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大中小
鄂尔多斯市第三届政府部门“三民”活动市财政局述职报告
党组书记、局长 王力平
(2024年1月10日)
2023年,市财政局持续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以政统财、政令财行,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扎实做好为民聚财、为民理财各项工作。
一、全力稳固收支大盘,财力根基更加坚实。坚持把稳固收入大盘作为提升广大市民获得感的重要抓手,通过强化税费征管、狠抓预算执行等举措,扎实做好为民聚财各项工作,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900亿元大关,达到910亿元、增长8%。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突破千亿元大关,达到1120亿元、增长12.7%,财政运行保持跨越式增长、高位运行的良好态势,“顶梁柱、排头兵”作用更加凸显。全年累计争取上级转移支付221.2亿元、增长29.4%,支持和保障各项重大任务和惠民举措高效落实。
二、全力保障重点支出,服务大局更加有力。一是优化支出结构,以保障“三个四”工作任务助推办好两件大事。大力支持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北疆安全稳定屏障、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建设,全市财政投入“五大任务”保障资金达475.6亿元,同步紧盯预算大盘,狠抓预算执行,推动各类资金及时落实到“五大任务”和“构筑世界级产业、建设国家典范、打造全国一流”主战场。二是加大财力下沉,推动重点工作和重点任务在旗区有效落实。市级财政下达旗区各类转移支付360.9亿元、增长14.5%,支持旗区增强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及时分配下达直达资金70.3亿元,确保资金第一时间直达基层惠企利民。市本级严控一般性支出,压减非重点、非刚性支出8.9亿元,腾出资金重点用于支持旗区推动重点任务落实。三是守牢发展底线,在防风险与促发展中贡献力量。通过加大预算安排、动用超收收入、盘活资金等方式,补助旗区化债资金64.2亿元,助推鄂前旗、乌审旗隐性债务“清零”,助推其他旗区风险降级。争取到位新增债券资金124.1亿元,重点支持补充中小银行资本金、零碳产业园、教育社会事业及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坚持助企纾困,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累计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58亿元,超额完成清偿系统内拖欠企业账款年度目标。市级财政通过向市直国企注资,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参与重大项目建设。大力推行政府采购“不见面”开标,累计为供应商节约投标成本4800万元。远程异地评审实现一体化贯通、常态化运行,完成远程异地评标项目375个,涉及采购资金14亿元。
三、全力增进民生福祉,群众幸福感更加充实。坚持将经济和财政发展成果更好的惠及民生,全市财政民生支出757亿元、增长17.1%,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67.6%,达到历年最高水平,其中通过“一卡通”发放教育、计划生育、社会保障、农林牧等各类补贴资金50.2亿元,惠及362.9万人次。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卫生健康、城乡社区等重点领域支出实现大幅增长。其中教育支出122.8亿元、增长21.2%,重点支持中小学、幼儿园改扩建、教师待遇保障等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83.2亿元、增长19.6%,保障援企稳岗、创业就业、技能提升等各类政策资金应发尽发;卫生健康支出64.8亿元、增长14%,助推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提升;城乡社区支出214亿元,支持城乡社区建设各项重点任务有效落实,不断提升广大市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四、全力狠抓资金监管,财政管理更有品质。选取农牧水利、生态环境、教育医疗等领域37个重点项目开展重点绩效评价,并建立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政策调整、改进管理挂钩机制,市本级财政重点绩效评价提出建议186条,压减部分项目预算资金2.7亿元;选取10个重点项目开展预算评审,审减财政资金1656万元,平均审减率达8.5%。持续巩固沉淀资金起底成效,依规盘活收回各类财政资金5.6亿元,不断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严格按照中央、自治区部署要求,围绕19个监督领域扎实开展财会监督和财经纪律重点问题整治,排查发现问题全部完成整改。全市暂付款总体规模处在良好范围内,受到自治区人民政府通报表扬。持续深化法治财政建设,市财政局荣获自治区法治财政建设先进单位荣誉称号。预算管理、资产管理等工作受到自治区财政厅通报表扬。
过去一年,尽管我们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较好成效,但对照市民期望、组织要求,还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还有大量工作要做。2024年,我们将持续深入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及市委、市政府各项部署要求,从严从实履职尽责、务实进取,助推各项重大任务、惠民实事在各个领域落地见效,力争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再出新成效。一是抓增收,确保为增进民生福祉汇聚更多财力。围绕财政收入大盘,压实征收职责,建立联动机制、挖掘重点税源,积极争取上级利好政策,强化预算执行管理和动态监控,确保财政收入在量上实现新突破。二是抓保障,确保为发展大局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持续优化支出结构,大力支持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科技创新、黄河“几字弯”攻坚战、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工作,推动更多财力向“两件大事”“三个四”工作任务和自治区“六个工程”“七个方面任务”集聚。三是抓提升,确保将财政发展成果最大限度惠及民生。全面落实民生领域“四个保障”“四个就近”“四个提升”部署要求,顶格执行上级出台的各类民生政策,提升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四是抓管理,确保各类惠民资金更加精准高效落到实处。学习推广运用优秀典型经验,统筹推进一批具有引领性、突破性、创新性的举措,加强各类资金监管,全面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持续提升科学理财的品质、服务群众的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