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大中小
为进一步发挥交通运输行业基础性、先导性和带动性作用,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鄂尔多斯市交通运输局创新工作思路,通过十举措十强化,全力优化营商环境,助推服务保障提标提速。
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硬件服务保障。强化顶层设计,统筹推进重点公路和农村路建设,2022年新建、改建农村路544公里,全市农村公路里程达到20882公里,“四好农村路”获评数量位列全国地级市第一位。2023年全市计划新建改建农村公路480公里,投资额4.7亿元,继续推进农村公路高质量发展。
二是实施差异化收费,强化政策服务保障。沿黄等高速在全区率先实现客车、货车整段公路无差别差异化收费,差异化收费公路里程占自治区的近50%,目前累计减免通行费1.55亿元。3月15日,境内10段政府还贷收费公路开始执行新能源车辆(绿色牌照车辆)2折的差异化收费政策,让群众感受更优的出行服务。
三是创新智能管理,强化科技服务保障。积极开展货运汽车高级别自动驾驶先行先试项目,自治区首批高速公路智慧收费机器人在沿黄高速成功上线,实现过往车辆便捷、多元、快速缴费,车辆通行效率提高30%—40%,通行时间减少5—10秒。
四是打造司机服务站点,强化惠民服务保障。建成投用“司机之家”9个、“司机驿站”26个,数量全区第一,为货车司机提供热食、住宿、紧急救助等多项便利服务,形成疫情期间公路服务鄂尔多斯经验。
五是深化行政审批改革,强化政务服务保障。出台7项优化营商环境配套制度方案,通过下放行政权力、容缺受理,行政许可事项办理时限压缩80%以上,行政许可即办件比例、全程网办率、压缩时限、情形化梳理4项指标均位列全区交通行业第一,“跨省通办”办结率、成功率位居全区交通系统首位,政务服务评价反馈长期保持“零差评”。
六是发挥科技平台作用,强化物流服务保障。推广启用鄂尔多斯智慧物联科技服务平台,实现“煤矿无人值守远程叫号,司机拉煤不见面装车,疫情防控线上实时查验”,货运物流运转效率提高3倍。
七是打造“一站式”综合交通服务系统,强化数字服务保障。在全区率先开创“多多行•码上即办”数字服务品牌,集购票、预约、支付、查询、评价、业务办理于一体的交通运输综合服务系统亮相我市,实现“乘客评价码”与“支付码”两码合一。
八是创建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城市,强化绿色高效服务保障。加快东康伊中心城区绿色货物集中、夜间、共同、绿色城市配送体系建设,2023年新购置新能源货运车辆35辆,布局完善三级末端配送网点。城市配送车辆百吨公里周转量燃料消耗较示范建设期初降低了17.7%,车辆平均运输成本从每月的2000元降到了300元以下,货运配送运输成本降低16.7%。
九是开展科技治超行动,强化综合监管服务保障。在全市12条货车通行的主要国省干线设置了“13个固定检测站+24套非现场执法点”的超限超载非现场监管网络,实现国省干线、重要农村公路科技治超非现场执法点位全覆盖,优良路率始终保持在优秀标准。
十是推进“互联网+监管”,强化执法服务保障。在全国首创“E路阳光”交通运输执法线上评价监督平台,“持证上岗、带码服务、平台监督、双向评估”等经验在全区复制推广,综合行政执法支队荣获全国行政执法先进集体,收费公路服务中心荣获全国交通运输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