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市工信系统深入贯彻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聚焦构筑“四个世界级产业”目标,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全力以赴稳运行、强基础、优服务、促发展,全市工业高质量发展全面起势,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工业经济规模效益显著提升。全市工业总量连续16年稳居全区第一,占比超过30%。工业投资连续4年保持两位数增长。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逐年上升,对全区工业增长贡献率超过三分之一。工业占三次产业比重逐年上升,增加值占GDP比重超60%。
二是工业经济结构持续优化。规模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高于工业平均水平4.8个百分点,非煤产业比重接近三成,新能源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业均实现倍增,增加值同比分别增加128.1%、238.8%。全口径工业门类,大类除烟草制品业外实现了全覆盖,中类80%、小类54%。
三是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亮点突出。获批全国首批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鄂榆宁现代煤化工集群进入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行列,跻身胡润中国新能源产业集聚度城市榜第31位。现代煤化工、晶硅2个产业集群成功创建自治区先进制造业集群,获批自治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
四是工业园区发展动能显著增强。工业园区产值规模进一步扩大,占到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六成以上,形成了1个千亿园区(鄂托克),1个超800亿园区(准格尔),3个超500亿园区(蒙苏、达拉特、苏里格),3个超300亿园区(高新、上海庙、杭锦)的梯次发展格局。
为高质量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我们重点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是突出运行保障,工业经济平稳增长。预计全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7.5%左右,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7500亿元,制造业增加值全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工业产品供给稳定。新增规上工业企业66家,总数达664户;厦门金龙重卡总部基地、通威绿色基材等24个项目签约落地,荣信化工80万吨烯烃、华景40万吨磷酸铁锂、奇瑞新能源汽车等重大项目加快建设,宝丰300万吨烯烃第一系列生产线、晶澳组件、株洲时代百米级叶片等57个项目竣工投产。
二是突出数字赋能,产业发展提质升级。新建5G基站3068座,万人5G基站拥有量达38.8个,分别高于全国、全区9.6个、3.6个。布局建设高新区云泰互联、空港能源硅谷等5个数据中心,建成算力700P规模。万界数据、百度智能云等一批超算、智算中心落地建设,在建算力3500P;推动53家化工企业实施数字化改造工程,投资规模达5.54亿元。蒙发5G工厂入选工信部5G工厂名录,中煤蒙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通过国家揭榜项目验收;聚焦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顶层设计、立法保障、规范管理、基础支撑四个维度,构建了“2+1+1+N”政策支撑体系,初步建成全市“一朵云”共享架构云控平台,康巴什区建成“车—路—云”融合感知、协同决策的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引入云控智行、蘑菇车联、行深智行等智能网联企业落地。卡尔动力部署302辆自动化领航编队实现常态化运输示范,小马智行6辆无人驾驶重卡测试里程达6万公里。东胜蒙泰无人驾驶电气化重卡项目有序推进,准旗、伊旗等182辆自动驾驶矿用车进入智慧矿山示范运行。
三是突出绿色发展,低碳转型扎实推进。牵头制定并发布自治区节能领域地方标准1项、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项。实施工业绿色化改造项目34个,腾出能耗空间14.7万吨标煤。荣信化工等2户企业获评自治区级节水型企业,新能能源等4户企业获评市级节水型企业;推动中轩生化入选国家级绿色工厂名单,高新区、达拉特2个园区成功创建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培育自治区级绿色工厂11家、绿色园区1个、绿色供应链1条,市级绿色园区2个、绿色工厂22家、绿色供应链2条;粉煤灰提取氧化铝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加速推进,蒙泰1万吨铝硅合金中试项目建成投产,汇能20万吨煤矸石粉煤灰固废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开工建设,中天合创、源盛光电工业废水循环利用入选工信部典型案例。
四是突出提档升级,园区发展动能强劲。持续做好规划、建设、服务工作,园区综合实力实现再提升,4个园区(高新区、蒙苏、苏里格、鄂托克)入围自治区高水平园区,3个园区(鄂托克、蒙苏、准格尔)跨入全区综合实力前10强,获奖数量与奖励资金均居全区第一。全市工业园区水、电、路、讯、气、热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率先在全区完成工业园区产业规划批复工作,规划建设的11个化工产业园中,已有10个通过自治区认定,认定数量占全区33%,位列全区第一。
五是突出创新引领,企业发展活力增强。现代产业学院氢能装备先进制造、鄂尔多斯电力冶金集团硅基合金技术2个创新中心获批建设自治区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奇瑞等5家企业5款产品获自治区技术装备首台套认定,国盛利华全区首套“出国”制氢系统生产下线,默锐“钠钾合金制备及灌装技术”填补了国内产业空白,国能鄂尔多斯煤制油自主研发煤基航天煤油首次应用“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双欣环保入选国家重点“小巨人”企业,默锐能源成功创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新培育自治区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2户、创新型中小企业96户、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4个,培育总量位列全区前列。新增自治区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7户,推荐中科合成油、鄂尔多斯资源、兴洋科技等3户企业申报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六是突出服务企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聚焦“五类”困难企业,推行“领导包联旗区+季度专项行动+专班推动企业复产”工作机制,帮助33户企业复工复产,经营困难企业总数较年初减少100余户。持续开展“我为企业找订单”活动,累计达成订单5.5万件,达成金额118.76亿元。抢抓国家“两新”政策机遇,累计为企业争取各类扶持资金6.2亿元,为6户企业9个技术改造项目申请国家专项再贷款贴息2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2.5亿元,推荐73户先进制造业企业享受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
一年来,我们坚持从企业和群众视角出发,通过接诉即办、来电来信、走访调研等各种渠道,办理回复市民意见建议和政策咨询100余条,及时采纳并落实到工作中。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统筹抓好“六个工程”,深入落实“六个行动”,推动三次产业协同发力,锚定新型工业化方向,全力固本、培优、育新,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发展壮大新型产业、培育发展未来产业,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5%以上,推动188个重点工业项目完成投资1180亿元,同比增长17%。同时,我们将坚持以改革成效提升服务质效,当好企业贴心人,跑出服务加速度,推动各级惠企政策落地落实,全力打造优质的发展环境,推动工业经济平稳向好,为支撑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