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建提复字〔2023〕195号
韦雪飞代表:
您的《关于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振兴的建议》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紧扣高质量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战略定位,持续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围绕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聚焦良种、良田、良企、良策、良才五个关键,不断壮大农牧业优势特色产业,推动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筑牢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根基,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一、优化区域布局方面
我市按照“一旗一业、一镇一特色”发展思路,聚焦打造粮食、羊绒、肉羊、肉牛、奶业五个百亿级产业,支持产业集群化、规模化、标准化发展,编制了我市“十四五”推进农牧业农村牧区现代化规划,按照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草则草、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宜林则林的原则,适应农村牧区现代农牧业产业发展需要,科学划分乡村经济发展片区,形成“两带三区”发展格局,推动全市农村牧区现代农牧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坚持把农畜产品加工业作为引领乡村产业发展的重要任务来抓,不断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推进十大产业集群发展,促进产业融合互动、市场有效对接。目前,全市新增国家示范社4个;扶持建设8个市级现代农牧业产业园、13个产业强镇、53个“一村一品”示范嘎查村、3个优质优势特色产业基地;已建成3个国家农业产业强镇,11个国家“一村一品”示范村镇,49个自治区“一村一品”示范村镇,8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新培育国家级农牧业龙头企业1家,自治区级农牧业龙头企业15家,市级农牧业龙头企业达32家,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70%,紧密型农企利益联结比率达65%以上。
二、实施品牌强农战略
2021年以来,为提高优质农畜产品知名度及市场占有率,启动市级农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创建工作。市委、市人民政府先后印发《鄂尔多斯市农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鄂府办发〔2021〕48号)、《鄂尔多斯市高质量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若干政策措施》(鄂党办发〔2023〕3号)、《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鄂党发〔2023〕6号)等文件,聚焦绿色有机安全品牌打造,落实全市品牌建设三年行动方案,用好用足农畜产品品牌提升行动专项资金,创建市级多品类农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支持旗区打造一批旗级单品类公用品牌,形成以市级多品类农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为引领,以旗区单品类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为强力支撑的农畜产品品牌体系。加大品牌宣传力度,统筹安排市旗两级区域公用品牌、授权品牌的宣传方式,加大名优特新农畜产品培育力度,提高农畜产品品牌影响力。注重农畜产品质量提升,加强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足额保障质量安全监管经费。
三、加强农牧业产业发展
坚持因地制宜推进发展农牧业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通过“党支部+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方式,扩大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开展农技推广、土地托管、代耕代种、烘干收储等农业生产性服务,“防疫·诊疗+”兽医社会化服务以及市场信息、农资供应、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农机作业及维修、农产品营销等服务。参与评审推介市级主推技术17项,提供主要农作物全流程技术推广和养殖关键技术指导,针对性推广作物膜侧穴播、设施蔬菜冷棚定植、绿色防控、节水节肥技术等各种类、各环节先进生产技术78项。结合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推进城郊结合部“农牧业+”发展模式,鼓励支持发展农牧业与观光、休闲、采摘、研学、康养、文旅融合等新产业新业态。
下一步,我市将紧扣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的战略定位,持续推进二产带动一产、工业反哺农业,通过政府、企业、社会同发力,基地、链条、市场齐推进,优化调整农业结构,实施品牌强农战略,打造4个产业园、5个产业强镇、10个特色产业基地,着力优化产业发展格局,让产业发挥支撑作用,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振兴,促进农牧民增收致富,加快农牧业高质量发展。
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
2023年7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