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大中小
述职报告
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民委党组书记、主任 特古斯
(2024年1月10日)
广大市民朋友们:
刚刚过去的一年,市民委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毫不偏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聚力落实好内蒙古“两件大事”和全市“三个四”工作任务,将扎实开展主题教育同主线工作高效结合,着力推进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聚焦主线,全力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我们深入落实市委“144610”工作体系,开展“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群众教育实践活动6100余场次。积极推进“互联网+民族团结”行动,深化与新华社、中国民族报等多家主流媒体合作,传播更多暖城“好声音”。2023年,市民委被确定为国家民委信息直报点,迈入全国、全区民委系统信息工作“第一梯队”。升级打造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研究中心,创新构建“理论+实践”“线上+线下”教学模式,承办全国性年会4次,举办区内外各级各类培训近百期,培训学员9000余人次,年内获评“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鄂尔多斯市分基地”等10余项殊荣,邀请中国社科院王延中、郝时远等权威教授来我市实地指导,就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达成共识。深入挖掘红色文化、黄河文化、农耕文化、草原文化中蕴含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实,推出《石榴红了》等精品力作82部,持续推进《南京知青在草原》课题研究,启动《鄂尔多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编撰工作,高标准打造乌审红色小镇等教育阵地40余个,高水平创作《同心记》等文艺精品50余部,建设全国首家少数民族古籍文献成果展,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二、聚焦主线,全力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升级版。我们全面启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复创工作,实施暖城“石榴籽”创建品牌,形成“10+6+N”创建模式,升级打造6条示范带。扎实开展对标对表工作,积极推进跨区域、跨部门、跨行业共建联创,赴重庆市、吉林省延边州等地考察学习、形成合作,推进区域共建联盟建设。2023年,共培育国家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1个、自治区级10个、市级青少年民族团结教育基地10个,隆重表彰市级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40个、模范个人65名,全市创建工作的影响力、引领力持续增强。
三、聚焦主线,广泛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我们精心实施三项计划,开展“结对子”“手拉手”等交流活动一万余场次。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公园、广场、街区81个,公交、研学线路36条。充分发挥全市乌兰牧骑和300多个民间文艺团体的宣传作用,编排以“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为主题的文艺节目,举办“迎中秋 回‘姥’家”各族青少年走进湖北主题活动,高质量完成北京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轮展工作。积极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打造马兰花社区等试点10个,推动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的全方位嵌入。
四、聚焦主线,扎实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我们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培育更多“蒙”字号品牌,扶持特色种养、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建设中蒙医药材基地36处、发展传统疗术等特色产业项目62个。重点打造“娟姗奶牛”特色品牌工程,助推传统奶产业高端化、精细化发展。以“特色产业+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为导向,全力打造升级12个民族特色村寨。常态化举办民族传统手工艺品制作、农牧民职业技能等培训班,带动三万余人受益,各族群众就业创业能力显著提升,不断迈上共同富裕之路。
五、聚焦主线,不断提升民族事务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我们全面贯彻《宪法》、自治区《一决定》《六条例》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精神,以国家宪法日和“两月一周”活动为契机,广泛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助力更高水平“平安鄂尔多斯”建设。健全“大数据+网格化”工作机制,在全区率先建设指挥调度、宣传教育、平台展示、资源共享于一体的“智慧石榴籽”信息平台。认真听取社情民意反馈,在全区率先优化公民民族成份管理登记流程,全年高效办结市长信箱、人民网留言等热线平台反映诉求9件,响应率、解决率、好评率均达到100%。2023年,我委被评为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先进包联单位”。
各位市民代表,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广大市民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全市民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我们深知与各族群众的期盼还有差距。2024年,我们将聚焦主线、突出主线、贯彻主线,以成功复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和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市为目标,高起点谋划、高标准要求、高质量落实,着力打造“六个典范”,积极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鄂尔多斯样板”,奋力推进全市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打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践行典范。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实践体验和宣传教育,高标准建设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研究中心,完善“智慧石榴籽”平台,提升实践教育平台建设,加快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市。二是打造各民族一家亲文化交融典范。实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百千万示范引领”工程,深入实施“三项计划”,持续加大与权威研究机构和高校合作力度,加强对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研究阐释,创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三是打造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典范。加强法治宣传和教育培训力度,扎实开展“两月一周”活动,深化与新华社等主流媒体的合作,提升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水平,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四是打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典范。充分发挥鄂尔多斯市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基地作用,以推广普通话宣传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校园”专题培训等形式,进一步提高各族群众掌握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和水平。五是打造促进各民族共同富裕典范。发挥各级衔接资金作用,大力培育和发展特色产业,持续支持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发展与提升,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六是打造共命运革命传统传承典范。深入挖掘中国共产党在鄂尔多斯的革命历史,用红色文化培根铸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打造各族人民共命运的革命传统传承典范。
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真诚欢迎广大市民朋友们对市民委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并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我市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以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书写中国式现代化鄂尔多斯新篇章,共享幸福“暖城”美好生活。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