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里每天都很热闹,我们能在这里打牌、听课”“有唱歌、跳舞的地方”“社区设有老年餐厅,吃饭的问题也解决了”……问及群众对社区各项工作的看法,大家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近年来,鄂托克前旗上海庙镇马兰花社区探索新型党建工作方法,以提高服务质量和改善居民生活条件为目标,把居民需求作为社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打通了社区服务和群众需求的“最后一道门槛”,架起与居民沟通的桥梁,将社区打造成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园。
“我几乎每天都会来这儿唱歌、打牌。”社区的一位老人高兴地说,“社区活动室不仅充实了我们的生活,还让我结识了许多新朋友。”
一直以来,马兰花社区把“为老服务”作为提升居民幸福感的有效载体,成立鄂前旗老年大学马兰花社区分校,不断优化升级养老服务中心,有效满足了社区老年群体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
“我们把服务是否改善,办事是否方便作为评价标准,将实事真正办到群众的心坎上,全力提升便民服务水平,使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马兰花社区党支部书记包亚会表示。
马兰花社区通过“蜂窝治理模式”,深入挖掘新乡贤能人,组建成立专门团队,围绕居民需求,以网格为单位提供全方位服务。同时,采用“线上+线下”的方式,提供便利化服务,让数据信息“多跑路”,服务对象“少跑腿”。
“装修噪声影响我们休息了。”在微信群接到居民反映的情况后,社区网格员李玉仙及时联系解决问题,得到居民的连连称赞,“社区的处理速度还是很快的,值得点赞。”
据了解,社区还结合自身辖区特点和需求,组建了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开展“党员一日餐”、入户走访、环境卫生整治、健康义诊、化解邻里矛盾等服务,累计处理“非通讯”“非上门”诉求120余起;积极推广“和”文化人民调解模式,将企业职工中的专业人才、老党员、老干部和法院、司法所等共建单位中的法律人才纳入“小包调解工作室”,为居民提供劳动合同、劳动纠纷等方面“私人订制”法律援助10起,协助解决停车难、邻里纠纷等60多起。
“把每一项平凡的工作做好就是不平凡,对于居民服务,我们没有‘鸡毛蒜皮’,只有竭尽全力。”包亚会表示,马兰花社区将持续探索基层治理新方法、新思路,深耕“小社区” 服务“大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