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市工业和信息化局2023年述职报告

字号:

  打印

  按照活动安排,下面我代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报告2023年工作,并接受监督和评议。今年以来,全市工信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聚焦落实“两件大事”和推进“三个四”工作任务,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着力稳运行、强基础、优服务、促发展,全市工业经济承压前行,保持了稳中有进的向好态势。

  一、突出运行保障,稳住工业经济大盘。1-11月份,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9%,高于全国1.6个百分点,主要表现出“两快两强一好”的特点。“两快”是:规上企业增长快,全年新增规上企业75户,同比增长14%,总数达到610户;新兴产品增长快,锂离子电池增长45倍,汽车、液晶显示屏、多晶硅分别增长54%、25%、17.6%。“两强”是:重点行业支撑强,全市规上工业行业增长面达66%,医药、汽车制造业增速超过50%,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石油加工及炼焦,非金属矿物制品等行业增速超过10%;民营企业支撑强,规上民营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1%,高于全市1.2个百分点,规上民营企业数量占全市76.6%,支撑作用持续增强。“一好”是先行指标总体向好,工业用电量797.5亿度,同比增长7.5%,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 

  二、突出项目支撑,加快促进工业投资。坚持把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作为重要抓手,全力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全年实施重大项目179个,全部开复工,完成投资979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05%。工业、制造业、高技术产业投资分别增长41%、155%、255%,其中工业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71.5%,工业经济投资拉动效应明显,一批先进制造业项目建成投产,新增光伏装备产能72.5GW、风机5GW、正极材料20万吨、光伏背板玻璃基板1200万重量箱。发布制造业重点产业链全景图,开展精准招商,先后外出40余次,举办专场对接活动10余次,对接企业100余家,签约工业项目162个,签约金额8818亿元,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三、突出强链建群,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以产业链为抓手,坚持点上强企业、线上固链条、面上育集群,着力打造新能源装备、新型化工、新材料等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风光氢储车”产业加速集聚,远景、隆基、晶澳等一批头部领军企业纷纷落地我市,新能源装备产业完成投资同比增长230%,率先在全区建成“硅料-多晶硅-单晶拉棒切片-电池片-组件”全链条产业集群,氢能、储能装备制造业走在全区前列;建成全区唯一新能源乘用车生产基地,成功入选全国第一批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城市,首次进入胡润中国新能源产业集聚度城市榜;现代煤化工产业动能强劲,宝丰、卓正等重大项目全面开工,中石化、荣信化工煤制烯烃等项目有序推进,新增煤化工产能200万吨,整体发展水平走在全国前列新材料产业快速集聚,东日石墨容器、默锐核级钠、恒星有机硅、伊诺高碳醇等一批新材料项目建成投产,新创负极材料等6个碳基新材料项目有序推进,全市新材料产业快速集聚;煤电灰铝产业有序推进,蒙泰获批1万吨电解硅铝合金指标,中试项目建成投产,100万吨铝合金工业化项目积极推进,粉煤灰提取氧化铝综合利用基地建设步入加速发展期。 

  四、突出转型升级,提升发展质量效益。聚焦数字赋能、绿色发展方向,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新建5G基站1953个,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达25.25个,居全自治区第一。新建工业互联网平台15个,伊泰信息煤炭工业互联网平台入选工信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示范项目。初步构建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编制十个行业数字化转型图谱,产业数字化路径逐渐清晰。全面完成限制类产能退出任务,累计退出产能602.8万吨培育创建绿色制造示范单位8家,蒙苏零碳产业园绿色微电网成功入选国家工业绿色微电网典型应用场景。实施节能节水改造项目37个,节能35万吨标煤、节水638万吨。牵头制定并发布3项内蒙古自治区地方能耗限额标准,淘汰高耗能机电设备8379台,绿色发展水平稳步提升 

  五、突出市场主体,激发工业发展活力。引导和支持企业加大技术投入,高效晶硅太阳能电池、PVC无汞规模化示范、万吨级合成气一步法制烯烃等一批新技术得到产业化应用,源盛光电、电力冶金、双欣环保3家企业获评自治区技术创新示范企业,默锐能源、亿利化学等7企业获批自治区企业技术中心,瑞隆气缸盖总成、亿利氢田碱性电解槽等4户企业7个产品认定为自治区技术装备首台(套)、关键零部件首批(次)产品,认定数量居全区第一。新增自治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9、创新型中小企业74户、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2个西金矿冶入选自治区第一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梯度培育总量走在区前列 

  六、突出服务企业,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坚持从企业和群众视角出发,通过接诉即办、来电来信、走访调研等各种渠道,回复市民意见建议和政策咨询30余条;实施助企纾困专项行动,“四类”困难企业减少135户;开展“我为企业找订单”活动,帮助705户企业达成订单54万件,订单金额超120亿元;协调帮助6户企业享受新兴产业电价政策,每度电节约成本0.12-0.15元;牵头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1486万元,无分歧欠款保持动态清零;累计争取自治区产业专项资金8500万元,兑付市级专项奖补资金8805万元,真金白银释放了政策红利,为产业添了热度,为民生增了温度。 

  2024年,我们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持把高质量发展要求贯穿新型工业化全过程,锚定“闯新路、进前列”的目标,当好企业贴心人,跑出服务加速度,推动各级惠企政策落地落实,全力打造优质的发展环境,助力企业做大做强,努力为幸福暖城作出更多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