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凝心聚力、砥砺奋进,聚焦医疗卫生服务“关键小事”,办好事关群众健康“民生大事”,用实际行动守护群众健康。
一、坚持创新驱动,“健康改革”不断深化
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我们通过整合旗乡两级医疗机构的人才、技术、设备等资源,并同步建设医学检验、医学影像、心电诊断、远程会诊等资源共享中心,在7个旗建设了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实现了“基层检查、上级诊断、区域互认”,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上级医院的优质医疗服务。目前,我市是全区率先实现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全覆盖的盟市,并创新开展了旗乡两级医疗机构远程协同门诊和药事集中管理服务,基层医疗机构疾病预防和诊疗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门急诊人次占比较去年同期增长23%。
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同步实施“优质服务基层行”“暖城友医”“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现提档升级,分级诊疗就医新格局初步建立。实施“优质服务基层行”,全市新(改扩)建基层医疗机构24个,新增设施设备482台,招聘基层卫生技术人员466人,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国家社区医院建设标准,40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达到国家推荐标准,126个达到国家建设标准,各项指标位居全区前列。实施“暖城友医”项目,这是我们2024年的重点民生实事,为全市122个嘎查村卫生室和89个苏木乡镇卫生院配备远程医疗设备,支持乡村医生就近为农牧区群众提供血糖、血氧、尿常规、血生化、超声等30余项检查检验服务,并与市外120家二级及以上医院开展远程在线问诊,打通分级诊疗“最后一公里”,全市63.3%的嘎查村卫生室已具备远程医疗服务能力。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升常住人口签约覆盖率,常住人口签约率由65%提升到75%,其中脱贫人口、乡村振兴重点监测户及慢病群体监测覆盖率均达100%。
二、坚持提质扩容,“健康供给”不断优化
打造区域医疗高地,让群众更有“医”靠。市中心医院东胜部医疗综合楼落地投用,建成以急诊急救“五大中心”为核心的自治区级区域医疗中心,实现胸痛、创伤、卒中等急危重症患者及时、快速、一体化救治。推进建设国家肝胆精益化诊疗分中心和天津市肿瘤医院鄂尔多斯市肿瘤医学中心,以肿瘤高发病种为切入点,加快实现群众“大病不出市”的目标。市二医院东胜部改扩建工程建成投用,新增床位120张,全市传染病综合救治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市妇幼保健院挂牌市妇女儿童医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蒙西分中心、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鄂尔多斯医院,为全市妇女儿童提供更加全面、优质、高效的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挂牌合作以来,全市儿科就诊人数同比上升64.7%,产科就诊人数同比上升31%。
强化重点专科建设,提升疾病诊疗能力。我市现有国家级重点专科3个(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市中心医院肿瘤科消化方向、市蒙医医院老年病科),自治区重点专科14个(市中心医院妇产科、儿科、心内科和骨科等),自治区专科区域医疗中心1个(市中心医院肿瘤消化方向),市级重点专科83个(市中心医院心内科、普外科,市二医院变态反应科等),全市医疗救治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聚力高层次人才支撑,让群众“近”享优质医疗服务。采取“刚性+柔性”引进、打造名医工作室、组团式帮扶等方式,全力引进、培养医疗卫生人才。2024年招聘引进医疗卫生人才1152人,其中高层次卫生人才117名。成功打造“全国名医每周来”品牌,每周聘请100余位市外名医专家来我市手术坐诊,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看名医”,已通过健康鄂尔多斯微信公众号和鄂尔多斯健康宝小程序发布“暖城医讯”54期。截至目前,全市柔性引进市外知名专家及团队400余人;成立“院士工作站”“名医工作室”等243个。通过“京蒙协作”“三服务一促进”等对基层医疗进行人才组团式帮扶,已累计派驻医务人员200余名,开展门急诊诊疗7500余人次,完成手术850台次。
三、坚持数智赋能,“健康活力”不断迸发
我们始终坚持以信息惠民、便民为导向,持续加强卫生健康信息化建设,不断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的健康需求,连续两年卫生健康信息化发展指数位列全国地市级城市前50位。打造鄂尔多斯健康宝微信小程序,面向群众提供智能导诊、慢病检测、病例邮寄、中医AI云诊、医院和托育机构导航等46项医疗健康服务。打造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实现全市所有公立医疗卫生机构数据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现已成功通过国家医疗健康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五级乙等测评,是全区首个、全国第13个通过测评的地级市。在全区率先建成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系统,实现患者检查检验结果在不同医疗机构间互认。建成西北地区地市级首家医学影像云平台,患者可以通过手机轻松查看、下载和分享自己的电子胶片,现已累计上传影像检查报告380万余例。
四、坚持共建共享,“健康底色”不断增亮
推进重点人群健康筛查,是筑起群众健康的“第一道防线”,也是今年我市民生实事的一大亮点。按照不同人群特点,我们同步实施了妇女“两癌”、儿童先心病、重点人群肝癌肺癌“四高”筛查等九项市级民生实事,惠及群众68.9万人次,有效前移13项重点疾病早期治疗窗口。宫颈癌、乳腺癌综合防治工作获得全国爱卫会通报表彰,成为全国5个癌症综合防治工作联系城市之一。为7824户生育二孩三孩的家庭发放生育补贴1665.95万元,有效降低了生育养育成本。开展“十五分钟托育服务圈”民生实事,建成20个“萌宝驿站”,新增托位数635个,目前全市每千人拥有托位数达4.86个,超过全国和全区平均水平,获批“全国首批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全市二级以上公立医院老年病科建设率达到100%,医疗与养老结合率达到100%。各级医疗机构陆续增设“夜间、午间、便民门诊”,推广“一号管三天”等便民就医举措,三级公立医院全部建成出入院“一站式”服务中心,让群众看病就医更加便捷高效。
一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抓牢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坚持“开门听民声、开方解民忧”,通过12345便民热线、12320卫生健康热线等平台接到的市民反映事项均按时办结,响应率100%,满意率99%。承办市人大代表建议29件、政协提案55件,答复率和满意率均达100%,在市人大常委会对主要负责人履职评议工作中,测评结果为满意。市卫健委荣获2024年度“全国卫生健康先进集体”称号。
一年来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广大市民的关心和支持,借此机会表示诚挚的谢意!2025年,我们将继续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聚焦强基层、建高地、补短板、惠民生,进一步扩大服务供给,提升服务质量,让市民有更多的健康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