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伊和乌素苏木总面积为4918平方公里(738万亩),其中草牧场702万亩、耕地18.2万亩、林地17万亩,是典型宜牧的“大牧区”,牧业体量占比达到杭锦旗三分之一。但长期以来,农牧业生产经营传统粗放,农畜产品品牌“小散乱”,优质产品“养在深闺人未识”,卖不上好价钱。
乡村振兴,首要的切入点就是产业振兴。伊和乌素苏木系统谋划、统筹推动,紧紧抓住农牧业产业发展“牛鼻子”,按照“两区一带双中心,一村一品多产业”的总体布局,深入推进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实施“稳粮优经扩饲”和“稳绒增肉兴奶”,充分发挥得天独厚的农牧业优势,围绕“优配套、深加工、扩渠道、提品质、强品牌、推示范”的发展思路,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推动农牧产业多点开花。其中,打造以内蒙古瑞德兴泰源农牧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为典型代表的优质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是重要一步。
提高农畜产品的附加值不仅限于此,伊和乌素苏木还推陈出新,立足本地驼奶、马奶、牛奶等特色农畜产品,向精深加工方向转型升级,建成了高端营养食品加工生产园区,打造集奶食品灌装生产、加工、包装、销售于一体的高端营养食品链条,传统的奶产业被赋予了全新的内涵。目前,园区生产加工车间已建设完工,正在进行设备调试工作,即将正式投产。
还未走进什拉乌素集中安置区湖羊养殖项目,一阵阵“咩咩”的叫声便先入耳。2020年3月,为切实解决什拉乌素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产业发展难题,确保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伊和乌素苏木将原有靠天养牧变为舍饲养殖,正式将湖羊养殖项目引进什拉乌素。2021年,投资1000万元实施了什拉乌素湖羊养殖续建项目,完成“伊和肉羊”种羊繁育中心建设,新引进湖羊2600余只,基础母畜存栏量6000余只,易地扶贫搬迁户户均净收益达5-6万元。在此基础上,启动了肉羊养殖园区建设和“伊和肉羊”品牌创建工作,与龙头企业、内蒙古农科院联手,打造了杭锦旗湖羊繁育中心。记者采访之时,驻村干部与村“两委”成员正忙着规划实施湖羊养殖的新计划:在现有6栋3800平方米棚圈的基础上续建4栋棚圈用于肉羊育肥,借助帮扶企业准能集团的力量推动肉羊产业发展,按照村集体经济与农牧民利益联结的新模式,采取“放母收羔、雪球滚动”方式推广周边散户养殖,培育500户散户养殖,实现嘎查村集体经济与农牧民互利共赢。
调结构、促转型、提效益,伊和乌素苏木乡村振兴产业支撑硕果累累。“十三五”以来,伊和乌素苏木累计培育新型经营主体154家,引进农牧业小微企业10余家,实现白绒山羊养殖达49万只,湖羊基础母畜存栏量近1万只,牛、骆驼等大畜常年保有量在3.4万头,托起了广大农牧民致富奔小康的梦想,打开了一扇扇增收的新大门。
春寒料峭的时节还未走过,一轮乡村振兴的热潮正在伊和乌素苏木蓬勃升起,这片美丽的牧野正呈现出越来越生动的新样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