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开发区全面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之年,开发区紧紧抓住全年的工作目标,突出工业经济发展主旋律,全力推进招商引资和工业项目建设,破解发展难题,各项经济指标全面完成序时进度,实现了高开高走的良好态势。
一、经济运行情况
(一) 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1、工业经济指标稳步攀升。
1—3月份园区各企业生产经营正常,目前2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家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外,其余正常。截至3月底,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45.2亿元,同比增长9.8%,产值占全旗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43.0%。实现销售收入48.6亿元,增长27.3%,增幅比1—2月高4.4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5.3亿元,增长167.8%。
2、重点产业运行情况
煤电行业:1-3月,开发区发电量24.41亿度,同比下降12.0%。受宏观调控影响,达电和神华亿利两家大型煤电企业未能满负荷生产,导致发电量大幅下降,价格基本稳定。
化工行业:煤化工方面,1-3月,甲醇产量34.30万吨,同比增长66.75%,甲醇单价2235元/吨(含税)。氯碱化工方面,pvc、烧碱产量分别是12.28万吨、8.9万吨,单价分别是6300元/吨、3200元/吨,受市场供求影响,价格较上年大幅上涨。生物化工方面,阿维菌素产量75.38吨,单价45万元/吨,与去年同期相比,价格每吨下降3万元,黄原胶7302吨,单价15700元/吨。
建材行业:1-3月,生产水泥4.18万吨,下降53.19%;去年十个全覆盖工程所需水泥量大,同期数偏高,同比下降。3月水泥平均价格(含税)250元/吨。
3、主导产业贡献明显。
一季度,煤电、化工、建材、冶金四大主导产业累计实现产值30.6亿元,占开发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67.7%。其中,煤电产业实现产值4.7亿元,同比下降22.2%;化工产业19.7亿元,增长22.4%;建材产业1.3亿元,增长5.6%;冶金产业4.9亿元,下降12.4%,其他产业14.6亿元,增长19.4%。
4、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近六成保持增长。
煤电行业:发电24.4亿度,同比下降12.0%。
化工行业:甲醇34.3万吨,同比增长66.8% ;阿维菌素75.4吨,增长3.4%;pvc12.3万吨,增长22.4%;烧碱8.9万吨,增长20.6%;黄原胶7302吨,下降23.9%。
建材行业:水泥4.18吨,下降53.2%。
冶金行业:氧化铝10.1万吨,增长20.4%。
(二)园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
截至2017年3月底,开发区计划实施项目19项,其中新建项目6项,续建项目10项,计划新开工项目3项。亿元以上项目15项,亿元以下项目4项。
1—3月份,开发区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3.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1.3%。主要支撑因素有:新开工项目的带动和续建项目的复工。
二、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1、工业存量支撑乏力,增量后劲不足。
一是园区大部分企业所需原材料、产品受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较大,抵御风险能力较弱;二是规上工业企业户数减少,虽然部分产品价格小幅上升,还是不能扭转下行的颓势,其中一户企业由于营业收入不上线退规,从上年的30户规上企业,减至29户。
2.固定资产投资形势严峻。
重点项目进度不均,一是大项目少的局面依然扭转不了,产业招商、精准招商、驻点招商的工作任重而道远;二是社会投资不断持续降温,主要表现在园区入驻规上企业少,在谈项目多,达产共识签订协议的落地开工项目少,多数开发企业的项目库存一直呈上升趋势,持币待投资,观望经济发展趋势的企业不再是少数,犹豫不决,投资热情降温。
3、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
开发区的生产性产业发展较快,但现代物流、中介机构、金融保险等生产性服务业发育较为滞后,难以满足经济转型升级的要求。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体系发育不足,不仅影响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链的延伸、增值与升级,而且影响区域内外特别是各分园区之间的产业关联、融合与拓展。
4、自主创新能力薄弱。
自主创新能力是竞争制胜的核心。原始创新能力不强、技术创新能力不足、核心技术仍受制于人,已成为影响开发区企业整体竞争力的极大障碍。规模以上企业开展科技活动的为数不多,只有极少数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新产品开发力度小,产品附加值少,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换代缓慢。
5、招商引资工作难度加大。
受市场需求不足和流动性紧张等因素的影响,社会投资活跃程度降低,国内产业转移步伐整体趋缓,招商引资的难度越来越大。本土及落地企业生产经营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困难,利润有所下降,再投资的能力明显不足。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第一季度,我们将围绕全年目标任务的完成,千方百计渡难关、保增长、促发展。部分企业将进入销售旺季,销售水平进一步提高,为全年目标任务的完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把稳增长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加强经济运行调度和监测,密切关注宏观经济走势和市场变化,加强企业生产经营指导,着力解决企业实际困难,调整产品结构,拓宽产品市场,提高市场竞争力强、附加值高、税收高的产品比重,确保全年发展目标实现。 加强对各企业上报经济指标数据的核查。督促企业如实上报产量等相关数据,并按照产品现行市场价格做好产值核算,杜绝产量漏报产值少报现象,为工业经济增长提供保障。
(二)是及时掌握上级优惠政策、扶持资金和重点项目的争取条件,积极向上对接,结合企业实际,帮助企业做好上报工作。积极走出去、跑上去,争取更多项目列入上级科技计划。以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为载体,引导企业开展技术研究,提升自主研发能力。
(三)是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企业融资支持力度。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等的支持力度,通过降低贷款利率、降低担保门槛、提高抵押率、拓宽抵押物范围等措施,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营造稳定的区域金融环境。
(四)坚持月报监测分析,重点跟踪生产、效益和质量。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工作。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引导企业强化生产全过程管理体系,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定期组织安全生产大检查,排查隐患,确保企业不发生安全生产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