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鄂尔多斯市教育体育局关于印发2024年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方案的通知
索 引 号: 000014349/2024-02267 发文字号: 鄂教体办发〔2024〕3号 成文日期 2024年07月15日
发文机关 市教育体育局 信息分类 业务工作  通知 公开日期 2024年07月15日
概述   鄂教体办发〔2024〕3号         鄂尔多斯市教育体育局关于印发2024年度   巩固拓展...


鄂尔多斯市教育体育局关于印发2024年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方案的通知

 

鄂教体办发〔2024〕3号

    

 

鄂尔多斯市教育体育局关于印发2024年度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

有效衔接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旗区教体局,市直属各单位:

现将《鄂尔多斯市教育体育局2024年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鄂尔多斯市教育体育局      

2024年7月15日        

鄂尔多斯市教育体育局2024年度巩固拓展

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方案

 

为全面贯彻国家、自治区和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决策部署,认真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质量乡村教育体系推进教育服务乡村振兴工作的意见》(教发〔2023〕2号)、《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印发〈教育服务乡村振兴2024年工作要点〉的通知》(内教发展函〔2024〕102号),进一步加强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取得实效,统筹推进乡村教育振兴和教育振兴乡村工作,特制定此方案。

一、优化资源配置,持续提升乡村教育质量

(一)强化农村牧区教育保障。加强城乡学龄人口变化趋势分析,以旗区为单位制定完善与学龄人口分布相适应的乡村学校布局规划,高度关注小规模学校,特别是在校生为零的乡村学校,通过新建、迁建、撤并等方式,逐步调整优化乡村学校布局。落实义务教育公用经费补助标准,严格落实各级各类学生资助政策,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助尽助。巩固控辍保学成果,确保义务教育阶段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因贫失学辍学。积极开展残疾儿童特殊教育送教上门。坚持“两为主”、完善“两纳入”解决随迁子女入学问题,免试就近入学的原则,充分保障农村牧区随迁子女平等接受教育权利。

(二)稳步提升乡村教学质量。以教育信息化推动乡村教育质量提升规划并建设“双万兆骨干到旗区”和“三层结构校园网到桌面”的教育城域网,为全市城乡学校、幼儿园提供教育专网服务,组织专业队伍开展“网络服务质量提”等专项入校服务,打通农村牧区学校校园网络接入通道,建成城乡一体化教育专网,保障农村牧区学校与城市学校具备同样的网络与资源承载能力。

三)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深入落实“教育新政30条”,加强农村牧区教师队伍保障水平。实施薄弱旗区和农村牧区小规模学校教师专项培养计划。每年安排1500万元专项培训经费,全方位多角度开展教师定向培训,确保三年内农村牧区小规模学校教师教育教学能力达到城区同学段教师平均水平,薄弱旗区学科带头人教育教学水平达到城市核心区水平。加强教师绩效工资水平,结合我市实际,将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绩效工资总量提高到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基准线的2倍,其中县域高中和农村牧区教师绩效工资提高到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基准线的2.5倍。推动优质师资向农村牧区流动,将到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教1年以上作为申报高级职称的必要条件,3年以上作为选任中小学校长的优先条件。鼓励支持乐于奉献、身体健康的退休优秀校长教师到农村牧区和城镇薄弱学校支教讲学,每人每年给予不低于4万元补助。

(四)促进城乡教育融合发展。各旗区常态化开展集团校教育资源整合、教研活动、教师交流、现场会等各项工作,推动实现校际间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有效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深化农村牧区35所小规模学校与城镇优质校结对共建,实现语数英学科为主的“同步教学”每周不少于5节,语数英学科每单元至少进行一次集体备课,其他学科视学情每月进行一次集体备课;按季通过“增值性评价”检测小规模学校教学质量提升情况。

二、坚持服务导向,发挥教育振兴乡村优势

(五)构建高水平农林教育体系。精准对接乡村振兴人才需求,加大涉农学科和专业建设力度,推进农林专业供给侧改革,布局建设新产业新业态急需的涉农专业,推动农学与工学、理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推动鄂尔多斯生态环境职业学院以填补鄂尔多斯市涉农领域专业布点空白为目标,优化专业设置,为发展数字农业、建设数字农村培养紧缺人才。

(六)发展面向农业农村的职业教育。夯实乡村人才振兴基础支撑,动态调整优化职业教育、继续教育人才培养类型、结构和规模。支持职业院校加强涉农专业建设,面向市场设专业,深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加强面向农村牧区的职业技能培训,支持职业院校建设乡村振兴学院,扩大培训规模,提升培训质量。

(七)发挥学校文化传承及带动作用。高度重视学校在文化传承和社会服务中的作用,通过组织技术培训、举办科技讲座、开展科普活动等形式向广大学生传授科学技术知识,鼓励在校相关专业学生参与科技实践。面向各旗区农牧民、技术人员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发挥学生传播带动作用,把课堂延伸到家庭,通过小手拉大手,倡导现代生活方式,推动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改善,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施推普助力乡村振兴计划,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宣传推广力度,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提升项目全面提升我市青壮年劳动力语言能力

三、做好对口帮扶,深化校地协同发展

)深入开展定点帮扶。启动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职业院校试点项目建设,2024年规划组织职业院校面向企业职工、农牧民工、就业困难群体、零就业家庭人员、退役军人、乡村振兴人才等开展各类技术技能培训1万人次以上。

)积极参与消费帮扶。鼓励高校深度参与消费帮扶好宣传倡议,积极营造“人人皆可为、人人皆愿为、人人皆能为”的消费帮扶浓厚氛围,加强谋划部署,多渠道、多领域助力消费帮扶,构建长效工作机制预留食堂食材份额采购脱贫地区农副产品,鼓励签订直供销售和长期供销合同,开展大宗采购。鼓励广大师生利用各种社交媒体,积极分享消费帮扶信息资源,发动和引导身边更多社会组织、爱心人士参与消费帮扶行动。

(十)深化京蒙教育协作。不断加强与北京亦庄地区学校的交流协作,深入开展结对帮扶,对口支援协作。大力引导两地政府及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开展捐资助学、困难学生资助等活动,不断改善帮扶地区学校的办学条件。主动选派优秀教师骨干赴北京学校开展跟岗交流,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管理方法。依托“互联网+教育”模式,充分利用北京优质教育资源,推动“京蒙教育协作智慧平台”建设。积极开展研学实践活动,持续加强京蒙两地青少年交流。

 


 

 

 

 

 

 

 

 

 

 

 

 

 

 

 

 

 

 

 

 

 

 

 

 

 

 

 

鄂尔多斯市教育体育局办公室             2024820日印发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