享经济。 

  加强信息服务业绿色转型,合理有序控制新建数据中心规模,新建数据中心必须达到绿色数据中心建设标准。推动引进数据中心建设项目,重点引入专业数据中心服务商建设企业西部数据中心,逐步形成政务数据中心与专业数据中心、市级数据中心与旗区数据中心一体化的云计算数据中心建设布局,打造国家数据灾备基地和西北大数据中心基地。推动以高新区云计算产业园为中心的绿色数据中心基地建设,探索建立数据中心统计调度制度和绿色运营维护体系,鼓励采用绿色节能方式提高数据中心绿色节能水平,强化新建工程项目的绿色采购、绿色设计、绿色建设,推动节能环保技术产品在已建数据中心的替代应用,打造高标准、高质量、高可靠性的中国北方数据中心基地示范标杆。 

  推进会展业绿色发展,严格执行会展业绿色发展标准规范,引导全市党政机关内办展使用绿色、环保、可反复使用的材料,鼓励会展设施循环使用推动汽修、装修装饰等行业使用低(无)挥发性有机物含量原辅材料,严格执行装修装饰涉挥发性有机物原辅材料含量限值标准,大力推进低(无)挥发性有机物含量原辅材料替代,推进政府绿色采购,将低(无)挥发性有机物含量产品纳入政府采购名录。 

  倡导酒店、餐饮等行业不主动提供一次性用品,积极推广一次性塑料可替代品,鼓励和引导全市宾馆、酒店等场所在明确收费价格的前提下,通过设置自主购买机、提供续充型洗洁剂等方式提供相关服务。引导游客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倡导爱护环境、保护生态、绿色出游、餐桌文明。 

  )壮大绿色环保产业 

  积极申报国家绿色产业示范基地,促进环保产业向园区集聚、环保服务向中心城市集中、工业园区向生态园区转变。围绕煤炭开采、化工、火电、冶金等产业需求,优先发展壮大环保技术研发和生产性服务业,推动环保产业从产品生产向技术服务延伸、从技术应用向技术创新突破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医药健康、军民融合等新兴产业,积极培育品牌产品和龙头企业,引导龙头企业主动发起、中小型创业企业积极参与,构建特色产业生态系统。 

  壮大绿色产业市场主体,鼓励设立混合所有制公司,实施企业梯次培育,遴选培育产业链领航企业、龙头骨干企业引导中小企业聚焦主业增强核心竞争力,围绕新材料、新能源装备等全市发展重点领域,大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打造一批细分行业和细分市场领军企业、单项冠军和“小巨人”企业。支持达拉特旗打造“专精特新”产业基地。 

  推行公共机构合同能源管理、合同节水管理积极推广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等模式,探索开展以环境治理效果为导向的环境托管服务。以环境公用设施、工业园区等领域为重点,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加大对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支持力度。推进工业园区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试点和小城镇环境综合治理托管服务试点。进一步放开石油、化工、电力、天然气等领域节能环保竞争性业务,鼓励园区、大型公建、公共机构推行能源托管服务 

  )提升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循环化水平 

  科学编制或修编产业园区开发建设规划,严格准入标准,完善循环产业链条,推动形成产业循环耦合。加快“无废园区”建设,推行园区内构筑以“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为特征的循环发展模式,促进园区内、园区间原料互供与废物资源共享。重点推动鄂托克经济开发区、达拉特经济开发区在氯碱化工和煤化工下游融合领域、PVC(聚氯乙烯)循环经济及深加工产业领域合作。推动其它园区以粉煤灰、气化渣、电石渣以及脱硫石膏等为重点,开展工业固体废物协同利用示范,形成与园区主导产业相衔接的产业模式。加快建设绿色建材生产基地、农牧业节能节水技术综合利用基地。 

  鄂托克经济开发区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为引领,按照“空间布局合理化、产业结构最优化、产业链接循环化、资源利用高效化、污染治理集中化、基础设施绿色化、运行管理规范化”的要求,制定全市循环化发展园区清单,指导园区按照“一园一策”原则制定循环化改造方案。到2025年底,全市具备条件的自治区级以上园区全部实施循环化改造,显著提升园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水平。 

  推动公共设施共建共享、能源梯级利用、资源循环利用和污染物集中安全处置等。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加快形成多种能源协同互补、综合利用、集约高效的供能方式围绕工业园区多元化用能需求,在重点工业园区实施推进能源综合利用升级改造行动在达拉特、鄂托克经济开发区等工业园区建设工业电能替代示范园区健全危险废物收运体系,加强危险废物收集、贮存企业的规范化评估,加快危险废物管理物联网建设,探索实现国家、自治区和鄂尔多斯市三级固体废物管理信息系统信息互通。提升危险废物综合利用能力,以废矿物油、杂醇油、煤焦油及焦油渣、废催化剂及油气田油污泥等危废为利用重点,以苏里格经济开发区为综合利用重点区域,推进综合利用项目建设,提升危废综合利用能力。 

  )构建绿色供应链 

  鼓励企业开展绿色设计、选择绿色材料、实施绿色采购、打造绿色制造工艺、推行绿色包装、开展绿色运输、做好废弃产品回收处理,科学评估重点产品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实现产品全周期的绿色环保。以汽车、工程机械、新能源装备等为重点,应用产品轻量化、模块化、集成化、智能化等绿色设计共性技术,采用高性能、轻量化、绿色环保的新材料,开发具有无害化、节能、环保、高可靠性、长寿命和易回收等特性的绿色产品。 

  依托现代能源经济产业发展需求,以汽车、电子信息、现代装备制造、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选择一批代表性强、行业影响力大、经营实力雄厚、管理水平高的龙头企业,探索建立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导向的采购、生产、营销、回收及物流绿色供应链体系。发挥核心龙头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确立企业可持续的绿色供应链管理战略。实施绿色伙伴式供应商管理,鼓励采购纳入绿色工厂的企业生产的绿色产品,搭建供应链绿色信息管理平台,带动上下游企业实现绿色发展。 

  配合国家和自治区开展绿色供应链试点创建工作。鼓励行业协会通过制定规范、咨询服务、行业自律等方式提高行业供应链绿色化水平培育一批自治区级及以上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 

  二、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流通体系 

  )打造绿色物流 

  积极调整运输结构,发展多式联运,继续落实“公转铁”货运增量要求,加快铁路专用线建设,推进铁路进入大型工矿企业和物流园区,加快规划建设主要矿区、工业园区和物资集散点铁路集疏运系统,提高多式联运效率,疏通微循环,构建以铁路综合物流为核心,以煤炭、化工、装备制造等专业铁路物流园区为支撑的现代化多式联运物流园区。加快构建铁路与其交通方式紧密衔接的综合交通枢纽及综合物流园区,将鄂尔多斯打造成为立足内蒙古,联动晋陕宁,对接京津冀、丝绸之路经济带及长江经济带并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的综合交通枢纽和铁路综合物流中心,将准格尔旗、乌审旗等旗区建设成为区域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 

  加强物流运输组织管理,加快相关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和信息共享,发展甩挂运输、共同配送,积极引导物流园区、城市共同配送中心及末端配送网点三级配送节点建设,加快城市绿配进度,鼓励商贸流通企业、生产制造企业和货运配送企业发展多种形式的共同配送、统一配送和夜间配送,鼓励发展集约化配送模式。利用成功申报成为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创建城市契机,逐步形成“枢纽引领、环城集配、终端便利”的城市配送新网络。 

  积极调整运力结构,推广绿色低碳运输工具,淘汰更新老旧车辆。利用鄂尔多斯市城市绿色货运配送运行监测平台及充电桩信息平台,加大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辆在矿区、城市公交、出租汽车、城市配送、邮政快递、机场等领域应用,推动城市公共交通工具和城市物流配送车辆全部实现电动化、新能源化和清洁化,到2025年,实现新能源公交车占比达到100%。 

  促进邮政快递绿色发展,推进邮件快件包装减量化、绿色化、可循环。大力推广绿色运输加快推进城市建成区新增和更新的邮政、快递车辆采用新能源或清洁能源汽车。 

  鼓励发展智慧仓储、智慧运输,推动建立标准化托盘循环共用制度。支持物流企业构建数字化运营平台,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流通企业,推进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和跨界融合,加强标准化建设和绿色发展。指导准格尔旗、乌审旗、鄂托克旗做好物流标准化试点,积极培育商贸物流标准化重点推进企业,形成一批物流标准化应用示范企业队伍。 

  )加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 

  优化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者备案“多证合一”,鼓励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发展“互联网+回收”模式建立以城带乡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积极融入呼包鄂乌再生资源协同利用和处置以纺织、家电、汽车等行业为重点,依托生产、销售、维修等网点及报废机动车回收网点,发展回收与利用服务,加强光伏组件、动力蓄电池等新品种废弃物回收利用,提升餐厨垃圾、建筑垃圾、污泥等废物资源化利用水平。 

  推进垃圾分类回收与再生资源回收“两网融合”,依托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设施,创建标准化的可回收物分类投放点,鼓励配备智能化回收设施,全面、准确掌握各类可回收物产生数据。 

  加快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引导企业利用互联网、物联网技术,建立逆向回收体系鼓励企业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废物回收线上与线下有机结合,培育新型商业模式,打造龙头企业,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构建绿色流通链,因地制宜采取固定回收、流动回收、智能回收等多元化方式,在社区、商超、学校、行政办公场所等设置回收交投点,合理布局中转站,建设具备精细分拣、预处理等功能的综合型和专业型分拣中心。 

  完善废旧家电回收处理体系,推广典型回收模式和经验做法。积极打造家电销售和废旧家电回收处理产业链,支持大型家电销售、回收企业和电商平台,利用配送、安装、维修等渠道,大力发展逆向物流和回收服务。加快构建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积极申报国家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示范城市。加强废纸、废塑料、废旧轮胎、废金属、废玻璃等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培育产业链条及龙头企业,提升资源产出率和回收利用率。  

  )建立绿色贸易体系 

  积极引导企业发展绿色贸易产品,鼓励和支持企业扩大高质量、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品、机电产品和优质农产品出口。鼓励绿色产品企业组团参加境内外各类展洽活动,通过各类展洽平台、电商平台多元开拓国际市场。 

  发挥外贸专项资金的导向作用,对绿色贸易产品企业培育自主出口品牌、设立境外营销网络、开展国际市场认证等方面给予支持。帮助企业积极争取自治区外经贸专项资金,发挥好外经贸专项资金作用。 

  深化绿色“一带一路”合作,以中欧班列、国家综合保税区、国际航空口岸、国家级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等开放平台为支撑,拓宽节能环保、清洁能源等领域技术装备和服务合作。 

  三、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消费体系 

  )促进绿色产品消费 

  加大政府绿色采购力度,扩大采购范围,提高采购规模逐步将绿色采购制度扩展至国有企业 

  培育绿色消费理念,开展绿色产品消费教育宣传活动,积极引导企业和居民选购绿色产品。鼓励有条件的旗区采取补贴、积分奖励等方式促进绿色消费。鼓励电商企业设立绿色产品销售专区。 

  加强绿色产品和服务认证管理,完善认证机构信用监管机制。推广绿色电力证书交易,引领全社会提升绿色电力消费。严厉打击虚标绿色产品行为,有关行政处罚等信息纳入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 

  )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倡导节约粮食,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宣传引导餐饮企业和消费者参与“光盘行动”。严格执行机关食堂制止餐饮浪费管理有关要求,在全市各级党政机关开展节约型食堂示范创建活动。持续推进全市城市建成区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示范试点建设,以城带乡扩大生活垃圾收集覆盖面到2025年,建成区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全程分类和处理系统行政嘎查村基本建成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的行政嘎查村比例达到90%以上。 

  扎实推进塑料污染全链条治理,建立健全塑料制品长效管理机制,积极推动塑料生产和使用源头减量,加大监督执法、替代产品推广和宣传引导力度,加快推进塑料废弃物规范回收利用和处置。推进过度包装治理,加强对商品过度包装的执法监管推动生产经营者遵守限制商品过度包装的强制性标准 

  提升交通系统智能化水平,在东--阿城市核心区全面建成升级公共交通运营调度管理系统、安全监控系统和应急处置系统,实现全市城市建成区公交调度中心全覆盖。丰富现有信息平台功能,升级现有综合交通运行监测与应急协调平台,加强交通、气象、公安交警、旅游、运管等相关部门之间的服务信息共享,为公众提供便捷的出行信息、路况信息等便民信息。优化平台智能公交调度、出租车管理与服务等应用系统,提升信息技术在城市公共交通管理中的应用。提高公众出行智能化服务水平,加快推进公交“一卡通”建设,在实现市域内城乡公交“一卡通”的基础上,逐步向出租车、公共自行车(电动车)等出行方式延伸。提高城市公交网和站点密度,实现快速换乘,加快公共交通、步行和自行车等绿色出行设施建设,到2025年,城市绿色出行比例达到65%以上。 

  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整治环境脏乱差,打造宜居生活环境。积极推动“多城联创”,统筹健康城市、卫生城市、文明城市等创建工作,有机结合爱国卫生运动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努力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开展绿色生活创建活动,持续推进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出行、绿色商场、绿色建筑等创建活动。 

  四、加快基础设施绿色升级 

  )推动能源体系绿色低碳转型 

  落实能源消费、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要求,在谋划产业、引进项目时,坚持节能、节水优先,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大力推动光伏、风电、氢能等新能源规模化开发对产业链上延下伸,积极推动新能源多元化利用,加快构建集能源生产、装备制造、应用示范于一体的“风光氢储车”产业集群,推动能源体系绿色低碳转型。 

  推进风光等可再生能源高比例发展推进新能源倍增工程,优化风光发电项目布局,充分利用荒漠化治理区、干旱硬梁区、采煤沉陷区露天排土场以及孔兑两岸等区域,加快建设集中式大型风电、光伏发电基地。加快全市新能源分布式开发利用准格尔旗列为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契机,合理利用现有园区建筑物闲置瓦面或屋顶,鼓励规划建设分布式光伏和分散式风电。 

  实施一批氢能产业示范项目,探索氢能利用市场化模式,因地制宜发展煤制氢、焦炉煤制氢、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等多种方式,积极拓展氢能应用场景,实现氢能就地消纳,打造全国氢能生产应用示范基地引导氢能产业集中布局、集聚发展,以蒙苏工业园区为重点承接载体,建设氢能示范产业园,助推制氢、储氢、运输、应用全产业链发展。 

  加快大容量储能技术研发推广,大力推进电源侧储能发展,发展新能源基地配套储能项目,在杭锦旗、鄂托克前旗、准格尔旗、伊金霍洛旗、达拉特旗等新能源大规模开发或负荷集中地区,集中建设一批电网侧共享储能电站。结合电力外送通道实施多能互补项目按照风光火(储)一体化风光储一体化发展理念,重点面向京津冀、华东地区电力需求,积极推进清洁电力外送通道配套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以外送风光为主力、火电调峰为辅助、化学储能为应急,提高外送电源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和电量占比,积极探索增量“风光储一体化”发展模式。结合工业园区实施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在工业负荷大、新能源条件好的达拉特、鄂托克、蒙苏等工业园区,实施“源网荷储一体化”绿色供电工业园区建设,布局分布式电源和可再生能源就近接入、就地消纳示范项目。逐步连接各园区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项目,提升互补互济能力,到2025年初步形成覆盖全市的源网荷储一体化新型电力系统。 

  促进燃煤清洁高效开发转化利用,严控新增煤电装机容量,淘汰落后煤电机组,转为应急备用和调峰电源,等容量建设大容量、高参数先进机组。推进存量煤电机组节煤降耗改造、供热改造、灵活性改造“三改联动”。积极发展清洁热电联产集中供暖,清洁取暖代替边远地区供热小机组。推进现有热源清洁改造和供热管网优化整合及联网运行,在中心城区率先推行“一网多源”供热。推动农村牧区利用电能、生物质能、太阳能等多种清洁能源供暖,在农村聚居区发展分布式光电取暖,牧区发展风光互补取暖。 

  提高能源输配效率。加快蒙西、上海庙等基地已有外送通道配套煤电电源及送出工程建设,着力提升输电通道利用效率。加快上海庙至山东特高压输电通道配套新能源送出工程建设进度。在保障存量通道外送电力、电量稳定供应基础上,提升外送电量中清洁能源比重积极争取新规划外送通道重点研究以鄂尔多斯为起点,面向京津冀、华东华中等地区的绿色电力外送通道,探索建设纯清洁能源外送通道。 

  着力优化完善全市电网主网架,加强各级电网协调发展、高效衔接,在重点区域开展局部电网建设。推进电网智能化建设,推广应用智能作业、智能监测、智能巡视等新技术开展智能电网技术研究应用加快建设鄂尔多斯智能电网综合示范区。推广智能变电站建设,提高电力系统智能化水平,提高供电质量、供电水平和可再生能源消纳水平全面巩固提升农村牧区电力保障水平,改造升级农村牧区电网,逐步提高农村牧区电网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推广建设可再生能源微电网和户用风光互补供电系统,提升农村牧区生产生活用电质量。到2025年,建成城乡统筹、安全可靠、经济高效、技术先进、环境友好的现代化智能配电网,城市配电网和农村电网供电质量达到国家要求,城乡居民供电可靠率达到99%以上 

  加快天然气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优化完善天然气输配设施。推进昂敖、北敖等天然气长输管道及陕京四线与长呼线、长呼复线等管道互联互通全力配合“气化内蒙”计划,充分利用已有管网设施,优化完善市内干支线管道和设施,形成“全市一张网”,保障天然气生产、外输和市场发展需要。进一步建设完善LNG储罐、加注站和CNG网络体系,为远离天然气主干管、供气不经济的城镇、工业用户等提供清洁天然气服务,实现国家管网的干线管网、LNG接收站等调峰基础设施资源共享,提高市内管网调峰保障能力。 

  开展低碳、零碳、负碳关键技术攻关,打造碳中和技术平台和产业链,重点推进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关键技术突破,推动火电、化工、冶金等行业和地质条件合适地区开展近零碳排放试点示范,鼓励实施二氧化碳捕集、驱油、封存一体化示范工程,在技术成熟的基础上实现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技术的集群化、产业化。 

  探索推进碳资产管理,建设一批低碳、零碳示范园区,实施园区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推动园区企业采用新能源供能方式进行电能替代,在用电负荷相对集中、具备自主调峰能力的工业园区打造一批以新能源就地消纳为主的低碳示范园区、零碳示范园区,先期支持鄂托克经济开发区、蒙苏经济开发区分别打造低碳、零碳示范园区,到2025年,低碳示范园区、零碳示范园区新能源消纳比重分别达到50%以上和100%。 

  )推进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升级 

  推进城镇污水管网全覆盖推动城镇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厂网一体化”,提升城镇污水收集处理效能。健全污水接入服务和管理制度,加强沿街、沿河商户排水管理。开展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周期性排查,对城市污水管网和处理设施普查建档,采用智慧化手段,建立信息化实时管控平台。系统推进黄河流域城镇污水处理,加快老旧城区、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建制镇和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等污水收集管网改造建设,推动新建居住小区同步配建污水收集管网,基本消除污水直排口。推动生活污水处理能力与服务片区人口、社会经济发展和水环境改善质量等要求相匹配,实施既有污水处理厂稳定达标改造,构建“污水零直排、处理高效能、尾水再利用”的城镇污水处理新格局,不断提升污水处理效能。 

  严格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管理,加快建设污泥无害化资源化处置设施,实现污泥稳定化、无害化、资源化利用。鼓励采用厌氧消化、好氧发酵等方式处理污泥,经无害化处理满足相关标准后,用于土地改良、荒地造林、苗木抚育、园林绿化和农业利用。 

  巩固建成区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成效,加大城市黑臭水体的摸查和防控力度,保持城市建成区无黑臭水体 

  按照《内蒙古自治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中长期规划(2022—2030年)》《“十四五”内蒙古自治区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建设规划》加快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推进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积极谋划一批垃圾焚烧发电项目,重点推进中心城区垃圾焚烧发电综合利用项目。对于不具备建设规模化垃圾焚烧发电设施条件的地区,探索开展分散式、小型化、绿色化焚烧处理设施试点示范减少生活垃圾填埋处理。 

  加强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能力建设统筹规划鄂尔多斯市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设施,根据危险废物产生特点,科学布局危险废物综合利用和集中处置设施。鼓励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和自建利用处置设施单位引进国际国内先进工艺和设备。在环境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开展煤焦油、焦油残渣、工业杂盐等危险废物点对点定向利用处置。加强危险废物综合利用和处置技术开发力度,拓宽危险废物综合利用途径。 

  提升危险废物集中处置信息化、智能化监管水平,加快危险废物管理物联网建设,推动信息化管理,实现危废产生单位全部纳入信息系统管理。严格执行危废经营许可管理制度开展重点类别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审查,对已通过审查的危废处置单位开展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环境绩效评估推动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确保医疗废物处置能力满足本地区实际需求。鼓励不具备集中处置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配套自建符合要求的医疗废物集中贮存点。鼓励发展移动式医疗废物处置设施,为偏远基层提供就地处置服务。建立医疗废物协同应急处置机制,保障突发疫情、处置设施检修等期间医疗废物应急处置能力。完善餐厨垃圾收运处体系建设,做好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 

  )提升交通基础设施绿色发展水平 

  将生态环保理念贯穿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运营和维护全过程,集约利用土地等资源,合理避让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国土空间,积极打造绿色公路、绿色铁路、绿色航道、绿色空港。推进“公转铁”,加快年货运量150万吨以上工业企业和新建物流园区铁路专用线建设,构建立体互联、优质高效、便捷舒适、智慧安全、生态绿色的公路交通运输体系。推进新能源汽车、加氢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积极推广应用温拌沥青、智能通风、辅助动力替代和节能灯具、隔声屏障等节能环保先进技术和产品。加大工程建设中废弃资源综合利用力度,推动废旧路面、沥青、疏浚土等材料以及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鼓励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及制品在建筑工程和道路工程中的应用。到2025年,国省道沥青路面废料循环利用率达到42%以上 

  )改善城乡人居环境 

  相关空间性规划要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统筹城市发展和安全,优化空间布局,合理确定开发强度,鼓励城市留白增绿。积极创建“美丽城市”试点。 

  增强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全面排查城镇排水防涝的风险点和薄弱环节,构建“雨水收排、排涝除险、超标应急、预测预警”的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深入开展城市内涝治理行动,重点提高城镇低洼地段、下穿式立体交叉道路等城市内涝高风险区排水标准,疏通天然雨洪通道、蓄滞洪空间,加大行洪、排涝能力。推进雨污分流管网改造,修复破损和功能失效的排水防涝设施,提高雨水排放能力。完成城市内涝监测预警平台建设,主动接入智慧城市与智慧市政平台,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全部消除严重影响人民生产生活安全的积水点。将海绵城市建设理念落实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力争中心城区建成区50%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 

  开展绿色社区创建行动,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社区设计、建设、管理和服务等活动全过程,以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方式推进社区人居环境建设和整治 

  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集中连片建设一批高星级绿色建筑、绿色生态小区,在中心城区开展绿色建筑试点工作。结合城市双修、清洁取暖、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等,积极推广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模式持续推进以东胜区、达拉特旗、准格尔旗为重点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全面完成自治区下达的改造任务。鼓励既有居住建筑开展绿色化改造。 

  开展乡村评价建设,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因地制宜制定实施方案并精心组织实施,积极推动公众参与乡村建设评价全过程,积极申报乡村建设评价试点样本。 

  加快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整治,深入推进“厕所革命”,推进生活垃圾处理和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乡村绿化美化等行动。探索建立垃圾污水处理农牧户付费制度,完善财政补贴和农牧户付费合理分担机制,推进建立农村牧区卫生厕所长效管护机制。继续做好农村牧区清洁供暖改造、老旧危房改造,打造干净整洁、有序美丽的村庄环境。2025卫生厕所基本普及,厕所粪污处理无害化资源化处置全覆盖,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50%以上,纳污坑塘、黑臭水体动态清零,生活垃圾城乡一体化处理体系基本全覆盖。 

  五、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 

  )鼓励绿色低碳技术研发 

  组织实施绿色技术攻关,围绕节能环保、清洁能源、污染防治、资源综合利用、碳捕集封存利用、大规模储能、氢能、生态系统碳汇等领域,组织实施一批科技重大专项,集成示范先进技术成果。立足鄂尔多斯实际,面向碳达峰、碳中和重大需求,因地制宜加强基础关键技术攻关和先进技术成果转化应用,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研究。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等建立市场化运行的绿色技术创新联合体。持续提升鄂尔多斯碳中和研究院发展水平,推动碳基新材料重点实验室、国家矿山局工业互联创新重点实验室加速建设,加快组建鄂尔多斯实验室、北京大学鄂尔多斯能源研究院。鼓励企业牵头或参与财政资金支持的绿色技术研发项目、市场导向明确的绿色技术创新项目。 

  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在绿色技术领域培育建设科技创新基地平台,推进绿色技术创新认定,积极申报国家、自治区绿色技术创新中心,加大对绿色技术创新中心的支持力度,加快人才培养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以重大工程和重点装备的关键技术和产品开发为突破口,积极落实中央、自治区财政支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重点新材料首台(套)政策,运用市场化手段促进首台(套)绿色技术装备示范应用、重点新材料推广应用。 

  加大绿色科技成果引进转化力度,与“科技兴蒙”重点合作主体建立科技成果信息汇交机制,促进供需精准对接,大力发展绿色技术成果转移、创业孵化等科技服务机构,对新认定的自治区级科技服务机构给予财政奖励。大力培育技术经纪人、专利代理师等科技服务专业人才,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对参与技术标准化活动的单位,按类型和级别给予财政奖励。 

  健全产学研结合的市场导向机制和政府引导机制,探索采取企业主导、院校协作、多元投资、成果分享的新模式,鼓励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建立产学研结合的绿色技术创新项目孵化器、成果转化基地。充分利用鄂尔多斯市小试、中试、工业化应用的优势平台条件,从绿色工艺包研发起步,经实验室数据积累、小型反应器试验、单台工业反应器放大,最终进入工业化生产,推进引进绿色技术成果快速转化及产业化。 

  积极打造绿色技术成果转化平台,通过财政资金引导,多元化投入的方式持续支持建设科技大市场,开设绿色技术转移板块,按照绿色技术推广目录,促进绿色技术引进和交易。支持旗区、园区、高校建设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示范基地,对国家和自治区级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给予经费支持。 

  六、完善法规政策体系 

  )强化法规政策支撑 

  完善促进绿色设计、强化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发展循环经济、严格污染治理、推动绿色产业发展、扩大绿色消费、实行环境信息公开等方面制度体系建设。强化执法监督,加强行政执法机关与监察机关、司法机关的工作衔接配合,加大违法行为查处和问责力度。 

  )健全绿色收费价格机制 

  完善污水处理收费政策,实行城镇污水处理费动态调整、企业污水排放差别化收费,建立与污水处理标准相协调的收费制度。加快构建覆盖污水处理和污泥处置成本并合理盈利的价格机制,推进污水处理服务费形成市场化,逐步实现城镇污水处理费基本覆盖服务费用。 

  按照产生者付费原则,建立健全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根据实际情况,实行分类计价、计量收费等差别化管理。 

  贯彻执行自治区完善节能环保电价政策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贯彻执行居民阶梯电价、气价、水价制度 

  )加大财税扶持力度 

  继续利用财政资金和预算内投资,支持环境基础设施补短板强弱项、绿色环保产业发展、能源高效利用、资源循环利用等。将污染防治攻坚作为财政投入重点保障和优先支持领域,围绕既定的污染防治攻坚战目标,科学测算资金需求,精准测算和保障资金使用,提高环境治理水平。 

  依据全市产业发展和国土空间规划,结合区域功能定位和产业优势,综合运用财政资金、政策、体制调整等措施,控制园区数量、优化园区布局、完善园区功能、提升园区承载力按照《鄂尔多斯市工业园区“十四五”发展规划》明确各园区发展方向、功能定位和产业重点推动基础设施配套、产业扩容、循环改造和园区升级统筹协调和优化工业园区产业布局规划,加快形成专业化、特色化、差异化的工业园区发展格局。 

  优化服务措施,全面落实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以及节能服务公司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领域减免企业所得税、增值税等有利于绿色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持续优化纳税服务措施,对有关税收优惠政策具体内容、办税流程、管理方式等开展多渠道、多平台、多视角宣传辅导。 

  积极做好能源矿产、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水气矿产、盐的资源税征收工作。推进水资源税改革,落实超采区地下水、超计划或者超定额取用水水资源税政策。 

  )大力发展绿色金融 

  认真落实《中国人民银行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金融评价方案》《内蒙古自治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金融评价方案实施细则》,积极落实将金融机构绿色金融评价结果纳入央行金融机构评级的激励措施,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对绿色低碳领域的精准支持。探索将绿色债券承销纳入绿色金融业绩评价,将发行人发行的绿色金融债券,按照规定纳入中国人民银行相关货币政策操作的抵(质)押品贯彻执行自治区完善节能环保电价政策 

  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积极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绿色金融国际合作,助力自治区打造绿色中蒙俄经济走廊。支持我市符合条件的法人金融机构和企业到境外发行绿色债券。吸引国际资金投资我市绿色债券、绿色股票和其它绿色金融资产。 

  积极发展绿色保险,督促引导银行保险机构加大绿色金融产品、服务和机制创新,引导机构在绿色金融组织架构建立、绿色金融业绩考评、产品和服务创新方面加大力度 

  )完善绿色标准体系、统计监测和绿色产品认证 

  按照国家、自治区要求,推动完善绿色标准体系建设,重点开展高耗水行业(火力发电、氯碱、食品发酵)节水型企业标准体系,以及电解铝、生物制药等工业节能诊断标准体系建设,不断提升能源利用和管理水平。 

  依托“认证行政监管系统”,做好辖区认证活动的监管,整治认证行业乱象、规范认证市场秩序。 

  加强对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等领域的统计监测,贯彻落实上级相关部门制度,强化统计信息共享。 

  )培育绿色交易市场机制 

  做好自治区排污权交易试点工作,研究制定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管理办法,逐步建立排污权交易制度。 

  按照国家、自治区安排部署,探索开展用能权交易工作,在完成能耗双控目标的前提下,将高耗能项目全部纳入用能预算管理,将用能要素向高质量发展项目倾斜。 

  进一步完善用水权交易机制,配合自治区探索实施灌区节水改造建设及水权交易,推动盟市间水权转让二期工程实施。实施南岸灌区水权转换维修养护工程,确保南岸灌区灌溉工程正常运行,节水效果持续稳定。 

  积极配合国家和自治区全面推进全国碳市场交易,按要求组织全市发电行业重点排放企业开展配额分配、清缴、交易、履约等工作,丰富交易产品,推进其它产品参与全国碳市场交易。组织全市八大行业重点排放单位做好温室气体排放报告报送、核查工作,鼓励企业开展数据实测工作,提高企业核查数据质量,开展重点排放企业温室气体排放信息披露工作,提高企业碳排放数据的透明度。 

  做好绿色权属交易与相关目标指标的对接协调,加快建立初始分配、有偿使用、市场交易、纠纷解决、配套服务等制度。 

  七、组织落实 

  )加强组织领导。各旗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其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强化督促落实,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保质保量完成各项任务。 

  )强化统筹协调。发展改革委员会要会同有关部门强化统筹协调和督促指导,及时调度工作开展情况,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工作中的具体问题,总结好经验好模式并加以推广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协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重大情况和问题及时向市委和市人民政府报告。 

  )营造良好氛围。区各部门要充分利用各类新闻媒体,加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宣贯工作,大力宣传取得的显著成效,积极宣传先进典型,适时曝光破坏生态、污染环境、严重浪费资源和违规乱上高污染、高耗能项目等方面的负面典型,为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附件: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重点任务分工 

 

 

    相关链接:一图读懂: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重点任务分工方案

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重点任务分工方案的通知.doc

转载声明:转载请注明出处并做回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