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内疫情形势好转以及各项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政策措施的落实推进,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运行情况: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776.8亿元,同比下降6.9%,458户规模以上累计实现增加值同比下降9.3%,较1-2月提升2.1个百分点,位列12个盟市第11位。工业经济运行逐步好转,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企业运营情况明显好转。受疫情影响,1-2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停产和减产企业达到了近七成,3月份企业运营情况明显好转,多数企业实现复工复产。458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52户企业3月份处于停产状态(包含空挂户企业10户),比2月份减少86 户。
非煤工业发展态势转好。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中非煤行业实现增加值同比下降3%,高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速6.3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总量的34.3%,较去年年底占规上工业总量比重上升2.9个百分点,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1个百分点。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冶金、酒饮料制造等10个大类行业保持增长。
超亿元企业贡献突出。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中产值超亿元企业共计156户(其中,煤炭企业75户,占超亿元企业户数的48.1%),占规模以上工业户数的34.1%,亿元工业企业实现产值704.3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量的90.7%,产值同比下降1.6%,高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速5.3个百分点。其中,产值超十亿元企业13户,产值同比增长0.7%,亿元企业全力支撑着规模以上工业增长。
大中型企业支撑有力。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大中型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3%,降幅较1-2月(-7.5%)收窄6.2个百分点,高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速8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总量的79.1%,同比上升10.6个百分点。
民营企业逐步向好。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中民营企业户数达到352户,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户数的76.9%。其中,停减产217户,占民营企业总户数61.6%,比1-2月减少40户。规上民营企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5.5%,较1-2月(-20.5%)收窄5个百分点,民营工业实现增加值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