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市发改委2023年述职报告

字号:

  打印

 发展为本 改革为民

  全力服务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各位市民代表,大家好! 

  发改委作为宏观管理和经济综合协调部门,负责全市经济运行、规划制定、项目投资、改革创新和综合统筹平衡等工作。过去一年来,市发改委紧扣“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两件大事,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聚焦“闯新路、进前列”目标,以“三个四”工作任务为抓手,积极听取民意民声,聚焦实干实绩,惠及民生民心,着力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今天向广大市民简要汇报。 

  一、积极应对复杂形势,精准发力政策调节,实现了经济稳中有进、进中提质 

  坚持问题导向,把推动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作为宏观调控的关键抓手,力促经济运行形稳势好。 

  一是优化经济运行调度。我们密切关注经济运行中的苗头性问题,全面分析把握经济运行的大趋势,建设全市“经济大脑”平台,创新运用税收、电力等大数据构建经济运行监测和分析体系。通过下沉企业了解微观主体实际困难,及时发现问题,针对性解决问题,实现经济运行闭环调度,高质量完成全年增长目标。预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1%,在高基数上实现了高质量增长。 

  二是强化政策供给。我们积极对接国家和自治区发改委,推动20余项重点支持事项、23项重大项目纳入《国务院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 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和配套清单,一批长期想干而力有不足的工作获得重大支持。我们坚持问题导向,加强政策研究,针对制约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短板弱项,牵头制定了我市《加快构建通江达海物流体系实施方案》《贯彻落实国务院〈意见〉工作方案》等一系列事关全局和长远的政策方案,将上级的支持事项和市委、市政府的蓝图规划细化为一个个能够落地实施的具体工程项目,确保政策红利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三是充分发挥规划引领作用。持续做好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落实,将规划目标任务分解到年度计划进行细化落实,有序衔接、压茬推进。2023年,我们扎实开展“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并根据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做了合理调整。目前,我市“十四五”主要目标指标进展总体符合预期,8项约束性指标全部达到或超过序时进度,“十四五”规划总体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我们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完成“十四五”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二、聚焦优化项目服务,全力攻坚重大项目建设,夯实了经济发展的根基 

  项目建设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线。我们坚持“项目为王”,推动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助力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加快重大项目建设将扩大有效投资作为稳增长、调结构、补短板、增后劲的关键性举措,实施政府投资5000万元以上、企业投资亿元以上重大项目472个,年内完成投资1544亿元,同比增长61.2%,达到历年来最高。全市固定资产投资连续23个月保持25%以上增长,今年工业投资占总投资的71.5%、提高5.8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占工业投资的48.5%、提高21.5个百分点,以投资结构调整带动产业结构转型的成效显著。 

  二是优化项目服务流程针对前期手续推进难、办理慢等长期制约重大项目建设的难题,实行审批流程公开、审批人员公开、代办人员公开的“三公开”工作机制,持续开展上门审批服务、项目集中联动审批、重大项目精细化调度通报工作,关口前移指导企业加快组件办理。年内开展三次集中上门审批和七次集中联动审批活动,累计办理事项772项。2023年全市共申报立项项目6183项,总投资9835亿元,总投资位居全区第一。 

  三是精准保障要素需求。我们依托重大项目调度平台、“碳立方”等数字化系统,综合调度项目要素保障情况,研究提出节能审查标杆引导等创新举措,把有限的要素资源用在高质量项目上。“十四五”以来,全市累计165个项目节能审查获得批复,在超进度完成能耗强度年度目标同时,有力保障了全市项目建设。我们打好主动仗、下好先手棋,创新开展全市134家重点用能单位深度节能诊断,梳理存量企业节能潜力470万吨标煤,中煤甲醇、汇能煤制气获得单列指标68万吨标煤,为完成任务提供坚实保障。我们紧盯重点领域,提前做好项目储备和前期工作,年内共争取上级资金11.4亿元、同比增加1.2亿元,争取专项债15亿元、同比增长114.3%。 

  三、始终保持战略定力,跨周期谋划产业转型,促进了新旧动能加快转换 

  我们始终牢记资源型城市转型使命,在煤炭行业量价齐升的繁荣周期中保持清醒头脑,持之以恒谋划推动产业跨周期转型,全方位加快新旧动能转换。 

  一是加强转型政策跨周期设计。抓住煤炭价格高位、现金流充足的有利时机,发挥政府在转型发展的主导作用,印发《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要点》《支持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若干措施》等政策措施,加快建设优势特色现代产业体系,支持各类企业主体加快转型。锚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统筹生产节能、生活低碳、生态绿色,主动探索能耗双控向碳双控转变,先行先试做好碳监测、碳计量、碳普惠、碳足迹、碳交易,成功入围国家碳达峰试点城市。 

  二是加快新能源全产业链建设。抢抓新一轮产业变革机遇,全面发力新能源装备制造业。聚焦风光氢储车“建圈强链”,加快补齐缺链环节,开工各类新能源装备制造项目45项,隆基、通威、晶澳、润阳、天合、信义、远景、华景、国盛利华等一大批新能源装备龙头企业进驻鄂尔多斯,氢能装备制造、储能装备制造走在全区前列,建成全球最大单晶单体太阳能工厂,首次进入胡润中国新能源产业集聚度城市榜前40名。 

  三是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现代煤化工产业提速增效,扎实推进乌审旗国家现代煤化工示范区核心区建设,启动建设现代煤化工创新技术中试基地,宝丰煤制烯烃、卓正新材料等项目全面推进,建成东日新能源材料石墨容器、新创负极材料一期等4个煤基新材料项目,蒙泰高铝粉煤灰制备铝硅合金实现产业化生产。我市被评为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优秀城市和在重点领域取得积极成效的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城市,获国家发改委等四部委通报表扬。 

  四、坚守为民初心,兜牢民生底线,提升了人民群众获得感 

  我们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切实把群众的急难愁盼办妥、办好,有效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一是确保粮食物资储备安全。市本级14万吨、旗区3.34万吨原粮储备数量真实、质量良好、管理规范,承储自治区级原粮任务从2万吨跃升至8.6万吨,同比增长325%。全市首座食用油脂储备库建成运行,完成1400吨食用油储备任务,市本级应急物资储备库建成投用。全市政策性粮油储备信息化升级改造全面完成,粮食购销领域实现“穿透式”监管。 

  二是办好惠民利民实事。2023年,累计争取中央及自治区预算内资金3.1亿元,用于支持医疗卫生、文化旅游、社会兜底、全民健身共20个项目。加快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织密扎牢全市民生保障网络。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争创国家级产教融合试点建设城市,推进应用技术学院教学能力提升,推动鄂尔多斯职业学院汽车产业学院实训基地建设。动态调整“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项目清单,推进市托育综合服务中心项目建设,争创国家级儿童友好试点建设城市。强化卫生、教育、养老托育等民生项目谋划储备工作,不断补齐民生基础设施短板,提升为民服务水平。落实政府猪肉储备调节机制,及时启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发放价格临时补贴102.2万元。 

  各位市民代表,事非经过不知难。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形势,鄂尔多斯经济社会发展负重前行、逆势上扬,继续当好了自治区经济发展的顶梁柱、排头兵。这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各部门大力支持、通力配合的结果,是全市人民齐心协力、团结奋斗、奋力拼搏的结果2024年,市发改委将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锚定“闯新路、进前列”目标任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实施五大任务、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为牵引,以落实自治区“六个工程”为抓手,全面深化“三个四”任务落实,全力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发改委全体干部将拉高标杆、加压奋进,与最优者对标、与最强者比拼、与最快者赛跑,始终保持争先进位、争创一流的奋斗姿态,努力推动发改工作再上新台阶。我们将始终坚定人民立场,始终把全市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替人民代言、为人民办事、与人民同在,把人民群众的“柴米油盐”记在心上,“急难愁盼”扛在肩上,让全市人民生活得更殷实、更幸福、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