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2021年度工作报告(文字版)

字号:

  打印

  2021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重点、聚焦民生、聚焦短板,持续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精耕细作,让城市运行更加高效

  一座城市的管理是否精细和高效,直接关乎市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一年来,我们从推动网格化、智能化入手,着力构建“全覆盖、无缝隙、不间断”的管理模式,消除管理盲点和死角,努力为市民群众提供更加快捷的服务。一是协调设立高新技术园区、空港物流园区2个直属大队,填补了园区城市管理执法空白。二是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组织1000多名执法队员下沉街道社区,分块管理、网格到人、责任到人,让每一寸地方都有人管理,每一件事情都有人解决。三是建设精准智能的数据库,采集完成6大类、108小类、共计80多万个部件数据,通过编码技术让每个城市部件拥有了唯一的身份证号,实现了对城市部件的精准管护、实时处理。四是启动智慧城管平台一体化建设,接入视频资源1.1万路,实现了国家、自治区、市、旗四级平台互联互通;推广使用水印相机、无人机等监察方式,实现“天上查、地上管”的多维管控,年开展无人机巡查300多架次,提高了巡查反馈问题的精准率、时效性。

  二、统筹行动,让城乡人居环境更加舒适

  一年来,我们开展四大专项整治行动,统筹整治城乡环境乱象,奋力推进市容提档、秩序优化、环境改善,城乡颜值焕发新风采。一是开展创城创卫专项整治。组织中心城区专项巡查84次,深入旗区开展两轮排查,发现并推动解决问题4194处,指导督促各地清理十乱行为3万余起,查处违章停车23万余起,清理建筑和生活垃圾9.2万立方米,以创促改解决了一大批城市顽疾,整齐规范的市容秩序得到巩固。二是开展农村牧区人居环境专项整治。牵头组织开展执法巡查3次,出动执法人员254人次,发现并推动解决问题622处。配合开展垃圾围城整治,动员干部群众1.3万人次,查处违法行为381起,清除积存垃圾1504处,清运垃圾12万吨,村庄环境面貌有了大提升。三是开展沿河环境专项整治。积极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排查黄河国堤728公里,督促清理私搭乱建、乱堆乱放、乱倾倒垃圾、乱扔家禽家畜尸体等123处问题,为守护鄂尔多斯碧水清流不遗余力。四是开展城镇公共收费停车场专项整治。聚焦规划、审批、收费、监管等关键环节,全面规范收费停车场设置,解决群众出行停车难的问题。专项整治以来,先后排查整改78个问题停车场、471个问题,依法取缔4处收费停车场,新建11处免费停车场,违规收费现象得到根本扭转。

  三、依法行政,让城市更加和谐文明

  文明是最美的风景。美,不仅存在于风景中,也存在于我们的行为中。一年来,我们狠抓队伍作风建设,深入自查自纠,依法严格办案,全力优化行业系统营商环境,为市民群众营造更加舒心的城市环境。一是改进市局行政执法案件审理机制,组建工作专班,有效化解了巡视反馈的189个硬茬问题,有力推动了房地产遗留问题办理进度,回应了企业和群众的期待。二是大力整治行业乱象,做为城市形象的维护者、城市有序运行的引导者,针对群众反映突出的违法建设、户外广告违规设置、房地产违规预售、一房二卖等行为,我们制定了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依法加大违法行为惩处力度,持续净化城市空间,努力营造整洁、有序的城市环境。年内,组织属地查处违建710处、3.7万平米,做到了拆违还地、拆违增绿。三是抓好执法队伍建设,巩固深化强转树专项行动,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从法制业务培训、队容风纪管理、执法制度建设、规范办案流程等方面入手,提升了队伍执法办案和文明执法水平。年内,市本级梳理公布行政处罚权771项、行政强制权11项,确保将权力置于阳光之下。

  四、以人为本,让城市管理更有温度

  一年来,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改进执法工作方式,补齐城市发展短板,倾心打造更有温度的城市,让市民群众生活更加舒适、心情更加舒畅。一是聚焦占道经营问题,推动城市柔性治理。小小的地摊是城市的温度,但温情背后却是一道城市管理的难题。对此,我们在规范城市管理的同时,积极践行“721”(70%的问题用服务手段解决、20%的问题用管理手段解决、10%的问题用执法手段解决)工作法,努力找准市容管理与群众需要的平衡点。合理规划流动商贩疏导场所,累计新增164处疏导点、3659个摊位,其中早夜市54处,季节性市场16处,小微市场和便民摊点94处,让群众生活更便利,让大众创业更舒心,确保了城市“烟火气”与“文明风”同行。二是聚焦停车难问题,优化停车管理秩序。在维护正常交通秩序、保障交通安全和畅通的前提下,通盘考虑违停背后的民生需求,在增加源头供给上下功夫。结合停车场专项整治,公布了437个公共停车场信息,扩大了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推动9个自用封闭停车场向公众免费开放,有效缓解了人流密集场所停车难问题。各级城管部门累计新施划、修复机动车停车位8.8万个、非机动车停车位14.3万延长米,增设各类专用车位724个,让出1500多个便民车位。协调推动运输停车场建设,新增运输车辆停车疏导点4处、危化停车场2处,有效解决了城镇周边运输车辆占道停放引发的交通安全隐患问题和市容市貌问题。组织开展了ETC智慧停车试点工作,全市有31个收费停车场实现了现金、网络、市民卡、ETC同步支付功能。三是畅通群众反映问题渠道。聚焦共建共享,认真解决群众诉求,累计接收上级转办、市长热线、局长信箱等反馈线索121件,办结率100%;市本级12319热线受理案件1350件,办结率为100%。通过热线接听办理,建立起了与市民群众、经营主体共创美丽鄂尔多斯的联系和纽带。四是高质量办结人大议案和政协提案。2021年,我局承办的市人大建议和市政协提案7件,其中主办2件、协办5件,均已按规定时限办理完毕。

  一年来,我们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距离市民群众的要求期盼还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为:城市智能化管控水平不够高,部门联动机制不够完善,标准化管理体系不健全,共治共管格局有待加强,等等。

  “十四五”期间,我局将牢固坚持为人民管理城市的理念,贯彻“城市管理应像绣花一样精细”的要求,深化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改革,创新城市治理方式,大力践行“721”工作法,促进城市管理执法体制基本理顺,城市管理标准体系全面制定,监督考评机制进一步健全,城市管理精细化、智能化、法治化水平全面提升,市容环境持续明显改善,构建起符合中央精神、符合地区实际、规范高效的城市管理运行体系,实现城市管理效能大提升,各项工作进入自治区前列。

  2022年,全市城市管理执法行业系统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树立全周期管理和公园城市理念,补短板、强弱项、固根基,不断改进执法工作方式,着力提升城市精细化、智能化、法治化、人性化治理水平,为打造高品质的公园城市奠定坚实的环境基础。一是聚焦城市高质量发展,深入开展城镇环境卫生整治行动,大力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二是坚持科技赋能,加快推进城市智能体建设,让城市运行更聪明更智慧。三是强化履职担当,全面履行城市综合执法职责,营造健康整洁有序的营商环境。四是坚持依法行政,巩固深化“强转树”专项行动,促进法治化城市治理体系的形成。五是加强安全生产风险防范,筑牢行业系统安全防线。六是持续抓好为民办实事活动,认真倾听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难点热点问题,不断增强服务发展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