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市司法局 2023年述职报告

字号:

  打印

   坚持人民至上 建设法治暖城

    

尊敬的市民代表: 

  大家好,我是市司法局局长高峰。下面,我向各位市民代表作工作汇报,请予评议。 

  2023年,市司法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紧扣自治区“两件大事”和市委“三个四”工作任务,紧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治需要,全力想办法、出实招,破难题、闯新路,切实以新担当、新作为、新成效,努力向人民群众交出了一份合格答卷。 

  一、统筹推进法治政府示范市创建,不断提升法治鄂尔多斯建设水平。将法治政府示范创建作为法治建设的主体工程,以示范创建为抓手,建设法治暖城。一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提升法治素养。创新学法用法工作机制,统筹推动各级党委政府、各级各部门党委(党组)学法120余次,举办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培训1160余场次。策划开展各级政府部门“一把手”谈法治活动,制作专题栏目25期,组织32批次205家单位旁听法院庭审,开展党政主要负责人年度述法,全市各级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和水平明显提高。二是推动健全制度体系,全面提升依法行政水平。推动各级政府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提请市政府出台《重大行政决策公众参与办法》《重大行政决策实施情况跟踪反馈和后评估办法》,联合开展重大行政决策档案专项评估,督促各级党政机关配备法律顾问,重大行政决策法治化水平明显提高。完成了《鄂尔多斯市水资源管理条例》等5部地方性法规立法工作,开展了《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拟定地方性法规草案、制定政府规章程序规定》立法后评估,制定了《鄂尔多斯市行政规范性文件建议审查处理实施办法》等3项制度,全年清理废止和宣布失效规范性文件166件、备案审查规范性文件34件,确保行政行为于法有据、合法合规。三是强化行政执法协调监督,促进严格规范文明执法。在自治区率先出台《行政执法监督文书范本》,统一编制完成苏木乡镇(街道)执法事项清单、流程和文书,公开选聘行政执法社会监督1017,全面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工作。扎实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和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办结举报线索118条,及时回应人民群众关切的行政执法问题。开展全市行政执法案卷抽检评查,向11个部门发出《行政执法监督意见书》,集中整改6大类392个不规范问题,严格审核、清理行政执法主体、执法人员执法资格,行政执法规范化水平明显提升。经过不懈努力,2023年我市被评为全区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并被推荐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参评地区。 

  二、创新制度机制,为人民群众提供均等普惠的公共法律服务。坚持人民至上,以人民群众的法治需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提升公共法律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一是创新方式方法,开展“体验式”普法。举办了“普法园游会”“法治年货节”“法治暖城奇妙游”等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普法宣传活动,广大人民群众踊跃参与,得到了一致好评,做法先后被国家和自治区主流媒体转发报道。加强新媒体技术在普法中运用,开通了“鄂尔多斯普法联盟”抖音账号,打造新媒体宣传矩阵,制作发布短视频139期,宪法系列宣传片《暖城崇宪》在全社会引起热烈反响,普法联盟抖音号获评“2022年度自治区优秀政法新媒体账号”。二是健全法律援助制度,让弱势群体感受法治温暖。坚持把法律援助作为一项民心工作来抓,在全市人社、妇联、武警部队等机构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198家,启动审查起诉阶段律师辩护全覆盖试点,推行首问责任制、经济困难状况告知承诺制、限时办结制等制度,做到“应援尽援”“应援优援”,全年办理法律援助案件3199件,其中涉农民工案件313件,帮助农民工挽回经济损失800余万元,市法律援助中心获评“全市拥军优属先进集体”称号。三是简化办事流程,为群众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蒙速办”平台开通公证“掌上”服务功能,实现公证业务全程网办,做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累计办理公证业务31124件。开通服务绿色通道,推出困难企业公证法律援助,全年累计为困难企业减免公证费约90万元。司法鉴定实行365天全年无休、24小时全天候服务承诺,全年办理鉴定业务11783件。四是开展律师进乡村”活动,让法律服务深入到千家万户。出台《“鄂尔多斯市律师进乡村(社区)、暖城公益法律服务在行动”若干措施》,动员全市1030名律师与1002个村(社区)签订法律顾问协议,开展“一对一”结对共建法律服务活动。充分借鉴苏州自贸片区法律服务中心好经验、好做法,在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等工业园区设立法律服务区,全程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一年来,广大律师累计为村民提供法律咨询4213次,开展法治宣讲1900余场,修订乡规民150余项,处理涉法涉诉信访案件89件,调解矛盾纠纷2400余件,真正实现了让人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该项便民举措受到自治区司法厅好评,我市3家律所获评“全区优秀律所”,我局作为盟市代表在全区会议上作了典型发言。 

  三、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建设高效便捷的矛盾纠纷化解体系。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加强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前端化解、关口把控,促进矛盾纠纷及时就地化解。一是加强人民调解工作,及时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出台《关于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基础性作用推进诉源治理的意见》,市旗乡村四级共组建人民调解委员会1162个,打造100家个人品牌调解工作室,一年来各级调解组织共调解矛盾纠纷13406件,努力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二是加强行政复议工作,妥善化解行政争议。打造“阳光复议”品牌,建立司法所行政复议转递代办机制,全年办结复议案件415件,其中化解争议和纠错案件183件,行政复议监督纠错、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成效明显。建立行政诉讼“庭前提示+庭后通报+结果运用+个案约”工作机制,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保持100%,行政诉讼案件败诉率由去年21.6%下降到12%。三是加强民商事仲裁工作,切实提高仲裁公信力。加强仲裁委员会组织建设,提高仲裁员业务能力,强化廉洁教育,健全仲裁案件专家咨询和仲裁文书核阅制度,不断提高仲裁案件质量,全年办结仲裁案件435件,调解案件260件,实现法院监督零撤销的历史最好水平,切实为市场主体提供高效便捷、公平公正的争端解决服务。 

  四、强化为民服务理念,努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坚持民之所需、政之所向,始终把群众的诉求和冷暖放在心上、抓在手上。一是强化督查督办、接诉即办。进一步畅通企业和群众反映诉求渠道,全程跟进督办自治区“蒙企通”民营企业综合服务平台反馈的企业诉求,累计办理10件。出台《市司法局接诉即办办理制度》,规范办事机制与流程,全年受理群众反映本行业领域诉求35件,响应率、回复率、办结率均达到100%,受到了人民群众一致好评。高质量办结人大代表建议4件、政协委员提案9件,回复率、满意率全部为100%,取得了较好社会效应。二是持续推动共驻共建。常态化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将办实事与普法宣传相融合,策划推出 “暖城小司助力乡村振兴”系列产品,投入资金6万元。落实“双报到双服务双融入”工作机制,领办2个为民服务共建项目,开展志愿服务50余次。落实包联驻村责任,争取行业部门政策支持,协调农维资金20万用于改善村内基础设施,协调东胜区红十字会为新增监测脱贫户获得救助资金,协调保险公司解决村民住院补贴费用,协调乡镇人民政府修建改善乡村道路6.5公里,市司法局被市包联驻村工作领导小组评为“2022年度全市消费帮扶工作突出贡献单位”。 

  尊敬的广大市民朋友,2024年市司法局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实自治区党委十一届七次全会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市委五届七次全会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创建“全国法治政府示范市”为抓手,以增进“群众法治获得感”为目标,笃行实干、勇毅前行、攻坚克难,奋力开创法治建设和司法行政事业发展新篇章,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