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总产值为776.8亿元,同比下降6.9%,规上工业增加值下降9.3%。3月当月增速(-2.5%)高于2月当月增速(-16.2%)13.7个百分点。
一、从企业运行情况看
受疫情影响,1-2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停产和减产企业达到了近七成,3月份企业运营情况明显好转,多数企业实现复工复产。458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52户企业3月份处于停产状态(包含空挂户企业10户),比2月份减少86 户。
二、分行业看
1.煤炭行业基本复工复产。一季度,煤炭行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0.6%,降幅较1-2月(-20.6%)收窄10个百分点。3月当月增速(-1.4%)高于2月当月增速(-22.2%)20.8个百分点。全市煤炭产量达到13451万吨,同比下降14.1%,降幅较1-2月(22.0%)收窄7.9个百分点;3月份,煤炭平均单价300元/吨,较同期回落26元/吨,较2月份提高5元/吨(价格数据为工信局数据)。3月份,201户煤炭企业中停产企业共27户,比2月份减少43户。
2.化工行业受价格影响继续回落。一季度,全市化工行业增加值同比下降3.7%,降幅较1-2月略收窄4.7个百分点。主要化工产品虽产量保持增长,但面临价格的大幅回落,导致产值回落。精甲醇、乙二醇、聚乙烯、聚丙烯的产量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5.5%、-6.3%、76.9%、28.9%,但价格却不容乐观,3月份甲醇价格同比下降603元/吨,乙二醇价格同比下降1279元/吨,聚乙烯和聚丙烯则分别下降1937元/吨和1913元/吨。3月份大部分企业已恢复正常生产。3月份停产企业7户,比2月份减少8户。
3.电力行业出现回落。一季度,全市电力行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9%,较1-2月(0.8%)下降3.7个百分点,3月当月同比下降1.5%。一些火力发电企业,受疫情和配额减少的影响(配额减少是由于本期季节性风力发电多),发电量少,如达旗三家电厂。
——以上三大行业占到规上工业增加值的89.4%,是影响规上工业增速的主导行业。此外,受疫情影响全市纺织行业、装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均受到影响,同比分别下降39.1%、45.5%、12.8%和23.5%。
三、从三大工业门类看
采矿业增加值下降12.7%,降幅较1-2月收窄6个百分点;制造业增加值下降0.4%,降幅较1-2月收窄0.2个百分点;电力燃气水的生产供应业增加值下降6.1%,降幅较1-2月扩大4.5个百分点;三大门类比重分别为65.9%、20.3%和13.8%。
四、从分期区看
一季度,全市9个旗区中仅2个旗区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长,准旗、东胜7个重点旗区增速下降,且增加值总量排在前二位的准旗和伊旗增速下降影响明显,二个旗区工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51.2%,但拉低了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速6.9个百分点。
五、从产品产量看
全市重点统计的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四成以上的产品产量保持增长。1- 3月份,我市主要工业产品精甲醇、化肥、聚乙烯、PVC等30种产品保持增长,汽车、水泥等37种产品为下降态势,实物量变化与行业增速变化基本一致。其中,聚乙烯32.4万吨,增长76.9%;聚丙烯34.3万吨,增长28.9%;尿素52.8万吨,增长5.1%;乙二醇10万吨,石墨及碳素制品1.3万吨,光电子器件1025万只,汽车5743辆。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7%,低于全区产销率1.4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