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鄂尔多斯市民族事务委员会 主要负责人:特古斯 联系人:高帅 联系电话:13296967788
类别 |
序号 |
目标名称 |
目标内容 |
|
1 |
全力推进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工作 |
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部署会议精神,制定印发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市领导多次调度,邀请国家及自治区民委领导和专家团队实地指导,通过20余次协调会及百余次实地指导,确保任务按时完成。举办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事迹报告会暨“暖城民族团结故事”发布会,我市2个集体和1名个人被党中央、国务院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举办多场互观互学互检、讲解员培训及大赛,重点培育27个精品观摩点。搜集整理《民族团结进步故事集》《创建工作大事记》等图文资料,收集整理全市近三年的创建工作文书资料和实物档案,开展6轮模拟演练,为自治区初验和国家正式验收做好充足准备。 |
2 |
全面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 |
以“两月一周”为载体,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十百千”主题宣讲1200余场次,承办自治区民委“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群众教育实践活动鄂尔多斯行主题宣讲暨“石榴籽e起来—送政策送技术送服务”活动,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精心打造自治区级教育实践基地2个,升级打造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研究中心,承办全国全区各类各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研究班等60余期。加强“智慧石榴籽”平台建设,提升民族工作数字化、信息化水平。举办“道中华”大讲堂走进鄂尔多斯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讨会,进一步提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实效。加大在国家民委、自治区民委“报刊网微”宣介力度,深化与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民族报等多个媒体平台合作,多角度、多维度展示我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动实践。
|
|
3 |
创新举措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
|
深入挖掘红色文化、黄河文化、农耕文化、草原文化,在全区率先编撰《鄂尔多斯市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鄂尔多斯交融佳话》。与广西南宁、贵州、呼包榆等20余个地区民族部门签署合作框架协议,探索跨区域联创共建,推动各族群众深度交融。举办草原村排、“重走南京知青路 擘画共有精神家园 赓续中华民族伟大精神”暨鄂尔多斯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学交流活动、“逐梦青春”香港大学生鄂尔多斯暑期实习活动等多场交流实践活动,通过跨区域合作、文体活动、青少年交流等形式,不断创新举措,拓宽交融渠道,深化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共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
|
|
4 |
着力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
大力宣传阐释“北疆文化”,《胡笳十八拍》在9个大城市巡演18次,南京知青在草原原创话剧《从此,他乡是故乡》、马头琴交响乐《草原连着宝塔山》成功演出,好来宝作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赞》入选2024年全国少数民族优秀声乐作品,赴广西展演并取得各界高度赞誉,“暖城”影响力持续扩大。做好《鄂尔多斯古籍文献丛书》、《鄂尔多斯右翼后旗(杭锦旗)札萨克衙门档案全宗》编纂整理工作,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鄂银榆非遗展演暨苏布尔嘎珠拉格那达慕、《江格尔》培训班,承办中国库布齐沙漠江格尔艺术节暨“中国三大史诗”保护传承展演系列活动,不断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
|
5 |
扎实推进各民族共同富裕 |
将各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少数民族发展任务)补助资金管理使用聚焦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上,重点扶持特色种养殖业、中医(蒙医)药业、民族手工业等具有优势特色、有发展潜力的民族特色产业,推广困难群众饮用低氟茶项目,充分赋予资金项目以“三个意义”。2024年共争取落实少数民族发展任务资金4651万元,实施农畜产品精深加工、特色种养殖、中医药(蒙医药)等重点项目66个。承办全区民族手工艺融合创新发展培训班,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市农牧民职业技能培训班、全市农牧民实用技术培训班、全市农牧民电子商务培训班,不断提升各族群众就业创业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