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川草色青袅袅,绕屋水声如在家。
行走在乌审旗乌兰陶勒盖镇,希布尔泉缓缓流淌,清幽草木阵阵幽香,乡村道路干净整洁,道路两旁花草葱茏,极目远眺,蓝天下错落的林草变换着色彩,远处的洁白毡房,壮实的牛、肥美的羊惬意地在草原上游荡,悠闲自在,从日出到日落,尽情享受暖阳。
近年来,乌兰陶勒盖镇擘画乡村美丽画卷,以产业振兴为“风向标”,打好乡村振兴“组合拳”,不断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筑牢产业振兴发展之基,拓宽农牧民增收致富渠道,让群众更有获得感。
在巴音希利嘎查,我们见到了内蒙古稀贵农牧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乌兰夫。
1995年出生的乌兰夫是当地青年,大学毕业后没有追求繁华都市的“诗与远方”,毅然回到家乡创业,做一名专业的“养羊达人”。
在乌兰夫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细毛羊养殖基地,据他介绍,细毛羊养殖基地是以“龙头企业+基地+示范户+农牧户+效益+市场”合作模式,总投资320万元,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巴音希利嘎查以土地入股方式占51%的股份,内蒙古稀贵农牧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占49%的股份,按股份投入比例进行分红。
“在这里养羊,大家都可以当‘甩手掌柜’。”顺着乌兰夫手指的方向,智能化羊棚、标准化草棚、饲料库、饲料加工车间、消毒室、兽医室、水、电、暖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
独特之处在于,养殖基地采用智能化养殖、自动化饲养技术和标准化、规模化饲养方式,大大节约了人力、物力和财力,“只需一键”即可轻松“搞定”。
农牧民嫌养羊“费劲”?那没关系,养殖基地专业“收羊羔”。
“刚过完年就把所有的羊羔卖了,收入10.7万元。”牧民傲特根毕力格说,“养殖基地多大的羊都收,而且价格普遍高于市场价,为牧民们打通了‘畅销路’和‘致富路’。”
“除此之外,养殖基地还有一体化发展专家服务站,为牧民解决鄂尔多斯细毛羊繁、饲、产技术等‘疑难杂症’,辐射带动周边及毗邻细毛羊养殖嘎查村,破解传统饲养管理及粗放经营模式造成的增收缓慢、产业化水平低、效益差的发展瓶颈,实现饲草料的转化增值,进一步体现牧区草原建设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效益。”乌兰夫说,推动细毛羊产业高质量发展,不仅要“富口袋”,还要走出一条标准化、规模化、绿色化、科技化的鄂尔多斯细毛羊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新路子。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诗中的美景“复制”在了巴音高勒嘎查。
巴音高勒,蒙古语意为“富饶的河流”,嘎查得名于水、富名于泉,一眼希布尔泉终年流涌不息,在乡村振兴的路径探索中,真正让汩汩流淌的“清泉水”成为了助力嘎查发展的重要“动力源”。
在“一眼泉”的不远处,由乌审旗水投集团和巴音高勒嘎查“企地合作”共同经营的矿泉水厂矗立在我们面前。
“目前已建成年产6万吨桶装水生产线、年产4万吨瓶装水生产线,每年可以给嘎查村带来百万元左右的收入。”矿泉水厂相关负责人白智慧介绍,矿泉水取名“温都尔”,主要生产18.9升、7.5升、5升桶装水和360毫升、496毫升的瓶装水。
“温都尔”为什么能给村集体带来这么大的效益?它有什么神奇的地方?
“它是天然富锶饮用水。”白智慧一语点破。
据了解,国家标准规定锶含量在0.20~0.40毫克/升时为天然饮用包装饮用水,而公司产品经检测锶含量高达1.692毫克/升,远高于国家标准。
白智慧介绍,公司生产包装饮用水所采用的富锶泉水,正是源自草原地下2000米以下,经多层方沸石天然过滤的富含锶、偏硅酸等多种天然矿物元素泉水,水质呈天然弱碱性,受到了各地商家的一致好评。
企业效益好,牧民自然富,当地农牧民除了年底能拿到分红外,还能在水厂实现“家门口”就业,可谓两全其美。
“下一步,我们的销售目标是每年380万元左右,还将销往成都、江苏等地,让‘温都尔’成为农牧民致富的‘领航员’。”白智慧憧憬地说。
“通过矿泉水厂,我们又拉动了红牛养殖基地发展,还成立了文贡塔拉专业合作社。”乌兰陶勒盖镇巴音高勒嘎查驻村第一书记刘祥告诉记者,村集体经济壮大的同时,村委为每户农牧民缴纳医疗保险、修建并养护道路、资助大学生等,让农牧民得到实惠。
以“一眼泉”为基,巴音高勒嘎查实现了资源变资产、风景变前景、弱村变强村的华丽“蝶变”。
“新征程上,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对标全市‘三个四’目标任务、全旗‘三四四’发展任务,全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乌兰陶勒盖镇党委书记乌都巴拉表示,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只有抓好产业发展,才能壮大集体经济、扩大农村牧区就业门路、增加农牧民收入,实现共同富裕。
产业欣欣向荣,乡村美美与共,生活蒸蒸日上,治理井井有条,乌兰陶勒盖,向着美好再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