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旗工业效益总体情况
(一)营业收入稳定增长
1—7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41.1亿元,同比增加44%。从企业注册类型看:股份制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05.5亿元,同比增长41.3%;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2.7亿元,同比增加42.5%;其他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2.9亿元,同比增加33%。
1—7月,在14个工业大类行业中,12个行业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行业增长面达85.7%。营业收入较高的行业有: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完成营业收入124亿元,同比增长70.1%;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完成营业收入69亿元,同比增长15.8%;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完成营业收入55亿元,同比增长16.9%;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完成营业收入50.3亿元,同比增长52.6%;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完成营业收入21.4亿元,同比增长45.1%。
(二)利润总额快速增长
1—7月,全旗55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6.4亿元,同比增长114.5%,其中,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6亿元,增长116.7%;其他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亿元,增长64%;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5亿元。
1—7月,全旗55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企业9户,同比减少57.1%,亏损企业亏损总额为3.1亿元,同比较少38.4%。
(三)其他经济指标稳定运行
1—7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总计767.1亿元,同比增长0.9%;负债合计448.7亿元,同比下降9.1%;资产负债率为58.5%,同比下降6.4%。
1—7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724.3亿元,同比下降14.1%;存货32.8亿元,同比增长18.3%。
1—7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69.4元,同比减少5.8元;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费用为7元,同比减少1.1元。
二、促进工业企业经济发展的建议
各部门应进一步深入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决落实关于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各项决策部署,扎实做好减税降费和助企纾困工作,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着力畅通经济循环,确保全年工业经济平稳运行。
(一)积极协助企业把握原材料的价格趋势,进行战略性的采购,大量囤积上游材料。企业要积极研究市场供应和分析大宗商品价格走势,积极把握价格的走势,做到未雨绸缪。充分的了解市场行情,适时的安排采购、生产、销售,跟随供应市场的脚步,做好原辅材料的战略采购,做好产成品的销售规划,为企业的良好运行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政府部门协调银企对接,特别是资金流短缺的企业要与银行充分对接利用金融优惠机构政策,争取低息贷款,帮助企业纾困解难。
(三)加强企业的研发和创新力度,现有的工业企业要不断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推动全旗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