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大中小
按照活动安排,下面,我代表市能源局作工作报告,请予评议。
2023年,市能源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能源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贯穿全年工作各方面,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聚焦聚力办好“两件大事”,以“三个四”工作任务为抓手,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各项工作,交出了一份“有温度、有力度、有深度、有态度”的能源答卷。能源产业产值占工业产值的72.5%,对财税贡献率达75%,能源让经济更活、财力更足、实力更强。
一、当好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压舱石”,让“暖城”更有“温度”。作为国家重要的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我们始终牢记“国之大者”,全力保障能源安全稳定供应。一是继续发挥煤炭兜底保障作用,全市煤炭总产能达到10亿吨,全年销售煤炭8.51亿吨,累计外调煤炭6.6亿吨,三项指标均达历史峰值。完成国家下达的保供任务6.68亿吨,分别占全国、全区的26%、71%,连续3年保障国内25个省区市的用煤需求。完成区内7个盟市冬季供热取暖用煤1120万吨,在寒潮来临前,农牧民冬季取暖用煤和城镇集中供热“暖心煤”全部落实到位。二是充分发挥火电坚强的支撑作用,确保电力可靠供应,全年规上工业发电量超180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2.3%,外送电量超800亿千瓦时、增长35.8%。加快重点支撑性煤电项目建设,国能上海庙、内蒙古长城、国电长滩等一批煤电项目建成并网,新增火电装机432万千瓦,至此上海庙至山东、蒙西至天津南2条电力外送通道配套煤电项目全部投运,火电总装机达3559万千瓦,火电规模继续领跑全区。三是多措并举增加天然气稳定供给,继续推动苏里格、大牛地、东胜等气田稳产增产,预计全年生产天然气308亿立方米、增长2.65%,外输天然气250.6亿立方米、增长5.3%,惠及人口超2.5亿。
二、当好绿色低碳发展的“排头兵”,让能源转型更有“力度”。在“双碳”背景下,我们抢抓新能源快速发展的历史性机遇,时不我待紧抓快干推进新能源项目建设。全年开工新能源发电项目超1900万千瓦,总装机规模超1000万千瓦,占电力总装机比重超过22%。全年新能源发电量达125亿千瓦时,增幅超60%,相当于节约标准煤387.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050万吨。在推动新能源大规模高比例开发的同时,全力打造“新能源+生态治理”国家样板工程,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新能源经济效益协同发展,建成第一批新能源大基地、库布齐中北部基地100万千瓦光伏先导工程等一批引领性、示范性项目,累计治沙面积超20万亩、治理采煤沉陷区近10万亩。
三、当好改革创新的“先行军”,让能源革命更有“深度”。我们始终把改革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着力推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在能源领域示范应用。在传统能源领域,下大力气推动“安全生产标准化、煤矿建设智能化、矿区生态绿色化”于一体的“三化融合”现代化煤矿建设标准,累计建成多种类型不同规模智能化矿井123座、智能化采掘工作面380处,智能化煤矿涵盖产能达6.2亿吨/年,约占在产产能的70%;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二级及以上煤矿达174座,占比近95%。联合华为煤矿军团,先后组建矿鸿工业互联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鄂尔多斯工业互联网平台,在全国率先开展智能化煤矿数据融合共享试点示范。出台了《鄂尔多斯市露天煤矿智能化建设与管理规范》,填补了国内地级市露天煤矿管理规范空白。在新能源领域,积极推动新能源与煤化工耦合发展,出台了《支持氢能产业发展若干措施》,准格尔旗纳日松光伏制氢产业示范项目(我国首个万吨级新能源制氢项目)、鄂托克前旗上海庙风光制氢项目相继建成,形成绿氢产能1.6万吨/年。利用我市的煤炭物流优势,加快氢能、新能源重卡推广应用,构建国电察哈素煤矿—巴图塔等3个煤炭短倒应用场景,累计建成加氢站7座,投放氢燃料电池汽车151辆;建成新能源陆港物流项目2处,投运充换电站10处、充电桩32个、新能源重卡近800台。
四、当好惠企利民的“贴心人”,让能源服务更有“态度”。企业和群众的满意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一年来,全市能源系统不断优化服务举措,实施审批服务“三集中三到位”、“周督察月回访”和“互联网+监管”等一批创新举措,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大幅提升,社会满意度持续攀升,“获得电力”营商环境指标已连续四年获评全区第一。第十七届煤博会、全国《智能化矿山数据融合共享规范》发布会、2023世界新能源新材料大会等一系列会议成功举办,并取得丰硕成果。扎实开展“两优”专项行动,下放市本级职权事项8项,简化办事环节47个,精简办事材料7项,审批总时限压缩60%以上,项目核准立项时间减少至3个工作日以内。下沉旗区、园区开展“三送三进三提升”上门审批服务,市本级核准企业投资项目91个、增加40%,总投资654.4亿元、增长150%,能源经济“软”实力不断增强。一年来,我们深入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把传承践行“四下基层”与大兴调查研究、政务服务热线、来电来访等结合起来,广泛吸收企业和群众意见建议,着力推动各项工作走深走实。坚持运用法治思维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难点堵点问题,全年办理接诉即办91件,响应率、解决率、满意率均在95%以上。
总的看,2023年全市能源领域各项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广大市民期望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聚焦办好“两件大事”和推进“三个四”工作任务,加快构筑世界级能源产业,努力把现代能源经济这篇文章做好。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