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应急管理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面重塑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整治体系、监管体系、防范体系,扎实做好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各项工作,全年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同比下降25%、死亡人数同比下降32.6%,自然灾害形势总体平稳。
一、坚持“归零”理念,筑牢安全生产防线。坚持“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持续推动关口前移、重心下沉。一是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纳入各级党委宣传工作和干部教育培训重点,印发《鄂尔多斯市安全生产宣讲工作方案》,组建全市安全生产宣讲团,覆盖9个旗区、3400多家企业,受众人数达13.8万余人,有力推动各级各部门和企业进一步树牢安全发展理念。二是提升依法治理水平。完成《鄂尔多斯市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地方立法。汇编《51个行业领域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和重点检查事项》,开展相关判定标准解读活动478次、覆盖4.4万人。组织制定危险化学品、矿山等12个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工作导则。受理群众投诉举报550起,兑现奖励70余万元。三是层层明晰责任。出台《关于全面重塑“安全生产四个体系”的实施意见》《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职责清单”和“年度任务清单”》《鄂尔多斯市“管行业必须管安全 管业务必须管安全 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若干规定》等政策制度,建立市级领导包联危险化学品和陆上石油天然气开采企业、煤矿企业制度,全面压实党政领导责任、部门监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四是扎实开展治本攻坚。印发《鄂尔多斯市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和28个部门子方案,明确开展“八大行动”、强化“四个支撑”42条具体措施,累计排查整治安全隐患11万余项。印发《鄂尔多斯市推进城市安全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明确了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源头治理、隐患排查整治、安全监管、安全保障和安全状况等六个方面内容。五是提升安全监管能力。市、旗区应急管理局设安委办专职副主任,推动安委办实体化运行。完成市、旗区矿山安全监督管理机构改革工作,市应急管理局增设矿山综合科等相关业务科室。市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升格为副处级。为市、旗区两级应急管理部门充实专业人员129名。实行旗区应急管理局领导干部在开发区应急管理机构兼任职务机制。市应急管理局深入开展了“转观念、强作风、严管理、重落实、提效能、树形象”学习实践活动并取得显著成效。六是强化科技支撑作用。市政府与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组建鄂尔多斯市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研究院,重点开展了“《鄂尔多斯市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鄂尔多斯市城市安全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草拟,监测预警中心平台升级,组织院士、专家团队对17家冲击地压矿井进行健康体检、对53家危险化学品重点企业开展安全风险评估专项行动。承办国家矿监局“矿山安全科技进内蒙古”系列活动。在鄂尔多斯市应用技术学院分别开设矿山、化工安全专业。承担全国高危行业安全监管数字化转型试点任务,87家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企业建成人员定位、特殊作业电子票证系统。七是加大安全宣传力度。同北京主会场视频连线,成功筹办全国“安全生产月”分会场活动,精心谋划“防灾减灾日”等系列活动,持续营造“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浓厚氛围。市应急管理局获得全国应急管理新闻宣传暨学报用报工作突出单位荣誉。推送《鄂尔多斯说书人说“黄河防凌”》,获新华社客户端百万+播放量。鄂尔多斯市地震科普馆被认定为国家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
二、坚持预防为主,提升自然灾害防范能力。建立会商研判、信息发布、应急处置等工作机制,有效应对降雪寒潮、强降雨等极端天气,黄河平稳度凌度汛。一是做好防汛抗旱工作。启动全市防汛抗旱、黄河防凌应急响应4次,公示市、旗区、苏木乡镇(街道)防汛抗旱责任人,组织开展汛前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等工作,对隐患点发放“明白卡”、设置警示牌。建成投用鄂尔多斯市应急物资储备库,落实抢险救援队伍97支6457人。二是做好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发布年度禁火令和提醒函,全市划定林草防火基础网格责任区3287个,落实1.4万名网格责任人。全市131处远程监控点24小时实时监控,与空中巡护无人机、直升机和卫星共同搭建形成“空天地一体化”监测预警系统,实现全域范围内实时图像和烟火监测识别、报警。三是做好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应对。及时召开全市雨雪、寒潮、大风天气安全防范工作部署会议,第一时间组织开展除雪、除冰等防范工作,有效应对各类灾害风险。争取中央自然灾害救灾资金(冬春临时生活困难救助资金)2527万元,市本级安排300万元,确保受灾群众安全温暖过冬。报送3起成功避险案例,受到应急管理部风险监测和火灾综合防治司通报表扬。
三、坚持大抓基层,提升应急管理能力。全面深化改革,统筹谋划、因地制宜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切实把基层的事解决好,最大限度防范和处置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安全风险和隐患。一是健全预案体系。制定修订《鄂尔多斯市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等70部各类应急预案并向社会公布,全市组织开展森林草原防灭火、防汛抗旱、综合应急救援等各类应急演练3529场次。二是建强救援队伍。与国能神东煤炭集团签订矿山救护战略合作协议。推动准格尔旗综合应急救援中心等4支应急队伍创建自治区级应急救援队。依托内蒙古北方快线通用航空有限公司成立航空应急救援队。依托市应急管理局党员、退役军人组建鄂尔多斯应急先锋队。全市172支应急救援队伍全部录入应急指挥系统,实现快速调配。三是夯实基层基础。争取中央国债项目6000余万元,支持8个旗区提升基层应急能力。完成3个自治区级、10个市本级苏木乡镇(街道)基层应急能力试点工作,配套资金1000万元。
2024年,我们累计办理社会各界意见建议186件,响应率、满意率、解决率和办结率实现“四个100%”。一年来,全市应急管理事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对标市委、市政府要求和人民群众期盼仍然还有一定差距,比如安全生产基础依然薄弱、执法效能需要进一步优化、基层应急基础和能力建设相对滞后等,这些问题不足,我们将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2025年,全市应急管理系统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坚持守正创新、强化使命担当,及时回应广大巿民朋友的关切,全面筑牢“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人民防线,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持续抓细抓实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应急救援等各项工作,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鄂尔多斯新篇章贡献应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