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市住建局 2023年述职报告

字号:

  打印

   市住建局“三民”活动述职报告

    

  2024111日) 

    

各位市民代表: 

  2023年是“三民”活动开展的第三个年头,前两年,广大市民代表和基层群众对市住建局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我们一件一件的落实,现已全部办结。去年,市住建局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认真办好“两件大事,扎实推进“三个四”工作任务,全力建设更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打造全国一流城市形象。 

  一年来,我们聚焦办好老百姓“生活起居”这些关键小事,全方位推进宜居暖城建设,让人民群众在暖城生活得更舒心、更美好。 

  ——我们努力提供有品质、有档次的好房子。以满足群众改善性需求为目标,新增住房2.7万套、351.5万平方米。优化调整预售资金监管制度,全市在建在售房地产项目全部纳入监管,为群众购房上了“保险”多渠道筹资资金9.6亿元,让237老旧小区换新,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137万平方米,加装电梯148。目前,全市2000年以前建成的老旧小区已基本改造完,提前两年完成了国家规定的改造目标。新建1198套保障性租赁住房,3.4万户家庭提供公租房实物保障此外,还保障了1000多套专家、人才用房,努力让来了的人才留得住,没来的想要来 

  ——我们努力建设既舒适、又便捷的好城区。公园城市是新时代城市发展的高级形态。我们对标成都等地区先进经验,编制《全域公园城市总体规划》,全面启动城市更新和城市精细化管理三年行动,新增改造市政道路38.7公里,打通断头路25,特别是老旧街区改造工作,如今大家经常“打卡”的东胜1980,就是通过更新改造的方式,把城市的“伤疤”变成了新的经济带动极,这一经验得到了自治区领导的认可,为全市乃至全区老旧小区改造工作趟出了一条新路子。城市日新月异,但不变的是绿色。我们接续打造56口袋公园、小微绿地,110公里绿道,合理布置5000多座新能源充电桩,东胜区再生资源回收微单元建设经验面向全国推广。大家对“开窗见绿”“出门入园”有了更真切的感受。 

  ——我们努力提供便捷化、暖人心的好服务。全域推进“红色物业”品牌,合力打造9典范社区,育英社区被住建部列为完整社区建设试点,新建居住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实现了全覆盖。努力让孩子的托育教育,青年人的休闲放松,老年人的康养健康在一方天地中得到共同满足。住房公积金缴存总额84.3亿元,贷款56.8亿元,有力支持了住房消费。着力优化住建领域营商环境,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由51项压减至37项,“拿地即开工”成为现实,改革经验获得住建部认可,改革的红利的到充分释放。 

  一年来,我们聚焦守牢老百姓“生命财产安全”这条底线,深层次推进韧性暖城建设,让城市“面子”更靓、“里子”更实。 

  ——我们用心守护城市运行的生命线。对中心城区6个街道、13个社区和45个小区开展了城市体检,新建改造各类管网324.6公里,重点针对城镇供热问题开展“冬病夏治”专项行动,一批“城市病”得到了及时治理。尽管如此,在我们刚刚经历过60年不遇的极寒天气面前,虽然全市总体保持了温暖状态,但一些地区也因应对不力有群众受冻的现象,对此我们深感不安、深表歉意。 

  ——我们扎实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以水定城、以水定人,水是制约城市建设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今年,我市颁布了《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条例》,成功创建自治区节水型城市和海绵城市示范城市。通过以创促建,让城市20%以上的建成区能够像海绵一样,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我们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深入开展建筑施工、自建房、城镇燃气、消防历史遗留问题专项整治,累计排查整改建筑领域问题隐患1万项;摸排自建房42万栋,初判存在安全隐患1.3栋,全部落实管控;排查城镇燃气用户30多万户,发现隐患并整改7776项;消防历史遗留项目完成整治1046项。全力“稳楼市”,争取“保交楼”专项借款10.6亿元,累计交付房屋8825套,超额完成国家下达年度任务的12个百分点,备受关注的恒大名都一期项目1148套房屋如期交付。全市63226.2万套房地产历史遗留问题销号。 

  一年来,我们聚焦让老百姓生活的更有“智感”这个追求,高水平推进智慧暖城建设,让这座现代名城更加知冷暖、懂人心。 

  今年,我们对标全国先进,以CIM”技术为基础,逐步构建起了数字住建“1+4+N”体系。 

  ——“智慧工程”方面。主要应用在工程项目建设前期审批、中期建设、后期管理场景。比如,一项工程在审批阶段时,可以通过审批管理平台查看手续办理进度;在建设阶段,智慧工地系统可对项目建设现场进行不间断全覆盖监管;建设完成后,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就可实时查看其运行使用情况。 

  ——“智慧住房”方面。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平台能够让房地产项目在建设中花的每一笔钱都清清楚楚,有效抑制“烂尾”风险;房地产项目超市让闲置资产上“货架”,投资方可以像“网上购物”一样挑选心仪的项目,促成合作项目17个,有效推动“包袱”变“资源”;公租房APP让大家实现了公租房申请“一键直达”;农房全生命周期管理为农村牧区房屋配备了“管家”。 

  ——“智慧城建”方面。主要应用于智慧水务、智慧供暖等场景。在未来的城市建设发展中,这些应用将为我们提供精确、详实的数据参考,甚至能够描绘出未来510年的城市样貌。 

  ——“智慧城管”方面。内涝监测预警系统实现旗区全覆盖,在汛期作用发挥明显;燃气预警平台投入试用行。今后的城市管理将逐渐由“看天防灾、经验处置”向“精准防范、精细治理”转变。 

  经过一年的探索和实践,我市智慧城市建设迈出了新步伐,数字住建创新建设经验在住建部主办刊物刊发,受到了全国广泛关注。 

  市民朋友们,大家在城市中生活,从早晨起床后洗漱时自来水管出不出水,出门扔垃圾时小区有没有垃圾收集设施,上班时路上拥不拥堵,休闲活动时周边有没有娱乐设施,晚上睡觉时家里暖不暖和。这些都是我们要做和正在做的事情。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不仅仅是冷冰冰的“砖块瓦砾”,也是关乎万家的“温暖工程”。新的一年,我们将坚决贯彻落实市委、政府的部署要求,把“温暖工程”作为头号工程,统筹住房和城乡建设各项事业,拿出最大的诚意、夯实最硬的作风,盯着大家最关注的、锚定大家最切身的,一件一件的办、一个一个的做,让“暖城”暖身更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