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官方微信

首页>公开>建议提案办理公开>答复公开
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关于市政协 五届一次会议第47号提案的答复函
发布时间:2022-09-17 10:47:00      作者:      来源:      【  保存
  打印       
分享到:
       

   鄂建提复字〔2022〕306号

洪碧珠、曹银山、吉日嘎拉图、刘俊飞委员: 

  你们的《关于构建现代煤化工产业生态体系的提案》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拉伸产业链,大力发展高端基础化工产品 

  (一)推动煤化工产业链高端化发展 

  我市坚持煤炭分级分质梯级利用,深入推进列入国家规划的现代煤化工示范项目建设,严格控制焦化、氯碱化工等产业规模,实施新一代甲醇制烯烃、合成气一步法制烯烃等技术升级示范项目,有序发展和推广生物可降解塑料,重点发展煤制油费托合成系列产品、轻烯烃、特种燃料”“甲醇烯烃高端聚烯烃及烯烃深加工产品等产业链,努力打造一流高端煤化工产业集群。 

  (二)推动煤化工产业链多元化发展 

  为实现煤化工全产业链、深层次、差异化增程增值,我市围绕焦炉煤气综合高效利用、煤焦油深度加工和粗苯精制产业链,结合实际选择技术路径,拓展延伸产业链条,实现副产品向精细化学品、专用化学品、医药中间体、碳基材料等方向突破,促进煤化工由单一初级产品向新材料多元化产品体系转变。同时,推动现代煤化工与风光氢储等新能源产业融合发展,形成若干上下游关联度高、目标用户群相对集中的精细化工和化工新材料产业集群。 

  (三)推动煤化工产业链低碳化发展 

  依托多能融合技术,我市积极开展多能融合减煤降碳示范,不断加快绿氢、绿氧、天然气与煤化工耦合,降低煤化工产业原料煤、燃料煤消耗。同时,大幅推进煤化工产业低碳化再造,推广利用绿氢与二氧化碳耦合制能源化工产品等创新技术,支持开展二氧化碳规模化捕集封存等新技术应用,鼓励引导市内所有煤化工企业2022年底前实质性启动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项目,实现低碳化多能融合发展。 

  二、推进示范基地建设,增强规模集聚效应 

  为推动现代煤化工产业创新发展,拓展石油化工原料来源,加强科学规划,做好产业布局,国家发展改革、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现代煤化工产业创新发展布局方案的通知》(发改产业〔2017553号),明确我市为全国4个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区之一。为逐步构筑一体化、园区化、集约化的产业联合发展新模式,我市按照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厅联合印发的(内发改产业字〔2017693号)通知要求,及时启动了示范区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编制了《鄂尔多斯市建设国家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区总体规划》及《鄂尔多斯市建设国家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区总体规划(修编稿)环境影响报告书》,目前相关规划方案已获自治区批复,为全市构建现代煤化工的产业生态体系、服务体系、创新体系、智慧体系奠定了理论基础。下一步,我市将持续推进鄂尔多斯现代煤化工示范基地建设,积极建设国家级现代煤化工产业集群,积极争取国家规划布局的现代煤化工项目落地,力争产品市场占有率突破30% 

  三、严格指标约束制度,推动煤化工产业绿色发展 

  (一)严把项目准入关口 

  我市在履行新建煤化工项目各项审批手续之前严把准入关,全面审查是否符合国家和自治区产业发展规划、产业政策、行业规范条件、三线一单、规划环评等要求,认真分析评估对能耗双控、产业发展和环境的影响,严格执行行业标准政策,原则上重点领域新建项目能效水平按国家标杆水平设计。目前在建的项目(装置)中能效水平低于行业能效基准水平的,将按照有关规定整改,参照标杆水平建设。 

  (二)稳妥推进技术改造 

  在确保经济平稳运行、社会民生稳定的基础上,对低于行业能效基准水平的已建成项目,引导企业有序开展节能降碳技术改造,到十四五末全部达到国家基准水平对于能效介于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之间的现有项目(装置),鼓励企业参照国家标杆水平实施改造升级,力争达到或高于国家标杆水平,争取进入国家行业能效领跑者名单;淘汰不能按期改造完毕的项目进行淘汰,坚决遏制高耗能项目不合理用能,对于能效低于本行业基准水平且未能按期改造升级的项目,限制用能违法违规审批建设以及达不到节能、环保等强制性标准要求的项目(装置)且限定期限内整改不到位的,依法依规实施关停退出。 

  (三)加强碳排监管力度 

  我市全力做好全国碳市场第二个履约周期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各项准备工作,以新成立的碳排放技术服务中心为支撑,建立健全碳排放监管服务体系,从严把关重点排放单位温室气体排放报告数据质量。定期组织开展碳排放专项执法行动,对全市重点排放企业煤样采制、煤质化验、数据核验、报告编制等进行执法检查,并督促企业加快问题整改,从严从重处罚数据虚报、瞒报的违法行为。 

  四、推进绿氢耦合,从源头上降低煤炭消耗和碳排放 

  (一)推动绿氢项目建设 

  我市现有绿氢项目7项,其中风光制氢一体化示范项目5项,总规模为电解水制氢4.13万吨/年,配建风电装机4.95万千瓦,光伏发电装机157万千瓦。目前,达拉特旗光储氢车零碳生态链示范项目、准格尔旗纳日松光伏制氢产业示范项目、鄂托克前旗上海庙经济开发区制氢示范项目、鄂托克前旗25万千瓦光伏电站及氢能综合利用示范项目(达拉特旗和鄂托克前旗3个项目已开工建设)已完成备案,乌审旗风光融合绿氢化工示范项目正在积极推进,以上项目将于2023年底前陆续建成投产;地方审批制氢项目2项,分别是伊金霍洛旗圣圆正能500/年离网光伏制氢项目和圣圆能源500/年制氢加氢项目。 

  (二)推动灰氢提纯利用 

  我市烧碱产能144万吨,副产氢产能约为3.6万吨;焦化产能1120万吨,全部开工生产时,其副产物焦炉煤气中含氢气16—25万吨氢气。目前,亿利、君正、鄂绒等煤化工企业将该部分氢气全部循环再利用,未形成氢气商品。当我市氢能产业发展形成一定规模时,相关企业通过技改对余量氢气提纯后形成氢气商品。 

  (三)推动绿氢与煤化工耦合 

  我市积极引导在建的绿氢项目与煤化工耦合发展,在新能源发电指标分配方面向大型煤化工项目倾斜,助力传统煤化工向低碳、零碳化工转型。初期以中天合创、中煤、宝丰等项目为支撑,开展绿氢替代灰氢和合成甲醇的试验示范项目,逐步拓展到绿氢精细化工、绿氨等行业,打造绿色甲醇化工(液态阳光)、绿色合成氨产业链,最终形成绿氢在现代煤化工产业的广泛利用。 

  下一步,我市将以煤炭、水资源、环保空间为基本约束条件,重点完成国家规划布局的煤炭深加工项目,合理布局新建项目,结合实际尽可能延伸产业链条,发展科技含量高、要素指标占用少的精细化工、高端化工及前沿化工,努力推动煤化工产业升级转型,并依托现有产业基础,结合各工业园区发展现状,按照统筹规划、分区实施、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原则,高标准建设国家级现代煤化工产业集群。此外,我市将严格控制煤制甲醇、化肥、焦炭等过剩行业产能总规模,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提高核心竞争力,聚焦循环经济,推动化工废弃物减量化和资源化,重点提高焦炉煤气、煤焦油等副产品的利用水平,打造焦炉气合成气乙二醇聚酯纤维、煤焦油粗苯精苯环己酮己内酰胺尼龙锦纶等产业链,努力实现产业大循环和项目之间的工业代谢 

    

    

    

                        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

                         2022年97日

  (联 人:奇少东 

  联系方式:0477—8589950) 

转载声明:转载请注明出处并做回链

主办: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

承办:鄂尔多斯市行政审批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1506000004     蒙ICP17002409号-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77-8581170(工作时间)

建议使用:1920×1080分辨率 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

邮箱:ordosxxbs@163.com

   蒙公网安备 150603020001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