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鄂尔多斯市水利局关于落实全市水利工程建设情况的报告
  • 索 引 号
  • 000014349/2021-00058
  • 发文字号
  • 鄂水字〔2021〕243号
  • 成文日期
  • 2021-11-29
  • 发文机关
  • 市水利局
  • 信息分类
  •     
  • 公开日期
概述   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   按照《关于市人民政府关于全市水利工程建设情况的报告的审议意见》... 有效性


鄂尔多斯市水利局关于落实全市水利工程建设情况的报告

发布时间:      作者:      来源:市水利局      【  】【黑色 红色 灰色
  
  打印       
分享到:
       

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

按照《关于市人民政府关于全市水利工程建设情况的报告的审议意见》要求,现将贯彻落实全市水利工程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强化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一)坚持以水而定、量水而行,把水资源作为最大刚性约束。编制《鄂尔多斯市“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鄂尔多斯市建设国家现代化煤化工产业示范区规划水资源论证》,全市各工业园区均开展了规划水资源论证工作。同时,已启动“四水四定”方案编制相关前期工作,进一步摸清家底,按照发展与保护相协调的要求,提出水资源全面节约集约利用布局和方案。

(二)深入实施国家节水行动。为落实国家和自治区节水行动方案,市水利局会同发改委制定了鄂尔多斯市节水任务清单,并经市人民政府同意印发,各部门按照职能职责全力推进节水工作。2017年以来,持续开展创建县域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截至目前已累计完成5个旗区的创建工作,提前完成2022年度目标任务。先后实施了市内两期水权转让工程,开展农业节水工程,向工业共转让水量2.2320亿立方米,解决全市工业用水短缺问题。

(三)加强非常规水资源利用。近年来,为促进煤矿疏干水和再生水综合利用,我市编印了《全市矿井疏干水和再生水综合利用方案及分年度方案》《全市水资源平衡利用配置工程(疏干水及再生水)可行性研究设计报告》,依托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不断落实,煤矿疏干水已纳入到日常水资源管理范畴,并成为我市主要工业供水水源之一。煤矿疏干水利用方面,目前全市已建成疏干水综合利用工程6处,日处理能力29万立方米,建成疏干水供水管线约650公里,投资31.5亿元。2020年全市煤矿疏干水排水量达1.57亿立方米,回用量1.45亿立方米,回用率达到92%,目前共配置了354个工业项目,配置水量约1.2亿立方米,同时保障了部分区域园林绿化、景观补水需求。再生水利用方面,目前全市已建成污水处理厂25座,日处理能力52万立方米,主要分布在各旗区主要城镇及工业园区内,建成再生水供水管线约990公里,投资25.3亿元。2020年全市中水产水量8716万立方米,回用量7279万立方米,回用率达到84%,目前共配置中水项目60个,配置水量约3257万立方米,剩余部分做为园林绿化、景观补水。下一步,我们将积极推动煤矿疏干水和再生水无害化、资源化管理,有效补充用水缺口。

(四)积极争取多渠道和途径增加我市用水总量。积极对接自治区水利厅向水利部争取在国务院“八七”分水方案基础上,按照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调整省区间用水指标,自治区同步调整盟市间用水指标解决我市生态及生活用水指标缺口。探索清洁能源置换模式,充分利用我市作为国家级清洁能源输出基地优势,在外送清洁能源的基础上,争取国家出台政策,积极探索与输入基地置换水指标。增加南岸灌区退水量,支持排干水资源化工作,我市南岸灌区强排水量约4182万立方米,未计入退水量、也未从耗水量中核减,排水计入退水或资源化利用将有效缓解我市水资源紧缺及消化支流水的压力。争取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尽快实施,增加我市用水指标。

(五)落实中心城区水源配置方案。一是争取黄河水指标作为远期备用水源。二是规划启动浩勒报吉水源地,连通浩勒报吉水源地至神华煤制油项目区输水管线与哈头才当和查干淖尔水源地供水管线。三是实施准格尔旗至东胜区供水工程。四是实施东康西线供水工程,将康巴什区一水厂至东胜区二水厂已建供水管线与查干淖尔、哈头才当供水工程连通,使康巴什区向东胜区供水管线日输水能力提高至10万立方米以上,逐步压减替换东胜区北部水源地取水量。

二、完善防洪抗旱减灾体系

(一)推进防洪减灾工程体系建设。坚持左右岸协同治理,加强黄河堤防工程建设,积极争取实施黄河鄂尔多斯段三期防洪工程,目前,内蒙设计院已完成可研报告编制工作待批复,涉及我市规划总投资55.8亿元。推进重要支流、中小河流、病险水库、水闸、淤地坝除险加固等工程和应急分凌分洪区建设,全面提升水利工程水旱灾害综合防御能力。继续实施黄河内蒙古段防凌应急分洪工程(蓄滞洪区提升改造工程),“十四五”计划进一步完善昭君坟、蒲圪卜和杭锦淖尔3处蓄滞洪区建设,在现有规模基础上进行提升改造,投资估算约5.5亿元,提升应急分洪能力。计划实施黄甫川沙圪堵至蒙陕界河道整治、窟野河等6条重要支流治理工程以及西柳沟、罕台河、呼斯太河等22条中小河流治理工程,规划总投资10.9亿元,治理河道总长度250.12公里,保护36.84万人、96万亩耕地。计划实施达拉特旗3处病险水闸除险加固项目,估算投资1.27亿元,保护人口6.1万人,恢复排涝4万亩。实施滩区居民迁建工作,编制完成《黄河鄂尔多斯段滩区居民迁建规划》,目前累计完成2052人迁建,计划于2024年底前全面完成滩区居民迁建工作。

(二)加强工程运行监督管理。严格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防汛抗旱减灾各项责任,不断完善黄河干流、水库、山洪沟、淤地坝、滩区等重点区域险情应急处置、人员转移避险等方案预案和黄河滩区“一村一策”防汛预案,紧盯黄河干流防汛,强化巡堤查险,落实物资储备,加快险工险段排查整治,狠抓淤地坝、水库、十大孔兑等山洪沟的安全度汛工作,完善调度规程、度汛方案,确保每座水库、淤地坝都有人管、有人查,加快完成全市中小型水库超标准洪水防御预案编制工作。推进水利工程标准化运行管理,开展常态化、规范化监管,积极主动做好水库、堤防、淤地坝、水闸等水利工程督查发现问题和安全隐患整改,继续推进水利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确保水利行业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向好。

(三)提升监测预报预警水平。加强与应急、气象、水文等部门协同合作、会商研判和信息共享,强化24小时值班值守,密切监视水情、雨情、工情,及时传递预测预报信息,发布洪水预警。加快完成全市山洪灾害和农村基层预警预报系统建设,建成水旱与气象灾害决策与服务平台项目,充分发挥山洪灾害预警平台作用,强化工程设施和非工程设施的维修掩护,提高预警预报能量。推进全市水旱灾害风险普查,将工作经费列入2022年预算,正在开展数据审核工作,全面提升科学决策水平。

三、加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一)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理念,打造库布其沙漠沿黄生态带。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要讲话精神、批示精神的要求,紧紧围绕“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理念”,为尽快减轻水土流失、减少入黄泥沙、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对我市《黄河内蒙古河段十大孔兑治理规划》进行了修编,同步编制了可研报告。目前,规划已上报自治区发改委和水利厅,下一步将转报国家发改委和水利部,可研报告由自治区水利厅技术审查后上报了水利部。可研按照上中下游联动、左右岸一体、干支流统筹的治理格局,聚焦上游丘陵区、中游风沙区和下游平原区,以小流域为治理单元,逐条孔兑进行治理。

(二)持续推进重点水土保持项目建设。黄河粗泥沙集中来源区拦沙工程一期项目已被列入水利部2020-2022年重点推进的150项重大水利工程,拟建拦沙坝296座(中型97座、小型199座),总投资6.24亿元。2021年下达我市建设任务30座(中型10座、小型20座),下达投资6501万元,市发改委于929日前完成初步设计批复,118日完成招投标,将于近日开工建设。晋陕蒙砒砂岩区十大孔兑沙棘生态减沙工程已完成5万亩沙棘种植,其中达旗3.7万亩、杭锦旗1.3万亩。

(三)积极探索新的治理方式。为带动全社会参与水土流失治理,激发农牧民治理水土流失积极性,探索以奖代补治理方式。积极协调自治区水利厅,出台以奖代补治理方式相关政策。

(四)扎实推进水土保持监督工作。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加大对生产建设项目的检查力度与覆盖范围,重点查处未批先建、未验先投的生产建设项目,严格水土保持设施自主验收的核查,并将违法违规的生产建设单位列入水土保持信用诚信系统,实施联合惩戒。

 

 

鄂尔多斯市水利局

2021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