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旗区教育体育局、市直属有关单位和学校: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精神,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立德树人中的关键课程作用,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下发了《关于印发<内蒙古自治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实施方案>和<内蒙古自治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2021年工作要点>的通知》,现转发给你们,请及时贯彻落实,提出以下工作要求:
一、聚焦重点任务,推进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一)各学段思政课程在理论层面要体现“一体化”理念。
学生学段不同,理论认知和需求水平体现层次性和差异性,但其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指向性是一致的。小学阶段重在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初中阶段重在打牢学生的思想基础,高中阶段重在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大学阶段重在增强学生的使命担当。各学段在教材使用时应彼此呼应,优化衔接,按照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要求和学校思政课的具体任务,形成体系完整、有机衔接的教育体系。
(二)各学段思政课程在实施层面要体现“一盘棋”思想。
1.各旗区教育体育局要构建纵横交错的思政“网格化”管理体系,建立跨区域、跨学段、跨学校、跨学科的“思政教师共同体”“学校联盟协作体”等,探索共建、共享、共研模式,建立学习交流平台与互动机制。
2.各级各类学校要结合自身特点和学生实际,创新载体、创新方法、创新模式,构建“必修+选修”的课程体系,拓展与创新“集中+自学、授课+讲座、线上+线下、理论+实践、专业+公益、学分+综合评价”等丰富多彩的课程样态。
3.学校党委(党总支)书记、校长作为思政课建设第一责任人,要带头走进课堂、带头联系思政课教师、带头讲思政课。在队伍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改革、支持保障等方面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打造一批富有地方特色的品牌项目,推动区域间思政课建设协调发展。
二、凝聚思想共识,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
(一)要构建大课程,分层探究破解路径。
1.各旗区教育体育局要出台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创新激励机制。加强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和教研员队伍建设,做到专人专职,配齐配强。要统筹协调社会各方资源,努力形成社会、学校、家庭齐抓并举的“大思政”良好教育氛围,主动搭建科研沟通平台,从深层次破解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进程中存在问题,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稳步发展。
2.各级各类学校要探索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创新管理模式。各学校要依据课程标准,结合区域特点、学校特色、学生情况设置不同的思政课程目标,创新思政课程内容和思政课教学方法。学校要引导思政教育从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加快建立有利于教师潜心育人、学生全面发展的思政教育评价机制。学校要主动打破学段壁垒,加强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沟通交流,实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相互衔接和融通。
3.教师要形成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创新实践文化。教师要根据各学段学生不同身心特点,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打造思政精品课,让思政课内容入耳入脑入心入行。不同区域、不同学段的教师要积极加强沟通交流和调查研究,进一步推动思政课的纵向衔接和横向贯通,不断改进和提升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二)要突出主题主线,做实做强教研创新。
1.各旗区教育体育局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举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和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融入思政课”同备一堂课活动。依托“思政名师工作室”、思政课“蹲校教研”等,及时将党的创新理论宣传深入到各学校、班级和学生社团。
2.各级各类学校要规范教材使用,规范设置学分学时,加强教学安排、教研管理、考核评价。采取专题式授课模式,开展情景式体验教学,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相结合,集中师资优势打造课程品牌。依托当地革命传统教育、历史文化资源,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和课题研究。面向教师提供文献查询、课程资源、全景游学、成果展示、在线直播等多种资源和服务。
(三)要紧贴时代脉搏,夯实铸魂育人根基。
1.各旗区教育体育局要引导青年学子坚定“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的使命和担当,在建党百年之际,在大中小学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原创歌曲舞蹈、视频动漫、电影、绘画、书法、征文、宣讲、故事分享等活动,用身边人、身边事向学生讲好总书记倡导的“大思政课”。
2.各旗区教育体育局要设立一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学习宣传矩阵,开设“微专栏”“微宣讲”“微课堂”,打造“微精品”。把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创造条件引导学生按照就近就便原则,参观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红色教育基地、民族陈列室、博物馆等场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鄂尔多斯市教育体育局
2021年6月2日
鄂尔多斯市教育体育局办公室 2021年6月2日印发