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鄂托克旗乌兰镇沙日布日都嘎查,有这样一家人,78岁的户主根东和妻子杨荣稍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关节炎等慢性病常年服药,没有劳动力。儿媳妇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和智力残疾,也没有劳动力。已经四周岁的孙女由于遗传,也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和智力残疾,至今不会开口说话。照顾着一家人的,只有根东的次子吉日木图,他身上的担子,外人根本无法想象。
在2016年以前,根东的大儿子和其家人还未和老人们分房住时,一家9口人就住在一间不足60平米的土房子里,日子过得捉襟见肘,还要照顾家里患病的家人,那时他们的家远离城市,水电不通导致基本生活都成了问题,就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一家人在2016年盼来了希望。那年,鄂托克旗出台的“六个一批”精准扶贫政策让一家人重新燃起了对生活的热情。
回忆起2016年以前的生活,吉日木图用不熟练的汉语对记者说:“我以为我们一家人这辈子就是这么过下去了,也从没想过去城市里赚多少钱带回家,因为照顾一家子病人我都根本忙不过来。”
现在,除了分开住的大哥,吉日木图一家人在“六个一批”精准扶贫的政策下,通过异地搬迁项目搬进了80平米的新房里。通过产业扶持项目,购买了阿白山羊基础母畜50只,并在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帮助下,获得了不少的救助基金。如今一家人最大的愿望就是孙女的病能够得到救治,好在前不久,鄂托克旗红十字会帮助他们联系了北京的一家疗养院,并承诺会为他们减免部分费用,来减轻他们的负担。
根东家相亲相爱,虽然病痛时常折磨着他们,也常常为昂贵的医药费而烦恼,但他们依然对生活充满了希望,而唯一身体健康的吉日木图,也对女儿的病情抱有很大的希望。“感谢政府,感谢党让我们过上这么好的日子,我相信我们的生活会越过越好。”吉日木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