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2021年度工作报告(文字版)

字号:

  打印

  2021年,市国资委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强化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向纵深推进,国有资本布局结构更趋合理,国有企业发展取得更好成效。截至11月底,7家市直国有企业各级子公司181家,总资产1180亿元,净资产692亿元,同比增长1.9%,营业收入158亿元,净利润2亿元,上缴各类税费5亿元。

  一、以政治建设为统领,落实管党治党责任

  加强国有企业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突出企业党组织政治核心和领导核心地位,组织对市属企业党委书记上年度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抓基层党建工作进行评议,不断夯实国有企业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基础。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组织国资系统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四史”内容,积极开展“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国资国企系统共办民生实事1203件,切实将学习成效转化为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成果。

  二、推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完善国资监管体制

  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自治区和我市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部署,细化改革措施,确定市本级改革任务8个方面67项细化任务、76项主要措施。重点改革任务有序推进,一是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加强企业董事会建设,制定董事会工作指引和董事会和董事评价办法,听取了市城投集团、市水投集团年度董事会报告,依法规范履行出资人监管权。二是差异化确定年度经营业绩指标,实行以岗定薪、岗变薪变,实行全员绩效考核,调整优化工资总额管理方式,建立健全按业绩贡献决定薪酬的分配机制。三是启动面向社会招聘兼职外部董事工作,推动国有企业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工作,进一步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四是建设鄂尔多斯市国资在线监管平台,实现市直国有企业资产的在线登记和对国有企业财务、产权变化、规划投资等方面在线监管,国资监管信息化格局基本形成。五是努力构建国资监管“一盘棋”大格局,完成集中统一监管行政事业单位所办国有企业6家。六是以自治区国资国企以案促改专项行动为契机,针对国有企业“十乱”共性问题,制定印发《出资企业中层管理人员选任管理办法》等7项工作制度,进一步加强事前事中监督,堵塞制度漏洞。截至目前,改革任务已完成53项,完成率79%,超额完成自治区下达的70%的年度任务,重点领域改革基本完成,改革工作走在了自治区前列,被国务院国资委、自治区国资委网站转载报道,宣传推广。

  三、优化国有资本结构布局,提升国资运营效率

  紧扣内蒙古“两个屏障、两个基地、一个桥头堡”战略定位,持续推动国有资本向现代能源经济、战略性新兴产业、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农牧业、现代服务业等产业领域聚集。一是通过审核企业投资计划调整资本布局,根据企业主业范围,审核备案市直国有企业投资计划58项,今年已完成投资14.5亿元;严格控制企业非主业投资,有序退出不具竞争优势的非主业产业,盘活闲置国有资产,使国有企业发展路径更加契合我市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方向,形成了更具特色、更加专业的业务板块。二是研究制定《国有资本支持风光氢储产业的指导意见》和《国有资本支持煤炭产业绿色发展的指导意见》,加快做大做强国有企业能源产业,成立了鄂尔多斯市碳中和研究院,打造我市科技产业新引擎,全力推动我市构建低碳绿色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加强产业衔接和政策支持,加强与大型企业合作,积极培育科技型创新型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支持和引导国有企业参与“科技兴蒙”战略。三是积极稳妥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加快推进西部天然气公司和市水务投资有限公司上市;促进国有企业与中石油、中石化、中国商飞、天骄航空、四川川旅集团等大型企业合作,积极引入优质资本和项目,提升市直国有企业的造血能力。截至目前,市直国有企业共有混合所有制企业74家,撬动社会资本158.68亿元。

  四、提升保值增值水平,更好履行“三大责任”

  一年来,市直国资系统始终牢记为人民管好国有资产的宗旨意识,压实经济责任、政治责任、社会责任“三大责任”。增加公共服务供给、服务民生保障方面,国有企业共输送天然气2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6 %,完成铁路货运2091万吨,同比增长43.7%,采销煤炭2460万吨,光伏发电1710万千瓦时,保障居民生活饮用水1750万吨,工业园区工业用水4100万吨,机场实现旅客吞吐126万人次,同比增长41.8%,完成货邮吞吐5841吨,同比增长68.9%。海勒斯壕铁路专用线项目开工建设。消费帮扶农产品信息调度平台正式运营,上架各类产品397种,交易额突破3726.46万元。疫情期间,国有企业为中小微企业减免房屋租金422万元。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品质方面,乌兰木伦河3号桥建成通车,鄂托克前旗机场平稳运行,乌审旗、鄂旗通用机场正在加紧建设。积极参与黄河流域生态治理,建设拦沙换水试点工程,目前已建成拦沙坝76座。打造“气化杭锦”民生工程,惠及杭锦旗794户村民,切实改善了当地农牧民生活质量。大力实施农村牧区垃圾污水处理,建成12座垃圾处理站、2座垃圾填埋场和10处污水处理项目,有效补齐沿黄3个旗区农村牧区基础公共服务短板。免费为康巴什区居民安装智慧远传水表13411块,让居民缴费、用水更加便捷。实施生物质热电肥联产项目,为伊旗红庆河镇区及周边近700户村民提供冬季供暖服务。解决群众诉求方面,一是及时清理拖欠民营企业账款,切实保护中小微企业合法权益。同时加大担保支持力度,全年国有担保公司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担保1.66亿元,扶持中小微企业的健康发展;二是全年处理市长热线10件,群众满意率100%;将政协提案建议纳入市直国资系统“十四五”规划,积极引导市直国有资本布局高新技术、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高精尖产业,支持国有企业能源等重点领域加大投资力度,做好现代能源经济这篇文章。

  2022年,市国资委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及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扎实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不折不扣落实市委、市政府各项部署要求,持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健全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优化国有企业主业,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提升国有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切实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不断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更好履行社会责任,为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