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鄂尔多斯市不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采取多种途径和政策,促进和保障劳动者就业,努力为从业人员收入稳定增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全市四上企业从业人员稳中有减,工资收入呈稳步增长态势。
一、四上企业从业人员总体情况
上半年,全市四上企业从业人员27.4万人,比上年同期减少0.8万人,下降2.8%。其中:在岗职工24.1万人,同比减少0.2万人,下降0.9%;劳务派遣人员2.9万人,同比减少0.4万人,下降11.1%;其他从业人员0.4万人,同比减少0.2万人,下降34.0%。
(一)四上企业结构情况
上半年,全市四上企业(包括:规模以上工业、有资质的建筑业和全部房地产开发经营业、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重点服务业的法人单位)共有1533家,其中工业企业395家,占25.8%;建筑业217家,占14.1%;批发零售业296家,占19.3%;住宿餐饮业92家,占6.0%;房地产开发经营业213家,占13.9%;重点服务业320家,占20.9%。
(二)第二产业从业人员人数有所下降
上半年,全市四上企业从业人员27.4万人,同比减少0.8万人,下降2.8%。按产业分,第二产业从业人员20.2万人,同比减少1.4万人,下降6.4%。其中,采矿业下降6.9%,制造业下降2.0%,建筑业下降19.7%。第三产业从业人员7.2万人,同比增加0.6万人,增长9.1%。二、三产业从业人员的比例为73.7:26.3,第二产业吸纳就业能力依然强劲。
(三)去产能、去库存领域从业人员显著减少
上半年,全市坚定不移去产能,有13座煤矿处于停产状态,退出产能约2580万吨,去产能领域人员减少显著。从各行业人员增减变动情况看,呈现“八增八减”发展态势。从业人员减少最多的是采矿业,同比减少6403人;其次是建筑业,同比减少6265人;减少较多的还有制造业,同比减少1454人;住宿和餐饮业,同比减少1018人。企业新旧行业代码变动、企业下限或注销、在建工程少或未开工等是造成二季度从业人员减少的主要原因。其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加人员最多,同比增加3890人;其次是卫生和社会工作业,同比增加1156人;三是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同比增加846人。
二、四上企业工资持续稳步提高
上半年,全市四上企业从业人员工资总额保持稳步增长,为97.4亿元,同比增加9.6亿元,增长10.9%。其中:国有单位从业人员工资总额10.4亿元,同比减少0.1亿元,下降1.1%;集体单位从业人员工资总额0.08亿元,同比减少0.04亿元,下降34.0%;其他单位从业人员工资总额76.7亿元,同比增加9.7亿元,增长14.5%。
(一)国有单位从业人员平均工资最高
全市四上企业单位从业人员平均工资36680元,同比增加5295元,增长16.9%。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单位从业人员平均工资45842元,同比增加3803元,增长9.0%;集体单位从业人员平均工资24045元,同比减少14654元,下降37.9%;其他单位从业人员平均工资38258元,同比增加6278元,增长19.6%。
(二)不同行业间收入差距依然明显
涉及四上企业的16大行业中,虽然大多数行业的在岗职工平均工资都有所增长,但行业间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