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大中小
2023年,市应急管理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工作主线,全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实现“双下降”;扎实做好防灾减灾救灾,未发生凌汛灾害、较大险情和人员伤亡事件,未发生森林草原火灾和人员伤亡事故。
一、安全生产综合监管不断加强。及时调整了市安全生产委员会组成人员,建立11个安全生产专业委员会工作机制。围绕重要时间节点,开展了5轮次集中督导检查。推动安委办实体化运行,配备了市安委办专职副主任。及时约谈东胜区、伊金霍洛旗,推动自治区安全生产专项巡视整改落实;向有关旗区和行业部门发出警示、提醒、督办12次;对3起一般生产安全事故进行挂牌督办。阿拉善盟新井煤矿“2·22”事故发生后,立即安排部署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全年累计排查各类企业54986家次,发现各类隐患64123项,已完成整改隐患62213项。深入开展全市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排查发现重大隐患577项,已完成整改567项。
二、安全生产行业监管不断强化。狠抓直接监管行业安全防范。危化方面。出台危化安全监管18条硬措施、危化生产企业39个不准。完成72家企业安全设计诊断、29家企业老旧装置安全风险评估。建立了安全生产企业年度报告、主要负责人述职、计分考核、建设人员定位系统和特殊作业电子票证系统等9项制度。全市87家重大危险源企业均建成电子作业票、具备作业过程全程可视化、人员定位、人员聚集风险预警系统。自治区危险化学品领域安全生产第三督导检查组反馈的60项隐患问题已全部完成整改。争取到应急部、财政部2023年危险化学品重大安全风险防控资金7200万元。全年两次重大危险源排查整改问题2209条。非煤矿山方面。开展非煤矿山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安全评估+执法+服务等工作。大排查大整治共发现并整改安全隐患203条。冶金工贸方面。开展冶金等工贸行业“打非治违”“罚而不改”和外包专项整治、工贸重点企业有限空间作业专家指导服务、冶金等工贸企业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等工作,大排查大整治共发现并整改安全隐患841条。全系统共开展执法检查3425家次,立案查处399家,罚款1104.47万元。
三、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不断严密。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结合,全力做好防灾减灾救灾。森林草原防灭火方面。发布年度禁火令。建立五级网格化管理体系。开展专项检查和专项打击行动。组织开展2023年全市森林草原防灭火实战演练。黄河防凌方面。公示黄河鄂尔多斯段防凌行政责任人。修订印发《黄河鄂尔多斯段防凌应急预案》,在达拉特旗二贵圪旦险工段组织开展军地综合演练。防汛抗旱方面。通报并公示全市防汛抗旱行政责任人。储备50多种防汛抗旱物资装备,落实抢险救援队伍106支7202人。争取到2023年中央自然灾害救灾资金(第三批洪涝灾害救灾补助)134万元和价值46万元的防汛抗旱物资均已下达各有关旗区。综合减灾方面。将原市减灾委、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合并为市防灾减灾救灾指挥部。发放冬春救助资金3348.05万元,充分发挥救助资金“兜底线、救急难、解民忧”作用。完成我市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区划评估报告。
四、应急管理能力和体系建设不断提升。梳理各旗区各部门各类预案制定情况,督促开展预案修订。全年开展应急演练969场,参与144846人次,其中组织举办了“协同应急·2023”内蒙古自治区抗震救灾暨鄂尔多斯市应急救援综合演练。制定了《鄂尔多斯市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分级应对实施细则(试行)》。深入开展“百团进千企”宣讲活动,累计举办专题培训125场,培训各级领导干部6834人次。持续加强宣传教育,累计制作各类短视频202部,累计播放量达311.4万次;在人民网、新华社客户端等主流媒体发稿23篇,全面营造“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良好舆论氛围。市应急管理局荣获全国应急管理新闻宣传暨学报用报先进单位称号。共组织“三项岗位”人员46193人次参加培训、71806人次参加考试。市委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行业干部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市委编委印发《关于加强旗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通知》《关于加强市应急管理局机构编制保障的通知》。向全市7家化工园区派出14名驻园指导人员。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内蒙古研究院合作,筹建安科院。积极推进智慧应急建设。探索通过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与市属国企合作,组建科技服务公司,向全市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提供安全检查、评估等专业服务。
五、为全市营商环境持续改善贡献应急管理力量。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落实政务服务“三集中三到位”工作要求,运用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实现审批事项“一网通办”,全年共发放各类安全许可证310余份,出具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审查意见书151份;促进数据信息跨地区、跨层级、跨部门互联互通、充分共享,实现群众办事极简办、高效办、免证办,按照工程标准全年重新生成各类电子证照904份;积极推进“蒙速办·帮你办”“全市通办”“好办快办”特色工作,实现“全市通办”事项异地受理、远程办理,最大限度减少企业和群众“多地跑”“折返跑”。
六、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市民关注和社会热点。2023年,我局按时办结市政协委员提案协办件1件;共受理便民热线转办各类问题19条,响应率、解决率和满意率均为100%。
一年来,在市委、市人民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各级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我们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在此,我代表全市应急管理系统向大家致以诚挚的谢意!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深知全市安全生产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特别是杭锦旗“9·7”事故、伊旗“10·19”事故的发生,暴露出企业本质安全水平较低,监管人员数量、专业素质存在不足,信息化滞后、无三方团队支撑等突出问题。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做好应急管理工作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市应急管理局将紧紧围绕办好自治区“两件大事”和实现市委“三个四”工作任务,统筹发展与安全,树牢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固本强基作为应急管理工作主题,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全面重塑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整治体系、监管体系、防范体系,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